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橋夜月

仙橋夜月

仙橋夜月在東海鎮,橫跨東海,是陸豐縣城連貫新舊墟的交通要道。

基本介紹


仙橋夜月始建於南宋寶佑二年(1524),其時為十三洞木橋。據《陸豐縣誌》載:"邑南門外當新舊墟間,長一十三洞,宋寶佑甲寅知縣肖泰夫建。"民間相傳橋建後橋神肆虐,為祈求神明點化,迎接仙人常臨人間驅邪造福而得名。清唐熙初年因戰事毀重修。雍正四年(1726)又被洪水沖斷,重建為石砌九孔墩柱式平橋,長68米,橋身置石欄桿。乾隆八年(1743),石欄板折斷,隨以木板修復。乾隆九年(1744)端陽節,人看龍舟,爭先擁擠,木欄損壞,溺死17人。后重用石欄修復。1934橋面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寬4.9米,橋墩保留。1969年橋面擴大補強加固,面寬加至8米,兩端各填去一孔,成為六墩七孔平橋。1990年全橋拆除,重建為三孔大型石拱橋,面寬20米,兩邊設人行道置石欄桿。"仙橋夜月"為古代陸豐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