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天仙配的結果 展開
天仙配
黃梅戲劇目
《天仙配》黃梅戲傳統劇目,又名《七仙女下凡》《董永賣身》,演董永行孝遇仙事。
優美的愛情神話劇《天仙配》是一部久演不衰的傳統劇目,也是一部推陳出新的成功改編劇目。作品講述了七仙女不顧天規,私自下凡與董永結為伉儷,憧憬美好生活,最終被玉帝生生拆散了的愛情故事。
1952年班友書等改編了《路遇》一折,將董永由秀才改為農民,將七仙女由“奉旨成婚”改為“思凡下嫁”;1953年陸洪非改編了全本,形成了《賣身》《鵲橋》《路遇》《上工》《織絹》《滿工》《分別》七場戲,後來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不斷磨合定型為始於《鵲橋》,終於《分別》的六場次。
該劇獲得第一屆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劇本一等獎、優秀演出獎、導演獎、音樂獎,被評為建國50周年經典劇目,獲得第二屆全國優秀保留劇目大獎。
《天仙配》是黃梅戲早期積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是根據東漢董永遇仙故事編成的,最先編人話本的是宋元時期《董永遇仙傳》;最早編成雜劇的是元代,僅留下《路遇》一套《商調集賢賓》載於明郭勛所編《雍熙樂府》。
到了明代,在南方民間就出現過不只一個董永戲文的演出本。據傳與安徽省青陽腔關係最為密切的是顧覺宇的《織錦記》(又名《織絹記》《槐陰記》),該劇全本早已失傳,只有《槐陰分別》作為戲膽分別載於明代有關青陽腔諸刻本。
《路遇》的老本在《群音類選》中十分簡單,比元人雜劇還要簡單,曲白陳腔濫調,而且只是一生一旦(兩小)戲。到了青陽腔,經老藝人長期實踐,地方化、通俗化的結果,呈現出質的變化。最突出的則是增加了大量的科白,約佔全劇的五分之三;又增加了老末金星,成了地道的“三小”戲,充滿了民間通俗、淳樸、風趣的喜劇色彩。黃梅戲的《路遇》,乃是全部承繼自青陽腔。
1951年11月,班友書完成了《天仙配》改編初稿:整理取消董秀才,還他勞動人民身份;對原本砍去前面父病、借銀、賣身和後面的傅府招親、中進寶狀元、送子,也挖去中間的調戲、結伴、傅員外的善人形象等情節;初步確立了全劇框架,即辭窯、鵲橋、路遇、上工、織絹、滿工、分別等七場;對原有曲白的原則是不必大動,只適當地剔糟取精,芟繁去蕪,盡量保存其原有民間戲曲語言風格,少數地方略加壓縮。后又經班友書、劉芳松、鄭立松、王聖偉等加工。
1952年底,由王少舫、潘璟琍副主演的《路遇》在上海演出成功。
1953年5月,陸洪非根據胡玉庭口述本、安慶坤記書局刻本改編全劇,刪去傅員外認董永為義子,董永與傅家小姐成婚等情節,“突出了古代勞動人民反封建剝削的強烈願望”;同時又刪削了董父等十多個無關緊要的人物,將全劇壓縮成《賣身》、《鵲橋》、《織絹》、《滿工》、《分別》七場,唱詞大多新寫。其中在《鵲橋》這場戲的表演形式上,喬志良運用京昆中的傳統舞蹈,對原演出形式加以徹底改造,使之成為一出小型舞劇,這在黃梅戲傳統表演中是沒有的。9月,該改編本由安徽省黃梅戲劇團排練,在安慶首演。
1954年9月25日到11月2日,《天仙配》參加了在上海舉行的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得劇本一等獎、優秀演出獎、導演獎、音樂獎。華東觀摩演出大會的戲曲選集,便選印了天仙配電影(6張)《天仙配》,作者也就正式署名為“陸洪非執筆”。
1955年,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根據《天仙配》的舞台演出本,由桑弧重新整理拍攝影片,石揮導演,嚴鳳英、王少舫主演,獲得文化部頒發的1949年至1955年優秀影片獎。1956年2月影片開始發行,受到了中國國內外廣大觀眾的歡迎,《天仙配》也因此成為黃梅戲的保留劇目之一。
