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李鄉

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下轄鄉

鄧李鄉地處平頂山市葉縣城東15公里處,東與舞陽、襄縣接壤,西與龔店鄉搭界,南與水寨、廉村鄉毗鄰,北與洪庄楊鄉隔河相望。區域總面積66平方千米。 

民國十三年(1924年),鄧李鄉境域屬西湖區;1984年,撤銷鄧李公社,成立鄧李鄉。截至2018年末,鄧李鄉戶籍人口為50168人。截至2020年6月,鄧李鄉下轄32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鄧李街8號。 

截至徠2018年末,鄧李鄉有工業企業22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9個。

歷史沿革


鄧李鄉
鄧李鄉
1956年置鄧李中心鄉,1965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60平方千米,人口4.9萬人。鄧李鄉轄尚閆、辛店、后彭、徐庄、中彭、杜楊、庄頭、郝庄、軍張、丁楊、北碾張、后爐、后鄧、魏庄、構樹王、廟王、魏王、張高、灣李、鄧李、康營、廟李、杜謝、孫寨、泥車、河馬、鑾場李、許庄、馬灣、董平、璋環李、呂庄32個行政村。
民國十三年(1924年),屬西湖區。
1956年,建鄧李中心鄉。
1957年,成立鄧李高級農業合作社。
1958年後,先後隸屬龔店公社、龔店區。
1965年,建鄧李公社。
1984年,撤銷鄧李公社,成立鄧李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鄧李鄉
鄧李鄉
鄧李鄉地處葉縣東北部,東與漯河舞陽縣交界,南與水寨鄉廉村鎮毗鄰,西與龔店鄉相連,北隔沙河與洪庄楊鎮相望,距葉縣縣城15.5千米,區域總面積66平方千米。 

水文

鄧李鄉境內河道屬淮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沙河,沙河由遵化店鎮的溪庄東入境,自西北向東南流經后爐、石庄、井趙、杜謝、泥車、妝頭、馬灣等7個行政村莊,然後進入襄城縣,境內長13.4千米;白龜山南乾渠從龔店鄉東部入境,自西向東,經鄧李、后鄧、碾張、璋環寺、杜楊等村進入舞陽縣;過境總長9千米。 

區位優勢

鄧李鄉農業基礎條件優越。平整肥沃的黃土地成方成塊,耕作便利;石潭河、沙河南北輝映,環抱全鄉;水利設施齊全,白龜山水庫南乾渠穿境而過,擁有機井860多眼,渠灌與井灌配套,所有農田旱澇保收;同時擁有佔地面積120畝的水產試驗場和分佈在白龜山支渠兩旁長達6公里的漁塘長廊,可養水面高達2000餘畝,為水上養殖提供了便利條件;田間道旁均勻齊整,已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網,溝相通,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農業生產新格局。 

自然資源


2011年,鄧李鄉有耕地6.2萬畝,人均1.3畝;有兩株千年銀杏樹。

行政區劃


1997年,鄧李鄉下轄尚閆、辛店、后彭、徐庄、中彭、杜楊、庄頭、郝庄、軍張、丁楊、北碾張、后爐、后鄧、魏庄、構樹王、廟王、魏王、張高、灣李、鄧李、康營、廟李、杜謝、孫寨、泥車、河馬、鑾場李、許庄、馬灣、董平、璋環李、呂庄32個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鄧李鄉下轄妝頭、郝庄、大魏庄、鄧李、后鄧、康營、丁楊、軍張、廟王、構樹王、東徐庄、中彭、魏王、廟李、后彭、北碾張、尚閻、璋環寺、雷辛庄、董平、鑾場李、張高、后爐、許庄、何馬、杜楊、馬灣、泥車、杜謝、灣李、孫寨、呂庄32個行政村,下設222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鄧李鄉下轄32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鄧李街8號。 
鄧李村后鄧村丁楊村康營村
軍張村廟王村東徐庄村構樹王村
中彭村后彭村璋環寺村北碾張村
尚閻村鑾場李村董平村雷辛庄村
杜楊村馬灣村何馬村許庄村
妝頭村灣李村呂庄村孫寨村
杜謝村泥車村郝庄村大魏庄村
魏王村張高村廟李村后爐村

