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壩鎮

里壩鎮

里壩鎮,隸屬於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地處嘉陵區蓬溪縣兩縣區交界處。

明時,現里壩鎮境域屬順慶府;1992年,由里壩鄉改為里壩鎮,集鳳鎮、新廟鄉併入里壩鎮,屬南充市嘉陵區。 截至2019年末,里壩鎮戶籍人口為11094人。 截至2020年6月,里壩鎮下轄1個社區、4個行政村。 

截至2018年末,里壩鎮有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個。

歷史沿革


明時,屬順慶府。
1950年,屬南充縣
1951年,建里壩鄉。
1959年10月,里壩鄉與集鳳鄉合併為火箭公社。
1966年,火箭公社更名展望公社。
1971年11月,展望公社更名火箭公社。
1984年3月,火箭公社改為里壩鄉。
1992年,由里壩鄉改為里壩鎮,集鳳鎮、新廟鄉併入里壩鎮。
1994年,集鳳鎮、新廟鄉析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里壩鎮地處嘉陵區、蓬溪縣兩縣區交界處,東至集鳳鎮,南接新廟鄉,西與蓬溪縣新會鎮交界,北靠三會鎮,距嘉陵區城區36千米, 區域總面積20.48平方千米。 
里壩鎮
里壩鎮
地形地貌
里壩鎮地勢略為南高北低;境內最高點位於貢山,海拔390米;最低點位於元寶山,海拔320米。 
氣候
里壩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四季宜農,冬暖春旱,霜雪稀少;多年平均氣溫17.7℃,1月平均氣溫6.2℃,極端最低氣溫-3.3℃(1991年12月28日);7月平均氣溫27.7℃,極端最高氣溫41.8℃(2006年9月6日);最低月均氣溫14.6℃,最高月均氣溫32℃;平均氣溫年較差21.3℃,最大日較差19.2℃(1997年8月21日);生長期年平均266天,無霜期年平均300天,最長達340天,最短為267天;0℃以上持續期352天;年平均降水量1022.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41.2天,最多達178天(1974年),最少為113天(1969年);最大雨量1529.3毫米(1952年),最少雨量680.2毫米(1977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7月最多。 
水文
里壩鎮境內河道屬嘉陵江水系,部分屬涪江流域,共有2條河流,境內總長7千米。 
自然災害
里壩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寒潮、大風、高溫、乾旱。嚴重的災害發生在2008年5月12日,受汶川地震波及造成房屋受損30餘間,直接經濟損失30萬餘元。 
自然資源
里壩鎮境內礦藏主要為頁岩。2011年,里壩鎮有耕地12296畝。 

行政區劃


里壩鎮下轄村:
攀桂灣村集佛俺村花土地村貓兒田村黃楝埡村莊子壩村大橋村任家溝村三聖墓村金龜寺村
截至2011年末,里壩鎮下轄攀桂灣、集佛庵、花土地、貓兒田、黃棟埡等10個行政村;下設55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里壩鎮下轄1個社區、4個行政村:展望社區、攀桂灣村、花土地村、大橋村、金龜寺村。

人口


里壩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5925
5420
家庭戶戶數3261
家庭戶總人口(總)11345
家庭戶男5925
家庭戶女5420
0-14歲(總)2900
0-14歲男1637
0-14歲女1263
15-64歲(總)7466
15-64歲男3824
15-64歲女3642
65歲及以上(總)979
65歲及以上男464
65歲及以上女51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1122
2021年7月,嘉陵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公布,截至2020年裡壩鎮常住人口為5223人。
里壩鎮
里壩鎮

經濟


綜述
2011年,里壩鎮財政總收入575萬元,比2010年增長31%,人均財政收入489元。 
截至2018年末,里壩鎮有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個。 
農業
里壩鎮農業以種植水稻、玉米、小麥、紅苕為主。2011年,里壩鎮農業總產值4979.5萬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4.3%。 
工業
里壩鎮工業以建築材料為主。2011年,里壩鎮有工業企業2家,職工40人;工業總產值為600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2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0%。 
商貿
截至2011年末,里壩鎮有商業網點45個,職工50人。2011年,里壩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300萬元。 
截至2019年末,里壩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個。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里壩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為10500萬元,比2010年增長3%;各項貸款餘額1900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里壩鎮有幼兒園2所,初中1所,在校生870人,專任教師68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里壩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0個,藏書1.5萬冊。截至2011年末,里壩鎮有學校體育場2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5%。截至2011年末,里壩鎮有線電視用戶數為1350戶,入戶率40%。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里壩鎮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設病床16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4張;有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1人。2011年,里壩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4萬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里壩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92戶,人數149人,支出25萬元,月人均139.8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16戶,人數1143人,支出79.6萬元,月人均58元;農村醫療救助2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10人次,共支出2.6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5.8萬元;社會福利費1.5萬元;有敬老院1家,床位15張,收養農村五保11人;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8.6萬元;基金支出合計8.6萬元。截至2011年末,里壩鎮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500人,參保率5%。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里壩鎮郵政代辦所1處;有電信服務網點1個,境內通訊網路全覆蓋。 

