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威大學
辛巴威大學
辛巴威大學(University of Zimbabwe,簡稱UZ)是辛巴威第一所大學,也是該國最大的大學。辛巴威大學成立於1952年,目前設有10個學院,涵蓋各類學科和課程。校區位於辛巴威首都哈拉雷郊區,佔地面積191.8公頃。知識 勤奮 誠實(Knowledge, Diligence, Integrity)是辛巴威大學的校訓。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羅得西亞及周邊地區對高等教育的需求日漸強烈。1947年,南羅得西亞總督設立羅得西亞大學基金會。次年,位於索爾茲伯里(今哈拉雷)郊區的大學校園開始興建。1952年,羅得西亞和尼亞薩蘭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of Rhodesia and Nyasaland)正式成立,首批學生入學。
1950年代中期,羅得西亞和尼亞薩蘭大學學院正式被授予皇家憲章,通過當時在英聯邦國家開展的“特別關係模式”與倫敦大學合作,商定入學要求、課程設計、教學考核等事宜,學生畢業時由倫敦大學授予學位。1963年,醫學院(現為衛生學院)成立,與伯明翰大學聯合辦學。
1960年代,羅得西亞和尼亞薩蘭聯邦解體后,學校更名為羅得西亞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of Rhodesia),作為獨立的教學機構,仍繼續為羅得西亞及周邊國家的教育和科研服務,並且向所有種族開放。1970年,與倫敦大學的“特別關係模式”終止;醫學院與伯明翰大學的合作也在同年終止。
1971年,學校取得大學地位,更名為羅得西亞大學(University of Rhodesia),並在辛巴威獨立后更改為現名,皇家憲章也被大學法案取代。
20世紀末,由於大學法案修訂引起的爭議,以及失業等社會問題,辛巴威大學多次發生學生抗議活動,導致學校被迫關閉。儘管如此,在校學生數量仍從1980年的1000人上升到1995年的8000人。
進入21世紀后,由於薪金水平問題,教師多次罷工。許多原來的資助人,包括美國和瑞典政府,也終止或者大幅削減對辛巴威大學的資助。同時,受辛巴威經濟危機影響,大學教師嚴重流失,造成60%-70%的教職空缺,不得不經常停課。
辛巴威大學現有10個學院,分別是:理學院、衛生學院、社會學院、文學院、商學院、教育學院、農學院、法學院、獸醫學院以及工程學院。
麥克爾·貝里奇(Michael Berridge):生物學家、生理學家,曾獲得1989年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1994/5年沃爾夫醫學獎及2005年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
滕代·比蒂:辛巴威財政部長、爭取民主變革運動秘書長。
納爾遜·查米薩:辛巴威信息與通信技術部長、爭取民主變革運動高級官員。
朱惠瓊(Fay Chung):辛巴威前教育、體育與文化部長。
阿瑟·穆坦巴拉:辛巴威副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