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就是人們通過對社會道德規範的認識和了解,在自身強烈的道德情感驅動下,對履行某種社會道德義務產生的強烈的責任感。人們對某種道德理想、道德原則和規範在內心的確信。是構成道德品質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旦形成,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持久性。

目錄

正文


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
存在於個人頭腦中的堅信某些道德行為準則的正確性,具有情緒色彩與力求實現的一種觀念形式,實際上是一種道德需要。一個人具有道德信念,不僅能在日常生活中迅速定向,毫不猶豫地按道德常規行事,而且也能在複雜變化的、道德衝突的情境中運用它去辨明是非、善惡,克服內心矛盾,作出合理的行為抉擇並加以執行。這樣做就會感到心安理得或滿足,否則就會感到不安或內疚。道德信念是道德行為的內部強大動力,也是人們自我監督、自我反省和自我強化的重要因素。
道德是一種社會現象,它是由輿論和良心支持的行為規範的總和。品德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體現,是指個人按照社會的道德行為準則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心理傾向或特性。
兒童的道德性是父母、教師或成人通過行動展示、勸說、評論等方式將現行的道德規範轉交給他們的結果,也是兒童自己在與同伴、成人交往的過程中通過模仿、學習和道德實踐掌握各種行為準則、逐漸形成道德信念的表現。
人的道德行為離不開對道德要求及其意義的認識。一個人認識到某些行為準則,在外界監督或輿論的迫使下可以產生某種道德行為。這種行為也可能成為道德形成的起點,但它畢竟是他律的,並且往往時過境遷,顯得被動而不經常。真正的道德行為是一種聽從內心道德命令且比較自覺和自律的恆定行為,它只有在道德信念的支配下才有可能產生。
兒童總是先有某些道德認識或道德行為,而後隨著自我意識的增強,智力的發展,道德實踐的擴展和道德經驗知識的積累逐漸形成道德信念。有一些研究者認為: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實質上還沒有形成什麼道德信念,而只能建立形成信念的前提;三、四年級的學生則表現出道德方面的願望,但這種信念還不大穩定;五年級學生開始對道德的必要性有了初步的認識,表現出對道德方面有了一定的主動性和獨立性,儘管這時的理由論斷還不系統,但已有可能出現某些具體而較穩定的道德信念。真正概括、深刻而堅定的道德信念是跟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理想等密切關聯並受到它們支持的,它一般要在青年中、晚期才能形成。
學生獲得道德方面的認識服從於動機、認知發展及反饋活動的規律,而由一般的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信念也依賴於一系列內外條件。教育心理學工作者正在探明這些條件,其中引起人們較多注意的條件有:①教師與成人的言行一致。善於模仿的兒童從成人行為展示中所學到的東西往往勝過從別人言語指示中所能理解到的東西。成人的勸說或要求如果不伴以自己的行為榜樣,不僅是無力的,還可能產生言行不一的教育影響。因此難以使學生把聽到的有關行為規範的知識轉化為經常支配自已行為的道德信念。②使學生獲得符合道德規範的實踐經驗與體驗。當兒童親自看到自己按一定的道德要求行動給集體、給別人帶來益處,或得到輿論的好評與支持時,他們就能體會到道德要求的正確性和律己的必要性,併產生繼續按要求行事的願望。這種經驗一旦為兒童所在集體全體成員所擁有,成為集體經驗,出現一致的輿論,它會使個別兒童更加信賴與鞏固自己的經驗,從而有助於道德信念的形成或完善。③促使道德評價能力的發展。道德評價是指運用某些道德準則通過推理去對別人或自己的行為作出是非、善惡的判斷,所以也稱作“道德判斷”。一個人經常進行道德評價,不僅可以鞏固與擴大道德經驗、加深對道德意義的理解和提高分析行為的能力,而且也會增強道德觀念支配行為的力量,促成道德信念的建立與發展。兒童的道德評價能力是逐漸學會的。他們開始往往只是重複別人的評語,而後漸漸學會獨立地對別人進行評價,他們的評價最初往往只注重行為的後果,而後漸漸轉向行為的意向。少年兒童分析別人行為的好壞往往勝過自我評價,且帶有片面性,而後漸漸學會善於自我評價並慢慢變得全面起來。道德評價的正確性與深度有賴於人對道德要求的理解及思維發展的水平。這裡既有社會影響的原因,也有身心成長的原因;既有個別差異,也有年齡階段性的表現。美國心理學家L.科爾伯格根據自己的研究,認為: 9歲以前的兒童大多處於前道德水平,即依據是否避免懲罰和有利於自己或偶爾利於別人去判斷行為的好壞;10~15歲的兒童有相當多的人進入世俗的道德水平,即依據是否符合輿論與社會秩序的要求來進行道德判斷;16歲以後則有一小部分人進入後世俗的道德水平,即能夠根據自己已確立的普遍道德原則和"良心"來判斷行為的善惡。他認為道德判斷力的發展可以促進,但不能跨越階段;促進道德判斷力發展的最好方法是讓兒童接觸道德衝突的事實,並引導他們通過討論進行推理的練習。這些結論是否具有科學性,還有待於進一步檢驗。從教育的角度看,道德判斷力的發展既然有助於道德信念的形成,那麼教育者不斷向學生作出道德評價的示範,提供有關道德事例組織學生討論,或引導學生適當地分析自己的行為當然是必要的。
參考書目
潘菽主編:《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0。
〔蘇〕Б.М.捷普洛夫等著,孫曄等譯:《蘇聯心理科學》,科學出版社,北京,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