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寶相寺的結果 展開

寶相寺

江蘇常州寶相寺

寶相寺(寶相禪寺),原址在武進區前黃鎮大成村寺前唐家塘之北,現移建至大成村大樹下丁公廟舊址。始建於吳赤烏年間,距今約有1770年歷史,是常武地區最早的知名寺院之一。

歷史


據民間相傳,此寺為里人浦西來去京城化緣,治癒太后頑疾后,真宗皇帝賜銀五百萬兩所建。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改名瑞象,明洪武初(1368)重修舊額,萬曆元年(1573)重修,清乾隆年間(1736~1795)擴建。據明萬曆三十三年《武進縣誌》載,其時有各式殿堂近二千間,曾擅一時之勝。自晚清以來,戰亂頻仍,寺院屢遭破壞,至民國年間,除天王殿、大雄寶殿、東西廂房及御碑亭外,其餘均蕩然無存,僅廟基10.5畝。20世紀50年代初,余房成為民居,佛教活動亦告終止。1995年12月批准開放后,陸續建大雄寶殿、羅漢殿、丁公殿和寮房、廂房、齋堂等。寺院佔地18.8畝,建築面積2748平方米。“寶相禪寺”、“大雄寶殿”、“天王殿”、“不二法門”等匾額均出自茗山大和尚之手。

文物


山門前新添坐姿石獅一對,底座長1.5米,寬1.2米,獅身及座高3米,東座刻“國運昌盛”,西座刻“乾坤永寧”。
現留存古旗杆基石一塊,寶鼎座一塊,門枕石一對,正面雕刻鳳凰、鯉魚,側面是麒麟。還有乾隆年間建造中院時的石碑一塊。1949年初存古井7口,現1口飲用。

僧侶


開證法師
開證法師
寺務由開證法師主持,常住僧人二十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