諛墓,漢語詞語,拼音是 yú mù,意思是韓愈為人作墓誌,多溢美之辭。后謂為人作墓誌而稱譽不實為“諛墓”。
唐
李商隱 《
劉叉》:“后以爭語不能下諸公,因持 愈 ( 韓愈) 金數斤去,曰:‘此諛墓中人得耳,不若與 劉君 為壽。’”
宋
蘇軾 《書晁補之所藏與可畫竹》詩之三:“朝來又絶倒,諛墓得霜竹。”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孫文正取四城》:“以為諛墓之文,例多溢美。”
朱東潤 《論傳記文學》:“是不是可以把 唐 宋 八家的神道碑、墓誌銘、
行狀這一類的文字作為我們的範本呢?當然不可以,因為這些作品,大半是為了諛墓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