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翠樓,坐落在山東省威海市區西誇古山東麓,始建於明弘治二年(1489),明代巡察副使趙鶴齡重修威海衛城,指揮使王凱等感公之德,捐俸建樓以紀念。環翠樓倚山而建,呈上升地勢,佔地300多畝,環因其在群山環抱、翠綠環繞中,兼滄海山川之勝,水光山色之美,遂以“環翠”名之。
環翠樓至今經過兩次大的改建和重建。明代的環翠樓畫棟雕梁,飛檐棧門,1931年改建,1944年被日軍焚毀,1978年威海市人民政府計劃重建環翠樓,形成亭台、樓、廊組成的古典式建築群,主樓三層,高16.8米,樓頂為琉璃瓦覆蓋,歇山式層檐,雕花縷空窗,樓子檐由著名書法家舒同書寫的“環翠樓”三個大字奕奕發光,樓背的匾“環閣凌空”出自著名書法家黃苗子之手。
過去的環翠樓
山東環翠樓
環翠樓至今經過兩次大的改建和重建。明代的環翠樓畫棟雕梁,飛檐棧門,1931年改建,1944年被日軍焚毀,1978年威海市人民政府計劃重建環翠樓,形成亭台、樓、廊組成的古典式建築群,主樓三層,高16.8米,樓頂為琉璃瓦覆蓋,歇山式層檐,雕花縷空窗,樓子檐由著名書法家舒同書寫的“環翠樓”三個大字奕奕發光,樓背的匾“環閣凌空”出自著名書法家黃苗子之手。
登樓遠眺,海空一碧,山水名勝,隔海相望劉公島,街市美景盡收眼底,令人賞心悅目。現在的環翠樓隨著威海都市化進程,環翠樓公園內又增添了一些現代化健身娛樂場所和遊樂設施,為遊客提供了一個優美的娛樂環境。園內古樹參天,蒼松翠柏,各處密布有許多珍貴、稀有樹種,如流芳、百日紅,園內有動物園,擁有數十種動物,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雕、二級保護動物天鵝等。設有園中園,既成為環翠樓公園一大特色,又為遊客提供了遊樂休息的場地。
環翠樓公園是一個四季皆宜的旅遊場所,園內植物、花草四季常青,三季開花,炎熱的夏季是一個乘涼、觀賞、遊玩的好去處,中秋賞月別有風趣,而在嚴冬,大雪下的環翠樓又是一番景色。
夜晚的環翠樓被燈光披上一層神秘、美麗的外衣,翠綠的古松,朱紅的樓閣,彷彿在燈光中飄逸遊動,如夢如幻,彷彿一個美麗的仙境。
環翠樓
它包括環翠公園和環翠樓廣場兩部分,因園內有古典式建築“環翠樓”而得名。環翠樓始建於1489年,坐落在奈古山東麓,西負蒼山,東眺碧海,南北分別與佛頂、古陌嶺群峰相望。登樓可見“碧波浩渺於城東,綠翠掩映於四周,兼滄海山川之勝、水光山色之美”,遂以“環翠”名之。現環翠樓是1977年重新修建,建築面積800平方米,主樓三層,高16.8米,前有297級台階。登上環翠樓放眼遠眺,威海市貌盡收眼底,在環翠樓觀海上日出尤為遊人所稱道,“山樓初旭”是威海八景之一。園內有動物區、花卉區、遊樂區等,各類服務設施齊全。1999年公園接待遊客80多萬人次。
英烈銅像
環翠樓
威海環翠樓,是與
劉公島隔海相望的一座古建築。甲午戰爭以後,威海人民為了緬懷甲午戰爭中英勇殉國的英烈,在環翠樓上把他們當做神像供奉。民國28年8月20日的《申報》曾記載:威海衛有一環翠樓,樓上中堂供奉著丁汝昌、鄧世昌等愛國將領木主和肖像。1934年5月,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憑弔設有鄧世昌、
丁汝昌牌位的威海環翠樓時寫下一副楹聯:勁節勵冰雪,對萬頃碧濤,憑此丹心垂世教;登臨余感慨,望中原戎馬,傾將熱血拜鄉賢。1986年9月16日,山東省威海市政府和人民群眾在“環翠樓公園”前舉行了民族英雄
鄧世昌銅像揭幕儀式。這座銅像重3.5噸,底座由大理石砌成,形似“致遠”艦首,連同底座高10.2米。鄧世昌身穿披風,表情深沉,雙手按著一把長長的帶鞘的寶劍,十分威嚴。環翠樓公園廣場開闊,綠草似茵,遊人如織。從紅領巾到白頭翁,無不在鄧世昌高大的銅像前凝神仰看,在此憑弔留念。
景點地址:坐落在威海市區西古山東麓
市內可乘坐2、15、18、21路公交車前往,或從威海港客運站出來,沿昆明路步行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