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氣

經氣

中徠醫學名詞。經氣:運行於經脈中之氣,亦稱脈氣。是先後天精氣的結合物而運行、輸布全身,不但指經脈的運動功能和經脈中的營養物質,而且是整體生命功能的表現。

簡介


● 英文名稱:Meridian Qi
● 又稱:經絡之氣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精氣學說

古籍摘選


● 經氣入臟,必當治里。(《靈樞·五閱五使》)

名詞解釋


● 即運行於經絡中的氣,不但指經脈的運行功能和經脈中的營養物質,而且是整體生命功能的表現。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經絡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經絡為氣血運行的通路,經絡的功能活動即為經氣。經氣主要來源於元氣、宗氣,是人體之氣在經絡中的分佈。

經絡系統的組成

● 經絡遍佈於全身,起到聯繫上下,溝通內外表裡的功能。
● 經絡系統主要由經脈和絡脈組成,經脈有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組成,絡脈又由孫絡、浮絡、別絡等組成。人體通過經絡這一網狀系統構成內外相通、上下相連的有機整體。
● 十二經絡與臟腑相配,將臟腑之氣血輸送到相聯繫的官竅。

經氣的主要功能

● 經絡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道路。
● 氣既是物質的,也是功能的,經氣富含營養,可以濡養四肢百骸與五官九竅。
● 經氣也是信息傳遞的載體,通過傳導,機體將臟腑的信息指令發送至相聯繫的器官與組織。
● 經氣也是診斷與治療的重要媒介,針灸治療以調氣為主,通過針刺達到補虛瀉實的治療效果。

經氣異常治療

● 《靈樞》主要內容為針灸治療,其中許多病症是經絡之氣異常而導致的病變。如肺經之氣異常會出現咳嗽、上氣喘喝、胸痛等症,治療以調肺經之氣為主,可選用太淵、尺澤、孔最等穴位。
● 大腸經氣異常會出現齒痛、腹痛、腸鳴、泄瀉等癥狀,可針刺合谷、曲池等穴位。
● 胃經之氣異常會出現胃痛、消谷善飢、癲狂等症,治療可選用足三里、天樞、梁門等穴位。
● 脾經之氣異常會出現腹脹、泄瀉、痛經等表現,治療可選用三陰交、血海、公孫等穴位。
● 心經之氣異常會出現胸痛、胸悶及失眠等神志病症,治療可選用神門、通里等穴位。
● 小腸經之氣異常會出現耳鳴耳聾、肩背部疼痛等,治療可選用后溪、養老、肩貞等穴位。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