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
教育理念
S徠TEAM代表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s),數學(Mathematics)。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教育。
所謂STEAM課程,是指由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數學(Mathematics)等學科共同構成的跨學科課程。它強調知識跨界、場景多元、問題生成、批判建構、創新驅動,既體現出課程綜合化、實踐化、活動化的諸多特徵,又反映了課程回歸生活、回歸社會、回歸自然的本質訴求。
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報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轉變?》指出,“學習的模式在過去20年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知識來源改變了,我們與知識之間的交流互動方式也改變了。然而正規教育系統變化緩慢,目前的狀態與其過去200多年間的情況依然非常相似”,“還是為了滿足一個多世紀之前的生產需求而設計的”。如何扭轉這一基於知識供給與消費的傳統教育模式,關鍵在課程改革。
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國都把課程作為撬動教育變革的支點,試圖通過課程改革來培養學生的跨學科素養,進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特別是2009年1月11日,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NationalScience oard)代表NSF發布主題為《改善所有美國學生的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公開信,從而揭開了STEAM教育的序幕,並引發了全球的STEAM教育運動。
不難理解,STEAM是這五個單詞的縮寫:Science(科學),Technology(技術),Engineering(工程),Arts(藝術),Maths(數學)。有人稱這個STEAM教育打破學科界限很好玩,比如技術和工程結合,藝術和數學結合,科學和工程結合……
STEAM是一種教育理念,有別於傳統的單學科、重書本知識的教育方式。STEAM是一種重實踐的超學科教育概念。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僅僅依靠某一種能力的實現,而是需要介於多種能力之間,比如高科技電子產品的建造過程中,不但需要科學技術,運用高科技手段創新產品功能,還需要好看的外觀,也就是藝術等方面的綜合才能,所以單一技能的運用已經無法支撐未來人才的發展,未來,我們需要的是多方面的綜合型人才。從而探索出STEAM教育理念。
S徠TEAM教育理念最早是美國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議,為加強美國K12關於科學、技術、工程、藝術以及數學的教育。STEAM的原身是STEM理念,即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的首字母。鼓勵孩子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發展和提高,培養孩子的綜合素養,從而提升其全球競爭力。近期加入了Arts,也就是藝術,變得更加全面。
STEAM教育在美國的重要性不亞於中國的素質教育,在美國大部分中小學都設有STEAM教育的經費開支,而STEAM也被老師、校長、教育家們時時掛在嘴邊。在STEAM教育的號召下,機器人、3D印表機進入了學校;奧巴馬也加入了全民學編程的隊伍,寫下了自己的第一條代碼;幫助孩子們學習數學、科學的教育科技產品層出不窮;而且這五個學科,技術和工程結合,藝術和數學結合,打破常規了學科界限。
從2015年9月教育部《關於“十三五”期間全面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首次明確提出STEAM教育到2014年以來,浙江、山東、山西、陝西、天津、河南、四川、江蘇、重慶等將STEAM教育科目列入教學、考試體系,把“軟任務”升級“硬指標”,成為必修課,同步輔助應試教育的K12+教育新賽道誕生。
與此同時,中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也正在向縱深推進,旨在通過改革來重建課程文化、知識體系和教學模式,以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加快創新型人才培養步伐。在此背景下,如何站在世界課程改革的版圖中審視中國的課程改革,又如何讓中國的課程改革成為全球課程變革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不斷引領全球課程變革的方向,這既是擺在中國課程改革面前的時代命題,更是破解中國教育發展瓶頸的必由之路。
2017年,中國頒布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修訂版),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尚在修訂之中,從已經頒布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以及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實踐進展來看,集中體現出育人為本、素養為核、情境為場、問題為綱、技術為翼等價值取向和發展趨勢。作為跨學科課程的典型代表,STEAM課程以其開放性、主體性、情境性、關聯性、發展性,從一開始產生就順應了中國課程改革的發展態勢,並受到全國各中小學幼兒園的大力歡迎。
s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