轄內代碼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410422210122鄧李鄉軍張村
206廟王村
207東徐庄村
208構樹王村
209中彭村
210后彭村
211璋環寺村
212碾張村
213尚閆村
214鑾場李村
215董平村
216雷辛庄村
217杜楊村
218馬灣村
219何馬村
220許庄村
221妝頭村
222灣李村
223呂庄村
224孫寨村
225杜謝村
226泥車村
227郝庄村
228大魏庄村
229魏王村
230張高村
231廟李村
232后爐村 

人口民族


鄧李鄉,截止至2009年,鄧李鄉轄32個行政村,222個村民組,總人口數4.9萬人,耕地面積5.3萬畝,土地面積60平方公里,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鄉。
截至2011年末,鄧李鄉總人口有4727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176人,城鎮化率4.6%;另有流動人口1300人。總人口中,男性24657人,佔52.15%;女性22621人,佔47.85%;14歲以下8605人,佔18.2%;15—64歲33709人,佔71.3%;65歲以上4964人,佔10.5%。2011年,鄧李鄉人口出生率12.1‰,人口死亡率6.28‰,人口自然增長率5.8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84人。 
截至2017年末,鄧李鄉常住人口為48147人。 
截至2018年末,鄧李鄉戶籍人口為50168人。

人口數據


總人口49087
25263
23824
家庭戶戶數11936
家庭戶總人口(總)47926
家庭戶男24510
家庭戶女23416
0-14歲(總)11423
0-14歲男5969
0-14歲女5454
15-64歲(總)33462
15-64歲男17381
15-64歲女16081
65歲及以上(總)4202
65歲及以上男1913
65歲及以上女2289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48418

經濟


綜述

鄧李鄉
鄧李鄉
2011年,鄧李鄉財政總收入260.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339元。 
截至2018年末,鄧李鄉有工業企業22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9個。 

農業

2011年,鄧李鄉農業總產值3.3億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46.3%。鄧李鄉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小雜糧為主。2011年,鄧李鄉生產糧食20300噸,人均1008千克。鄧李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肉牛、肉鴿、肉雞為主,有專業合作社8家。 

工業

2011年,鄧李鄉工業總產值為11.7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為7.3億元;初步形成以糧食深加工、板材傢具制售、水泥建材等為主的工業企業集群。 

商貿

截至2011年末,鄧李鄉有商業網點558個,有集貿市場13個。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鄧李鄉有2家金融機構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為2.6億元。

文化


地名由來

鄧李鄉因明初,鄧、李兩姓從山西洪洞縣遷入建村,故名。 

文物古迹

鄧李鄉
鄧李鄉
鄧李鄉保存有孔子游葉處(溺車處、曬書台、聖人閣、妝頭、攬車李)、張良廟、璋環寺等古迹。

交通


鄧李鄉
鄧李鄉
鄧李鄉有南蘭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6千米。截至2011年末,鄧李鄉有縣鄉級公路共3條,總長25.8千米。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鄧李鄉有幼兒園7所,在園幼兒896人,專任教師56人;小學16所,在校生2100人,專任教師16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有初中1所,在校生1920人,專任教師7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制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鄧李鄉教育經費達0.14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0.13億元。 

文化事業

徠截至2011年末,鄧李鄉有文化站1個,文化廣場1個,村文化大院32個。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鄧李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5家,其中鄉有中心衛生院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室)34個;病床141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3張;專業衛生人員10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2人。2011年,鄧李鄉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5萬人次,住院手術152台次,出院病人1026人次。2011年,鄧李鄉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521/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7萬人,參合率96%;孕產婦死亡率23.1/10萬。 

社會保障

鄧李鄉
鄧李鄉
2011年,鄧李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810戶,人數1912人,支出167.49萬元,比2010年增長11%,月人均73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75人,支出11.25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06人,支出24.72萬元;農村醫療救助4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912人次,共支出10.13萬元;農村臨時救濟76人次,支出1.52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05人;有敬老院1所,床位60張;新型農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96%。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鄧李鄉有郵政網點18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56千米,投遞點46個,鄉村通郵率100%;有電信服務網點10個,移動寬頻接入用戶800戶。 

代表人物


鄧李鄉人文、歷史資源豐厚。鄧李籍在外工作人員遍布全國各行業、各階層,還有的在國外深造或工作。境內保存有孔子游葉處(溺車處、曬書台、聖人閣、妝頭、攬車李)、張良廟、璋環寺等名勝古迹,兩株千年銀杏樹枝繁葉茂,一直見證著鄧李鄉光輝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