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背石

龜背石

龜背石(septarium)是一種特殊的成岩結核,表面存在多邊形的同心環及放射狀細脈,因類似龜背的花紋而得名。

基本概述


它是在富水凝膠沉積物中析出的結核物質經脫水收縮而成的裂隙,爾後,再被其他礦物充填而成。煤系地層中常見菱鐵礦質的龜背石結核。這是一塊舉世罕見的龜背石,位於大連金石灘公園的海邊旁。這種龜背石據說全球僅兩塊,另一塊在加拿大,但僅是這塊的1/3大小。關於這塊奇石的成因,目前地質學界有兩種解釋:一種認為是5.4億年前後沉積的粉砂岩,在乾燥、炎熱氣候條件下,暴露、乾裂,其裂縫又被綠色沉積物充填,形成狀如龜背的網格狀裂隙;另一種觀點認為是岩石在半塑性狀態下,由於地震作用產生垂直層面的裂隙,飽含水的泥沙流向裂隙運移,隨著震動的加劇,泥沙脈不斷生長,使兩端岩層彎曲、斷裂,在層面上表現為形似乾裂的網格狀裂隙。

來源


龜背石,因岩石表面有龜裂狀網紋、酷似龜背而名。龜背石是一種地質遺跡,它記錄了地質歷史上發生的一次重大事件。關於龜背石的成因目前有兩種看法:
一種認為:尚未完全固結成岩的粉砂岩沉積層,在乾燥、炎熱氣候條件下暴露,因失水而乾裂,其裂縫又被後來的綠色沉積物充填,形成狀如龜背的“龜裂狀網紋”。
另一種認為:岩石在半塑性狀態下,由於地震作用產生垂直層面的裂隙,飽含水分的泥沙流充填裂隙,隨著震動的加劇,充填泥沙越來越多,使兩端岩層彎曲,在層面上表現為乾裂的“龜裂狀網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