交通


里壩鎮有318國道穿境,境內長8.6千米。截至2011年末,里壩鎮通村公路長13.7千米。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里壩鎮因為境內平坦,舊時順慶、遂寧到里壩只有一天的里程,故取名里壩。 

發展建設


一、突出“活”,切實轉變工作思路
為徹底改變過去鄉鎮工作按部就班、缺乏創新,缺乏特色的狀態。本屆黨委政府提出“抓項目、興產業、保穩定”的工作思路,從滿足群眾意願、民生改善、解決問題三個方面入手,探尋最符合里壩鎮長遠發展的工作路徑。
一是把群眾意願作為工作基調。該鎮堅持把讓群眾滿意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方面,組織鎮村幹部深入到群眾家中調查,到村社實地走訪,梳理出村道路建設、產業發展等工作重點。另一方面,組織部分有想法、有主見的群眾到大通、龍嶺等基礎設施、產業發展較好的鄉鎮學習參觀,增強群眾改變現狀、加快發展的意識。事實證明,只有從群眾意願出發作決策、定政策,才能更好地調動群眾的積極性,更有效地推進工作。兩年前,該鎮沒有一條通村水泥路,群眾出行基本上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鎮黨委組織幹部、群眾外出參觀學習后,老百姓深受啟發,積極支持村道路建設,部分社人均籌資達到1000元。
二是把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目標。里壩鎮黨委、政府始終高度關注民生,致力於建設富裕、文明、平安、生態、幸福新里壩。主動開展民生大走訪。該鎮多次組織以“班子成員下基層,黨員幹部進家庭”為主題的民生大走訪活動,將居民反映的問題進行歸納梳理,分別交給班子成員和責任單位認真辦理。該鎮5村的何澤芳、朱素明母子身患殘疾,生活難以自理,鎮黨委班子在走訪中了解情況后,先後10多次帶領村幹部入戶看望,並對其房屋進行了改造加固,要求村委會輪流照顧母子二人的生活。鎮黨委班子了解到場鎮群眾苦於沒有固定場所不能跳“壩壩舞”的實際情況,專門在政府大院內提供了200多平米場地,並安裝了投影機豐富群眾的業餘生活。去年11月,該鎮還投資5000餘元,舉辦了一次全鎮冬季運動會,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新一屆班子成立一年多來,在搶種搶收、幫扶救助、房屋修建等方面為群眾辦好事實50餘件。廣泛開展社會救助,開展低保普查,做到能保盡保,目前,鎮低保、五保等各類救助對象1200多人,使廣大群眾切實體會到鎮黨委、政府的關懷。
三是把解決問題作為工作抓手。里壩與蓬溪交界,社會關係複雜,歷史遺留問題較多,加上在推進發展的過程中引起的新問題和新矛盾不斷增多。因此,鎮黨委始終將安全、信訪、維穩工作放在重要議事日程,認真抓好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工作,妥善調處各類遺留問題。其中,2012年穩控了王定華等老上訪戶問題,實現了黨的十八大及兩會期間零進京非正常上訪目標。同時,積極開展以打擊盜竊、扒竊、聚眾滋事等擾亂社會治安秩序的違法行為的專項行動,2012年以來,調查處理邊界民事糾紛26起,派出所拘留13人,成功處理了4起較大上訪事件,得到了區委政法委、區信訪辦、區維穩辦“領導重視、措施有力、處理滿意”的高度評價,有效遏制了各類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發生,確保里壩鎮社會總體平安穩定。
二、突出“實”,切實轉變工作重點
作為地處偏遠的場鎮,里壩鎮究竟該做些什麼工作?難道僅僅是把牆刷白,把路掃凈?本屆黨委政府決定,既然為官一方,其核心要義就是為老百姓做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為此,在實地調研、外出考察、博採眾長的基礎上,將工作重點鎖定在村道路建設、場鎮規劃、危房改造三項工作上。
