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電印刷

靜電印刷

常說的複印就是屬於靜電印刷。靜電複印術是美國物理學士查斯特·卡爾遜(Chester Carlson)在1938年發明的一種影印複印技術,該發明於1942年10月06日獲得美國專利。

發展


自1938年美國物理學士查斯特·卡爾遜(Chester Carlson)發明靜電複印技術至今已經歷了60多年,靜電複印技術也已發展成一門成熟的技術,並廣泛運用到複印機(模擬式、數字式)、激光印表機和普通紙傳真機中。從1959年9月美國施樂公司製成世界上第一台落地式辦公用XEROX914型全自動複印機至今,複印機本身由模擬式轉化為數字式;使黑白複印機變成雙色、多色及全彩色複印;使單功能複印變成多功能複印。

歷史


我們將在複印機史上每次有劃時代意義的技術突破總結如下:
1938年10月
卡爾遜取得發明靜電複印機的專利
1939年
卡爾遜成功地製造了一台複印裝置模型
1959年9月
美國施樂公司製成了世界第一台落地式辦公用Xerox914型全自動複印機
1965年
日本理光公司研製成功的用硫化鎘作為光導材料(New Process,簡稱為NP法)
日本小西六公司與奧西公司研製成功將氧化鋅做成的光導體
1970年到1972年
IBM使用了把塗在鉛箔上的有機光導體做成長帶狀並繞在鼓內
1970-1980年期間
日本理光公司生產出液體顯影體系的複印機
日本佳能公司開發出發新的光導體
1980年以後
由模擬式靜電複印機向數字式複印機轉化
1985年以後
日本佳能、東芝理光、柯尼卡、美國施樂利盟等相繼成功研製出數字彩色複印機

應用


複印機工作原理
模擬複印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曝光、掃描將原稿的光學模擬圖像通過光學系統直接投射到已被充電的感光鼓上產生靜電潛像,再經過顯影、轉印、定影等步驟,完成複印過程。早期的光導電體為單層,兼具電荷的生成與輸送功能;現今已發展出機能性的多層結構,使得電荷儲存和傳遞的功能更為完善。
數字複印機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過CCD(電荷耦合器件)感測器對通過曝光、掃描產生的原稿的光學模擬圖像信號進行光電轉換,然後將經過數字技術處理的圖像數碼信號輸入到激光調製器,調製后的激光束對被充電的感光鼓進行掃描,在感光鼓上產生靜電潛像,圖像處理裝置(存儲器)對諸如圖像模式、放大、圖像重疊等作數碼處理后,再經過顯影、轉印、定影等步驟,完成整個複印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