1956年以後,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又參照電影文學本,對舞台演出本做了幾次修改,基本穩定於起自《鵲橋》、終於《分別》的六場格局。潘漢明、王文治、方紹墀、時白林等先後參與了全劇的音樂設計工作。
《天仙配》敷演董永行孝遇仙事。原本寫秀才董永賣身傅家為奴,以所得銀錢葬父,孝行感天。恰七仙女有思凡之意,玉帝乃命七仙女下凡,與董永配合百日夫妻。董永於上工之日,在槐蔭樹下與七仙女結為夫妻。后七仙女一夜織成十匹錦絹,傅員外將三年長工改為百日;又收董永、七仙女為義子、義女。百日期滿,夫妻二人辭工回家,途中七仙女告知董永實情,並贈羅裙、白扇寶,約定來年二月十五日送子相會後,在槐蔭樹下重返天庭。董永進寶得官,歸途又逢七仙女送子下凡,董永后與傅員外之女結為夫婦。
1952年,班友書等改編了《路遇》一折,將董永由秀才改為農民,將七仙女由“奉旨成婚”改為“思凡下嫁”,豐富了喜劇性細節。1953年,陸洪非改編了全本,形成了《賣身》《鵲橋》《路遇》《上工》《織絹》《滿工》《分別》七場戲。後來在演出實踐中不斷磨合定型的始於《鵲橋》,終於《分別》的六場次結構本。
改編后的《天仙配》講述玉皇大帝之七女,不戀天宮繁華,同情為葬父而賣身為奴的人間青年董永,遂私自下凡與其結為夫妻。七仙女一夜織得錦絹十匹,使董永三年長工變為百日。百日期滿,夫妻雙雙回家,憧憬美好生活。不料,玉帝卻令七仙女重返天庭,拆散了天上人間好姻緣。
《天仙配》中的人物有七仙女、董永、傅員外、傅公子、大姐、二姐、三姐、四姐、五姐、六姐、天將、土地。
角色 | 簡介 |
---|---|
七仙女(旦) | 玉皇大帝之七女,同情賣身葬父的董永,私自下凡與其結為夫妻 |
董永(生) | 因家中貧困,無錢安葬父親,賣身於賣身傅家為奴,以所得銀錢葬父 |
傅員外 | 董永賣身於傅家的主人,刁難七女七仙女一夜織得錦絹十匹 |
傅公子 | 傅員外之子 |
大姐、二姐、三姐、四姐、五姐、六姐 | 七仙女的六位姐姐 |
天將 | 捉拿七仙女回天庭 |
土地 | 主持七仙女和董永成婚 |
主要獲得獎項 |
2012 第二屆 全國優秀保留劇目大獎 (獲獎) 1999 建國50周年經典劇目 (獲獎) 1954 第一屆 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劇本一等獎、優秀演出獎、導演獎、音樂獎 (獲獎) |
戲文賞析
文人雕詞琢句的功夫在戲文似乎沒有派上用場,這也是地方戲區別於大雅崑曲的標誌。如《天仙配》開場,天上的仙女偷窺人間,比之雲遮霧繞仙氣邈邈的天上,人間“漁、樵、耕、讀”的平常日子在女仙們眼中都是飽含詩意的,七位仙女分別對“漁、樵、耕、讀”的生活唱出最美的讚歎,即備受讀者讚賞的“七女四贊”,“四贊”用語天然,不雕琢,不用典,不古奧,是標準的民歌體,提及民歌,往往會讓一般讀者產生俚俗的聯想,這一段戲文有雅有俗,但創作者在戲文的俗與雅的尺度上頗為講究,根據人物身份來把握“雅”與“俗”的標準,巧妙地融雅於俗,從而把戲文提升到雅俗共賞的審美層面。
黃梅戲《天仙配》戲文可圈可點之處頗多,傳之後世的也多,但傳之婦孺之口的要算“滿工”一場,這一段戲文膾炙人口,是一首清新質樸的田園牧歌,同時也是傳唱海內的愛情二重唱:“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隨手摘下花一朵,我與娘子戴發間。從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雙雙把家還。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寒窯雖破能避風雨,夫妻恩愛苦也甜。你我好比鴛鴦鳥,比翼雙飛在人間。”這一段“滿工”對唱,戲文的情緒是歡快流暢的。董永賣身為奴,七女洗衣漿衫,一對底層的勞苦大眾通過辛勤的勞動,三年長工改為百日,百日期滿,得大自由之身,一對相濡以沫風雨同舟的患難夫婦終於回歸家園,即將過上男耕女織的美好生活,回歸路上,他們自由地歌唱,憧憬美好生活,同時也歌唱他們堅貞的愛情。這一段戲文從黃梅戲戲文的鑒賞層面來說,是民歌也是田園詩。