高山韭

百合科蔥屬植物

高山韭(學名:Allium sikkimense)俗稱野蔥,生長在海報四千米以上的高山懸崖和沙石的高寒地區,生長周期為三個月,它的特徵與家韭相同,食用口感好、回味久,是烹飪佳肴的佐料,食用對人體有益。野蔥還具有相當的藥用價值:有補中焦調補脾胃、補腎作用,對消炎、清熱和促進消化也有一定功效。

簡介


高山韭
高山韭
高山韭(學名:Allium sikkimense)是蔥科蔥屬的植物。生長於海拔2,400米至5,00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林緣、草地、山坡及灌叢下,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

產地分佈


產寧夏(南部)、陝西(西南部)、甘肅(南部)、青海(東部和南部)、四川(西北部至西南部)、西藏(東南部)和雲南(西北部)。印度、尼泊爾、不丹和錫金也有分佈。

形態特徵


鱗莖數枚聚生,圓柱狀,粗0.3-0.5厘米;鱗莖外皮暗褐色,破裂成纖維狀,下部近網狀,稀條狀破裂。葉狹條形,扁平,比花葶短,寬2-5毫米。花葶圓柱狀,高15-40厘米,有時矮到5厘米,下部被葉鞘;總苞單側開裂,早落;傘形花序半球狀,具多而密集的花;小花梗近等長,比花被片短或與其等長,基部無小苞片;花鐘狀,天藍色;花被片卵形或卵狀矩圓形,先端鈍,長6-10毫米,寬3-4.5毫米,內輪的邊緣常具1至數枚疏離的不規則小齒,且常比外輪的稍長而寬;花絲等長,為花被片長度的1/2-2/3,基部合生並與花被片貼生,合生部分高約1毫米,內輪的基部擴大,有時每側各具1齒,外輪的基部也常擴大,有時每側亦各具1齒;子房近球狀,腹縫線基部具明顯的有窄簾的凹陷蜜穴;花柱比子房短或近等長。花果期7-9月。本種以條形、扁平的葉,天藍色的花,花絲比花被片短,花被片卵形至卵狀矩圓形,內輪邊緣常具小齒而易被識別。本種與齒被韭 A. yuanum Wang et Tang 極為相似,又常混生在一起,其區別在於齒被韭的葉為背面成龍骨狀隆起的條形,干后常扭卷,花被片先端漸尖,特別是葉的特徵在野外極易掌握,能準確地把它與具扁平而條形葉的本種分別開。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2400-5000米的山坡、草地、林緣或灌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