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山致雨

壺山致雨

壺山致雨,“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壺公山,位於莆田市荔城區新度鎮境內,山形如壺,因形得名,海拔710.5米,山勢雄健,在廣袤的興化平原上拔地而起,方圓數百里都能看到它的雄姿,自古便成為莆田的標誌。

壺公山是個天然的睛雨表、氣象台。由於該山瀕臨海灣且山勢突兀,春夏季節,海洋暖濕氣流受其阻隔,晚間氣溫驟降,形成雲團霧氣籠罩山頭。如果早晨雲消霧散,壺公山輪廓清晰,則是睛天之兆;如果早晨雲穿霧繞,而且越積越多,積雨雲中的小水珠就會化為雨點下落。這就是獨具特色的氣象景觀——“壺山致雨”。

景點簡介


壺山致雨,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壺山致雨
壺山致雨
由於瀕臨海灣,且山勢突兀,春夏季節,海洋暖濕氣流受其阻隔,晚間氣溫驟降,形成雲團霧氣籠罩山頭。早晨,山峰上若是雲消霧散,輪廓清晰,則是晴天之兆;若是雲霧迷離,必是雨前徵兆,積雨雲越積越多,化為雨點下落,這就是獨特的“壺山致雨”。自古以來,人們從遠近不同方位觀察此山,將這一自然景觀作為氣象預報。
山上有凌雲殿,原名“靈雲岩精舍”,殿院層層迭迭,直上山端。凌雲殿對面有金爐峰,從殿內越過殿脊眺望,峰頂像一朵蓬勃開放的蓮花。殿西一華里,有棲雲寺,春夏時節,有雲絲飄浮其間,整座寺變成雲棲之處。

地理位置


風景區離荔城區中心10公里左右,登山路徑很多。過去山北的人多從善鄉村過渠道,沿石徑經名山宮後山至風爐口,或向南平步凌雲殿,或向西高攀壺山頂。已有盤山公路至凌雲殿左側,直通壺山頂峰。

人文歷史


壺山致雨
壺山致雨
關於壺山,據說原有三十六岩十八院,這凌雲殿原名就叫“靈雲岩精舍”。自唐以降千年來滄桑巨變,山上仍有不少遺跡遺景供香客遊人觀賞。北宋詩人柯應柬遊覽壺公山寺院風光后,感慨賦詩曰:“方壺久伏海中洲,湧出高山不計秋,峰上今猶蚝帶石,穴邊時有蟹尋湫;雲飛 岩岫來龍聚,風送潮音入虎丘,景物無窮供眼界,一鉤新月促歸舟。”此詩概述了壺公山的形成緣由以及當時湖光山色的極致情景。南宋末年陸秀夫攜少帝避難途經莆田時也遊覽過壺公山,在白雲院落腳時也留有 《夜宿白雲院》詩數首,其中一首曰:“松花冉冉點蒼苔,屋角梧桐次 第開;人倚欄桿猶未去,一雙白鶴破山來”,此詩既抒發陸秀夫護少帝坎坷經歷后的心境被壺山秀色所感染引起的情懷,寫出山上長松奇石,雕欄迴廊的景觀,也寄託二人猶如那破山而來的一雙白鶴自由自在翔飛 山谷雲端的自由自在理想,隱藏著東山再起,收拾南宋江山的願望。
1983年十月二十日,登山公路的正式通車,使壺公山遊覽區名聞遐 邇,遊人香客再不必徒步攀登而上;1986年,凌雲殿旁建成了四層樓的 凌雲旅社,在殿門和旅社之間,有一顆粗枝交錯的千年古樟,遮天蔽日 的。在古樟樹下的圍欄平台上眺望,夜晚可望見北斗星就在金爐峰那座紅亭的正上方閃閃爍爍。由於這裡空氣清新,且透明度極高,每當入夜,仰望星空,那滿天星斗如翡翠如珠玉,一盤銀月似伸手可托。
清代以來,壺公山周圍36鄉人士組成董事會管理凌雲殿;1980年4月,36鄉群眾重新組成“凌雲殿董事會”,並收集各方信眾捐資,全面 重新修繕凌雲殿、傳宣殿、福源寺等建築物。使壺公山的風光名勝日臻完善。
“見了壺公山聰明花開了”
柯潛是明景泰年間的狀元。他本是農家子弟,亦無非凡天資。十多歲時,父母給他請來一位先生,教他讀書。可是,柯潛生性遲鈍,幾天才能背一小段。先生覺得他不是讀書的料,感到心灰失望,決定離開他家,另圖教席。
柯潛苦苦挽留不住,只得含淚送先生到十里之外。臨別時,他戀戀不捨,神情可憫。先生心中不忍,便說:“我出個對子,你若能對上,我就回去繼續教你。”柯潛點點頭。這時,恰好有個婦女挑著橄欖走過來,先生就出題道:女子獨行隨橄欖(后三字是邑方言“誰敢攔”的諧音)柯潛想了一會兒,看見先生背上的包袱上綉有石榴的花樣,就對道:先生欲去掛石榴(后三字也是方言“我實留”的諧音)。
先生一聽,喜出望外,驚異地說:“原來你一點也不笨,老夫錯怪你了。一起回去吧,我一定好好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