頜骨造釉細胞瘤

頜骨造釉細胞瘤

頜骨造釉細胞瘤是一種良性的口腔腫瘤。任何年齡均可患病,21~30歲較多見,女性患者略多於男性。頜骨造釉細胞瘤是一種先天性疾病,但造釉細胞瘤的組織來源,還尚不明確。腫瘤可以發生於口腔、嘴唇、頜骨(下巴)等處。瘤體生長緩慢,質軟或硬,有蒂或無蒂。瘤體逐漸增大,可導致頜骨膨隆,顏面畸形。如果腫瘤侵犯牙槽骨,可導致牙齒移位、鬆動甚至脫落。確診后,應儘早進行手術治療。瘤體增大,可導致顏面畸形,影響外貌美觀。如果腫瘤嚴重增大,甚至會影響咀嚼、語言等功能。本病屬於良性腫瘤,經及時的手術處理后,預后良好,但本病易複發,並有惡變可能。

就診科室


● 口腔科、頜面外科、

病因


● 頜骨造釉細胞瘤是一種先天性疾病,但造釉細胞瘤的組織來源,還尚不明確。

癥狀


● 頜骨造釉細胞瘤主要發生於口腔、嘴唇、頜骨(下巴)等處。

主要表現

● 瘤體生長緩慢,質軟或硬,有蒂或無蒂,表面大多平滑,有時也呈結節狀。

其他表現

● 瘤體逐漸增大,可導致頜骨膨隆,顏面畸形。
● 如果腫瘤侵犯牙槽骨,可導致牙齒移位、鬆動甚至脫落。
● 如果併發感染,可引起紅腫、疼痛。

檢查


● 影像學檢查和組織病理學檢查,可以幫助診斷疾病。

影像學檢查

● X線
● ● X線是最常用的診斷檢查方法,可以確定腫瘤的位置、侵襲範圍等。
● CT
● ● 不僅能夠顯示出現頜骨的解剖特點,而且能夠精細顯示病變的內部結構和囊內容物,有助於診斷頜骨造釉細胞瘤。

組織病理學檢查

● 組織病理學檢查,不僅可以確診疾病,還可以根據病理組織特點,確定病變性質。

診斷


● 醫生根據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來進行診斷。
● 出現顏面畸形,牙齒移位、鬆動等不適。
● 影像學檢查
● ● X線顯示頜骨膨隆,不規則多房性囊性透光影像,此影像邊緣不光滑,有半月狀切跡,分房大小懸殊,波及牙槽骨者可有明顯的“根尖浸潤征”——牙根尖的牙槽突骨質呈不規則的破壞與吸收,牙根可呈鋸齒狀或截斷樣吸收。
● 組織病理學檢查
● ● 顯微鏡下觀察腫瘤細胞,呈大小不同的團塊或條索,分散於結締組織的間質內。

鑒別診斷


● 頜骨造釉細胞瘤,需與牙源性角化囊腫,以及其他非角化囊腫鑒別。
● 如果出現顏面畸形,牙齒移位、鬆動等不適,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 醫生通過影像學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可以排除其他疾病。

治療


● 頜骨造釉細胞瘤是一種良性腫瘤,但如果瘤體生存較長時間,或者經過不適當的處理,可能導致少數發生惡變,所以本病一旦確診,應儘早手術治療。
● 對於較小的下頜骨腫瘤可行頜骨方塊切除。
● 較大的頜骨腫瘤則應行頜骨整塊切除,切除后之組織缺損可立即植骨修復。
● 上頜骨切除后的缺損,可通過人工修復體恢復形狀及咀嚼功能。
● 下頜骨缺損自體骨移植后,還可通過種植牙技術等恢復咀嚼功能。

危害


● 瘤體增大,可導致顏面畸形,影響外貌美觀。如果腫瘤嚴重增大,甚至會影響咀嚼、語言等功能。
● 上頜骨造釉細胞瘤可波及上頜竇、鼻腔及眼眶,可出現相應的鼻塞、眼眶上移、鼻淚管阻塞等。
● 本病易複發,少數還可能出現惡變,甚至危及生命。

預后


● 本病屬於良性腫瘤,經及時的手術處理后,預后良好,但本病易複發,並有惡變可能。

預防


● 本病為一種先天性疾病,早診斷早治療是本病的防治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