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慕堂
公元1794年建立於安徽的祠堂
追慕堂是西遞胡氏祭拜先人的祠堂。該建築大體呈南北方向布局,入口位於南側。追慕堂的空間具有明確的序列感,從祠堂前廣場經門廳到達方形天井到大堂,再從兩側進入後部的條形天井最終抵達供奉祖先的場所,這裡空間層次分明。祠堂前廣場為窄條形平面,長寬比約為3:1。祠堂的木柵欄門到對面民居外牆距離約9米,而祠堂外檐口高近5米,因此入口廣場剖面比例呈1:2(高寬比)的關係,這種視角易於觀賞立面細節,而不方便審視建築整體輪廓。祠堂入口有兩重檐,屋面高差很小,檐角高高翹起,彷彿人表情驚異時眉梢的形狀。站在祠堂對面的牆沿,能輕鬆的看到屋頂斜面向遠處天空延伸,我體會到傳統建築的第五立面(屋面)的妙處,以及古代工匠建造屋檐時考慮的視線關係。
追慕堂的第一層立面是木柵欄門,透過柵欄我看到屋檐下的空間。這層柵欄門像半透明的帷幕將外廣場空間與屋檐下的入口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我猜想,當年胡氏先人在祭拜先人、協商家政時,或許將木柵欄門全部開啟,甚至把門板暫時拆除。這時廣場空間與入口空間融合在一起,在平面上形成一個邊長為12米左右的正方形空間。
追慕堂
追慕堂的天井空間非常精彩。通常居民自家的天井為長條形,空間緊湊且高聳。追慕堂的中心天井為正方形,檐口高約6~7米,屋檐下對著的地面由青石板鋪就,排水溝圍合成正方形且將內外分隔,地面中央有一圓形石水缸。這種布局被稱為“四水掃堂”,也有俗語說這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天井的屋檐圍合了邊長約5~6米的範圍,而四周牆壁圍合的空間邊長約12米,光線從天空漫射下來,形成一個邊長近8米的透明立方體空間,完整而清晰,也許羅馬萬神廟的內部就是這種空間印象的放大吧。
坐在大堂的椅子上方能體會到追慕堂的空間尺度。首先要談的是剖面高度。在座位上我們向天井方向望去,通常能夠看見檐口、屋脊和天空。這種剖面高度不僅利於採光、通風,而且方便視線遠眺,減少空間的封閉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空間氛圍的尺度差異。不同的活動形式(交流方式)在尺度上存在不同的界限,我們在追慕堂的大堂空間能夠體會到這一點。
1、親切的尺度。這是人的四肢能夠直接觸摸的範圍。假如坐在大堂正中靠近供台的座椅(家長座位)上,那麼親切的尺度範圍就是兩座椅中間的方桌大小。
2、交流的尺度。商談家政等活動需要適當的交流距離,距離太遠那麼說話就費勁,距離太近卻又缺乏威嚴,因此距離控制在2~5米較適宜。追慕堂大堂中交流的尺度體現在座椅圍合的範圍,約4×6米的空間。
3、社會的尺度(口頭交流的局限)。這個距離不方便用語音交流,然而我們能夠看清楚面部表情,這個範圍約在9~12米。追慕堂中社會尺度體現在家長座位至檐口石台階的距離,約9米。
4、疏遠的尺度。如果處於這個距離範圍之中,人的面部表情是不易看清楚的,但人的肢體動作卻能清楚識別。這個距離大約為15~20米,甚至更遠。追慕堂中疏遠的尺度體現在家長座位至入口屏風的距離,約14米。
總的來說,追慕堂的外廣場、方形天井與大堂以及緬懷先祖的窄天井院落,共同構成徽派祠堂類型建築的空間序列,具有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