一是強力推進村道路建設。因歷史矛盾較多,群眾籌資難,積極性不高,“十一五”期間,該鎮10個行政村、55個社沒有水泥路,基本是是晴通雨阻,村道路建設滯后也直接制約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十二五”伊始,鎮黨委決定徹底擯棄過去為穩定而抓穩定、害怕抓發展影響穩定的想法,排除所有困難,力爭用三年時間,實現村村通水泥路。在村道路建設過程中,首當其衝面對的是建設資金問題。為了破解這一瓶頸,該鎮要求鎮黨委班子成員和駐村幹部提前半年在群眾中召開動員大會,廣泛宣傳道路建設對於老百姓的好處,並組織幹部、群眾到外鄉鎮參觀學習,增強籌資修路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與此同時,該鎮黨委一班人多次到上級部門爭取項目資金,並遠赴成都、武漢等地,尋求在外發展取得成功的企業家捐贈資金修建村道路,切實解決道路建設資金難題。截至目前,該鎮村道路建設總投資1100 多萬元(其中爭取向上級部門爭取600 多萬元,自籌500 多萬元),建成通村水泥路18公里、在建25.2公里。預計今年年底,全鎮100%以的村真正實現村村通水泥路。里壩鎮2012年才開始修建第一段、第一條村道水泥路,但該鎮幾乎僅用時兩年就躋身全區交通工作先進行列。村道路修通之後,給當地百姓帶來了巨大實惠:該鎮9村地處積善與里壩交界處,當地群眾主要以傳統農作物種植為主,村道路修通后,湧現出了3戶養殖大戶。
二是科學規劃場鎮發展遠景。一直以來,該鎮高度重視場鎮建設,並按照“建管並重、堵疏結合”的原則,強化源頭管理、注重規範建設,加大場鎮建設的宣傳力度,向群眾發放《農房建設審批程序及要件》、《建築安全責任書》等宣傳資料,截至目前,該鎮基本沒有出現亂搭亂建的情況。去年以來,該鎮藉助區委政府實施場鎮規劃的工作重點,出台了未來5-10的發展遠景規劃。同時,投資75餘萬元,完成了政府舊辦公樓及計生辦大樓的裝修,投資10萬元完成政府院壩硬化工作,完成了辦公樓的搬遷工作,結束了鎮黨委政府租房辦公的歷史。投資5萬餘元,完成了學校初中到場鎮的路燈安裝,完成了場鎮路燈修復工作,改變了場鎮面貌,優化了場鎮環境。今年又啟動了老街改造工作,年內將完成老街的改造。
三是“四個到位”推進危房改造工作。一是統計到位。對全鎮農村危房進行了摸排統計,確保貧困農戶的危房不遺漏、不漏報。截至目前,累計統計即需改造的危房370戶。二是計劃到位。該鎮計劃用用5年時間全面完成里壩鎮危房改造任務。其中:2011年爭取危房改造戶數55戶,2012年爭取戶數70戶,2013年爭取了80戶,2011、2012年的任務已經完成檢查驗收工作。三是資金使用到位。在危房改造資金的使用撥付上,切實做到了專款專用,危房改造戶簽字領款,經辦人和村鎮幹部不得代簽代領,鎮政府沒有截留挪用一分錢。四是質量監督到位。成立了由鎮黨委成員、村委成員、群眾代表三方組成的質量監督小組,確定危房改造工作高質量、高水準。正是多措並舉、多管齊下,2012年該鎮危房改造工作獲得區委、區政府單項獎。
三、突出“勤”,切實轉變工作作風
由於地處偏遠,過去不少幹部存有“山高皇帝遠”的心理,表現在工作中就是庸、懶、散、亂現象突出。特別是公務員津補貼和事業人員績效出台後,出現了干好乾壞一個樣的“新大鍋飯”現象,幹部的工作積極性普遍不高。此外,個別村“兩委”幹部在執行惠農政策時存在吃拿卡要的現象,特別是低保、五保執行過程中存在“人情保”、“關係保”的現象。為了有效解決以上問題,該鎮確立了“勤”字當先的工作作風,並以機制創新、制度建設為核心,切實加強幹部隊伍的建設和管理。
一是突出重點,完善規章制度。鎮黨委、政府從強化內部管理入手,在廣泛徵求意見、反覆討論研究的基礎上,根據上級文件要求及有關政策規定,修改和完善了機關會議、政治學習、請示彙報、考勤登記、財務管理、來人來客接待、車輛管理、信訪接待、宣傳報道以及分工駐村和督促檢查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同時,出台了《幹部定員、定崗、定責實施意見的通知》,明確了每個幹部的工作任務和職責,增強了幹部責任心和積極性,提高了工作人員辦事幹事效率。
二是突出“三抓”,監督管理到位。為切實加強對幹部的管理,里壩鎮注重在“組織”上做文章,在“落實”上下功夫。首先,抓領導力量到位。成立了里壩鎮幹部監督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分別由黨政辦、司法所、安監站、計生辦等站所主要負責人組成,鎮黨委書記和鎮長分別擔任正、副組長,具體負責抓好全鄉幹部職工的監督管理工作。其次,抓職責落實到位。鎮黨委、人大、政府齊抓共管,嚴把幹部管理關,明確要求各部門積極配合,通力協作,同唱一台管理戲,共同把幹部管理工作搞上去。其三,抓督查落實到位。堅持定期考核與不定期抽查相結合原則,全面了解幹部職工嚴格執行目標管理的有關情況和問題,有效督促了全鎮幹部職工高質高效完成任務、踐行職責。
三是突出獎罰,增強激勵措施。以注重實績、按勞分配、優質優酬為原則,對幹部的在崗情況、部門工作、駐村工作、應急工作等方面進行考核,將考核結果與個人晉陞、降級、獎懲和評優評先直接掛鉤,作為幹部年終綜合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目前,里壩鎮上下呈現出心齊、氣順、思進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