這一段戲文的流傳與普及彰顯了黃梅戲戲文獨有的“花雅兼美”藝術特色,其審美主旨要符合雅俗共賞的審美要求,因此這一段戲文有花,有雅,創作者在“花”與“雅”的把握上頗為考究,戲文格式為生旦對唱,董永是底層勞苦大眾,七女為天仙公主,因為出自董永之聲口皆為“花”,出自七女之聲口相對較“雅”,形成花雅並重,花雅兼美的文學特色。如開篇兩句起興,七女之聲口為“樹上鳥兒成雙對”,顯然是典型的“雅”,董永的聲口為“綠水青山帶笑顏”則為“花”,直白易懂。中間兩句,七女聲口“你耕田來我織布”,頗為雅化,傳承了中國文化里“耕讀傳家”之家風,而董永聲口“我挑水來你澆園”,則是勞動大眾的本色。
“唱五更”是地方戲中應用得最多的詞曲,最早出自民歌小調,文人雅士喜其潑辣直白直抒胸臆,復嫌其俚俗塵下,故多為地方戲借鑒。黃梅戲《天仙配》戲文的“唱五更”結合劇種特色,俚俗活潑,雅俗雜陳,剔除民間小調“唱五更”的糟粕,而保留了其活潑直白、雅俗雜陳的精華,從而廣為唱誦,在黃梅戲戲文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如《織絹》里“唱五更”的戲文,七女為了幫助董永,和傅員外打賭,把一團亂絲織成錦絹,三年長工則改為百日,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仙女終於變起了戲法,召喚天上的姐妹一起來幫忙織絹,她們一邊紡織一邊唱起了勞動的歌謠,這便是黃梅戲里廣為傳唱的“唱五更”。從詞曲內容的層面,“唱五更”顯然是一首情歌,一段單相思,深夜辛勤紡織的女人們聽著寒蟲的叫聲,情意綿綿地誤以為是情郎的呼喚,從一更天到五更天,在這寒夜裡女人們因為勞作不得休息,而情郎的呼喚也一直陪伴到天亮,她們不由得一陣陣心亂如麻,即便是心亂如麻,還得防備著母親的嚴厲盤查,顯然家規森嚴抵不住情歌的誘惑,“老媽媽睡覺許多的啰嗦”,女子心裡暗罵母親的多事和多心。從這段詞曲的賞析層面,這段詞曲俚俗直白,雅俗雜陳,明寫勞動,暗寫愛情,但顯然不是歌唱七女與董永的愛情,而是一段凡間男女愛情的“補白”。
黃梅戲《天仙配》戲文注重文學性和賞析性,跳出一般戲文重戲劇性輕文學性的窠臼,是戲劇性與文學性並舉,擷取其戲文唱段,或雅或俗,雅俗並重,創作者側重鎚煉詞句,從文學的層面挖掘人物內心,從賞析的層面賦予戲文美感,從而形成黃梅戲戲文獨特的審美風格和文學特色。
影改創新
影改后的《天仙配》對原有劇本在內容上進行創新,選擇那些最具特徵性的細節,引導觀眾展開聯想,改變了董永的服飾裝扮,穿黑褶子,戴方巾,變成了窮書生打扮。
在戲曲情節及內容上,原來的七仙女是奉玉帝之命下凡匹配百日姻緣,現改為七仙女羨慕人間,由同情董永到愛上了董永,這就使戲劇的主題做到了社會性和情感性的雙重升華。
七仙女羨慕人間、同情董永,展示的是人類美好的一面。對董永身份的改變顯然符合當時的時代精神,從文化的角度看則是一種人性化的處理。
唱腔創新
影改后的《天仙配》在唱腔上的創新,體現在運用民間唱腔來表達豐富的情感和複雜的情緒。這些民間唱腔包括“平詞”、“彩腔”、“仙腔”、“八板”、“哭腔”等。如在《分別》一場,運用了“仙腔”、“八板”、“哭腔”、“散板”等唱腔。在舞台演繹上,董永昏倒在地,運用的是“彩腔”,與原來的唱腔相比,更適合抒發難捨、悲戚和憤恨的心情,更有利於將複雜情緒表現出來,人物心理變化、音樂節奏的一致性達到了共鳴的效果。在接下來的“你我夫妻多和好,我怎忍心將你丟拋”的唱詞中,運用了“彩腔”和“哭腔”將複雜激動的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的同時,又以平穩、纏綿的節奏整合上述的音律表達七仙女和董永的夫妻恩愛,將愛情主題進一步深化。
在表達情感上,董永夫妻恩愛的表現不是一般夫妻的黯然銷魂,而是恩愛夫妻別離,顯得格外讓人悲傷哀痛。七仙女若不上天,就會連累董永性命。別離的悲傷,來自天庭的壓力、自己的苦衷和對天庭的反抗、對愛人的無限牽掛深深融合在一起,構成情感的快速變化,這裡運用“八板”的唱腔,用更快速度的音律表達時間緊急、心情緊張,將撕羅裙咬破手指寫血書的情感凝聚到頂點,成功地表現出人物心理和情感方面的變化。
