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線天文衛星
X射線天文衛星
X射線天文衛星是一個1970年美國在肯亞發射的烏呼魯衛星。
目錄
X射線天文衛星
發展歷程
烏呼魯衛星以外,1970年代至1980年代,各國還相繼發射了一系列X射線天文衛星,包括英國的羚羊5、荷蘭天文衛星、美國的小型天文衛星3號、高能天文台1號(1977年)和高能天文台2號(又名“愛因斯坦衛星”)、歐洲的X射線天文衛星(<noinclude>)、日本的銀河衛星等,其中1978年發射的愛因斯坦衛星首次採用了大型掠射式X射線望遠鏡,能夠對X射線源進行成像,是1970年代取得成果最多的X射線衛星。20世紀90年代,義大利和荷蘭共同研製的BeppoSAX衛星發現了伽瑪射線暴的X射線餘輝。德國、美國、英國聯合研製的倫琴衛星(<noinclude>)首次在軟X射線波段進行了巡天觀測,在9年時間裡新發現了7萬多個X射線源,使X射線源的總數達到了12萬個。1993年日本發射的ASCA衛星則首先將設備用於X射線成像。美國的羅西X射線時變探測器雖然不能成像,但是能夠探測X射線源的快速光變。1999年,兩個重要的X射線天文衛星先後發射升空——美國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和歐洲的XMM-牛頓衛星。前者具有極高的空間解析度(小於1角秒)和較寬的能段(0.1-1keV),後者則具有非常高的譜解析度。它們是21世紀初X射線天文學主要的觀測設備,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的研究成果。除此之外,1990年代升空的X射線望遠鏡還有俄羅斯發射的探測高能X射線的伽馬1衛星、日本發射的用於觀測太陽耀斑的陽光衛星等。截止到2006年,正在工作的X射線天文衛星有歐洲的XMM-牛頓衛星、美國的羅西X射線時變探測器、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日本的朱雀衛星。此外,歐洲的國際伽瑪射線天體物理實驗室和美國的雨燕衛星也安裝有X射線觀測設備。計劃中的下一代X射線天文衛星有美國的、歐洲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