劇中運用民間曲調錶達民間最為熟悉、動人的恩愛情感,使情感增添浪漫溫馨的色調,加上在舞台布景方面古典藝術的意境創造得天衣無縫,在表演和演員動作上做到人物與情境、舞台布景與表演的協調,以最為簡約的藝術符號表現出豐富的情感和多姿多彩的民間生活圖景,增強了影片的感染力。
在《路遇》中,七仙女向董永傾吐愛情,顯得生活氣息濃郁:“大哥休要淚淋淋,我有一言奉勸君:你好比楊柳遭霜打,小女子我也有傷心事,你我都是苦根生……又誰知親朋故舊無蹤影,天涯淪落嘆飄零。”這段唱詞採用了“平詞”和“彩腔”,平詞裡面有“起板”、“上下句”、“落板”。“大哥休要淚淋淋”是“起板”,平緩而富於變化,深情而質樸,曲調紆徐旋;後面跟著是“落板”:“你我都是苦根生”,表現七仙女對董永體貼入微,把平緩、紆徐的曲調推向極致;隨之而來的是雅化的“彩腔”:“又誰知親朋故舊無蹤影,天涯淪落嘆飄零。”這裡對老調的雅化,使曲律與悲傷、歡快、慌張等複雜的情感結合在一起,構成多聲部共鳴。
表演藝術與電影畫面創新
戲劇片《天仙配》在表演藝術上,將電影藝術與戲曲藝術融為一體,將管弦樂團伴奏用入其中,並吸收和融合了其他戲曲藝術的優點,結合虛擬性和程式化的寫實,使演員對劇本的演繹擁有較大的空間。較之於舞台劇,在影片《天仙配》中,觀眾獲得了更為深刻和生動的感受。
七仙女獨自在鵲橋的片段,是片中的重要轉折點。由於演出的連貫性要求和舞台的局限性,“四贊”處通過演員的眼神、指法和身段,用舞蹈動作的模擬營造出畫面的真實感,引人入勝。如董永勞動的動作,和“四贊”整齊排列,充分渲染神話氛圍。
影片剛開始就顯示了電影渲染氣氛的優勢:由雲海、天庭再到天宮的一角,三個鏡頭就引導觀眾進入了神話世界,還有仙女下凡和飛回天庭的場景、天兵天將出現的鏡頭和神仙瞬間移動的本領等,給觀眾帶來了無限想象。
改編得失
改編前的劇本突出了董永的形象和“孝”的主題,董永在傳統故事和劇作中是依照理性中的君子形象來塑造的,這是一個內心豐富,敢於承擔愛情、親情、人間大愛的形象。以此形象領銜的劇作必然惹人回味,富含教育意義。但這樣的劇作似總缺少震撼人心的東西。改編后的董永卻顯得形象單薄、沒有性格,固如胡虧生先生所言,改編后的劇本是充滿了傳奇性和神話色彩,但這實際上也意味著作品嚴重脫離現實,僅和虛構相關。
改編之後的《天仙配》已經將傳統中的董永形象徹底顛覆,如果說傳統故事中董永是有血有肉的潛在君子,在新劇本中他則成了六魂無主的可憐的蒼白形象。如在“鵲橋”一節中,董永僅是間接出場,並沒有任何台詞,劇本也僅是通過七仙女之口描募了一個“哭哭啼啼、孤孤單單、無依無靠”“忠厚老實長得好”的可憐形象。在“路遇”中,董永見有美嬌娥路旁盯看於他,第一反應雖是承認了七仙女的美麗,但內心卻憶起“爹爹在世對我說過,男女交談是非多”,後來和七仙女的交談、交往更是顯得無主見、懦弱乃至木訥。“聽她說出肺腑之言,倒叫我又是歡喜又辛酸,董永生來無人憐,這樣的知心話我從未聽見,心中歡樂精神爽”。這裡呈示的董永唯有可憐二字可以概括,但董永的形象怎能單單是可憐呢?在“上工”一節,面對員外的詰難,董永只有一句:娘子,我看你還是連夜逃走了吧。而危機的度過靠的全是七仙女的智慧和技巧。在“滿工”一節,董永的表現和追求僅是“從今後不為員外做牛馬,為我的娘子忙種勤耕;從今後不為員外去推磨,推磨流汗為自身。”傳統文化體系中對理想男性定位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儼然只剩下男女廝守、男耕女織的痴情郞了。在最後的“分手”一節,董永的表現也唯有哭泣而已。
“孝”作為董永故事的主控思想改編后的《天仙配》出於時代需要,將“孝”倫理有意地放置一邊,而代之以男女情愛為中心主題。傳統故事中震撼人心的“孝”為惹人淚下的“情”所取代。若延續“孝”的主題,故事固然感人,但聽戲人的情感始終是平靜的;而改為“情”的主題,故事卻變得讓人心境波瀾起伏、乃至最後悲痛欲絕。主題轉變的背後也伴隨著戲劇形態的變化,“孝”主題下故事表現為喜劇,如改編前傳統的戲劇樣式,“情”主題下故事結局卻是悲劇性的,如改編后的《天仙配》劇本。
新本《天仙配》在結構調整、情節設置、人物典型化等藝術性處理上遵循的是現代意義的戲劇美學思想,其實是西方戲劇的美學思想。(原安徽池州師專中文系副教授紀永貴)
《天仙配》戲文奠定了黃梅戲戲文的文學性和賞析性。(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講師、碩士江愛華)
《天仙配》的成功,主要依靠的就是對傳統的大膽創新,突破性的將電影製作與戲曲有機結合到一起,形成嶄新的藝術形式,是黃梅戲發展歷程中至關重要的里程碑,充分體現著中國老一輩藝術家善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安慶師範大學副教授徐冉)
戲劇片《天仙配》的成功,充分說明創新賦予藝術生命的力量,其所包含的創新精神為當代戲曲藝術的繼承、革新與發展提供了借鑒和啟示。(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公共課部副教授周劍)
經典劇目《天仙配》改編前後在人物形象和主題思想上都發生了重大變化,董永的形象經改編變得單薄,主題思想由“孝悌”變為“情愛”,這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不足的方面。改編后的《天仙配》之所以能為人喜好,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唱腔,其綿軟、柔美、細膩、婉轉,具有純音樂的質素。(淮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講師陳雲燕)
時間 | 參加活動主題 | 演出地點 | 主演 |
---|---|---|---|
1953年9月 | 首演 | 中國安徽安慶 | ------- |
1954年9月25日到11月2日 | 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 | 中國上海 | 嚴鳳英、王少舫 |
2016年 | CCTV空中劇院 | 中國 | 袁媛、梅院軍 |
2016年1月14日 | 2016“中印旅遊年” | 印度錫里福特會堂 | -------- |
2017年8月28日 | Aisxylia文化節 | 希臘埃萊夫西納市 | 袁媛、梅院軍 |
2018年11月 | 孝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 | 中國湖北孝感 | 楊俊、曹祝來 |
20世紀90年代,嚴鳳英主演的《天仙配》唱片發行量超過一百萬張。據中國電影發行總公司的統計,從1956年到1959年的四年中,《天仙配》劇目電影在海外各國就擁有了約三百萬觀眾,在中國大陸共計有一億四千三百萬影迷。
1963年,香港繁華電影公司和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聯合拍攝了中國第一部寬銀幕彩色黃梅戲戲曲片,由夏承平飾董永、董文霞飾七仙女,易名《槐蔭記》。其後濮本信又據董永傳說,新編了神話故事劇《七仙女與董永》,由安慶市黃梅戲三團演出。
1981年,江蘇電視台拍攝了當塗縣黃梅戲劇團演出的《七仙女送子》。
1982年,上海電視台攝製了安徽省黃梅戲學校演出的《天仙配·鵲橋》舞台藝術片。
1985年,由安徽電視台拍成六集同名黃梅戲電視連續劇,吳文忠、陳佑國導演,汪靜飾七仙女,馬自俊飾董永。
1990年,安徽電視台、黃山音像出版社、海威特音像有限公司聯合攝製了由陸洪非、林馥琴編劇,曹建坤導演的四集黃梅戲電視連續劇《天仙配》,獲1990年第八屆《大眾電視》“金鷹獎”優秀戲曲片獎。
1992年10月,在中國首屆安慶黃梅戲藝術節上,安慶電視台錄製了安徽省黃梅戲劇團演出的舞台戲曲片《天仙配》。
舞蹈
《黃山映象之天仙配》:由舞蹈藝術家楊麗萍擔任藝術總監、總製作,創作團隊試圖將中國傳統民間故事和雜技藝術全新整合重構,來展現黃山秀美的風光和這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