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茲堡戰役
1993年史蒂芬·朗等主演的影片
![蓋茲堡戰役](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9/m69b25219d7c0625aea248801ccb83eb5.jpg)
蓋茲堡戰役
1863年7月1日至7月3日,戰役開始,南方同盟軍處於主動地位,將北方聯邦軍一步步逼出蓋茲堡戰役鎮。戰役中期,雙方在蓋茲堡戰役南郊焦灼戰鬥,李將軍決定讓第十五阿拉巴馬州步兵團進攻北軍左翼:小圓頂(little round top)防線。勞倫斯·張伯倫上校奉命死守小圓頂,以保證側翼和預備隊的安全。在小圓頂防禦戰中,張伯倫上校率領全團士兵奮勇抵抗,一次次擊退了敵人的衝鋒,但防線也慢慢後退,最後彈盡人乏。張伯倫上校最後命令全團上刺刀,越過防線,衝鋒肉搏。最後經過慘烈的戰鬥,第二十緬因州步兵團擊退了來襲敵人,破壞了李將軍從側翼包圍的計劃。然後北軍在米德上將的帶領下節節逼進,最後擊敗了李將軍率領的北弗吉尼亞軍團。
美國內戰以蓋茲堡戰役為轉折點,南方同盟就此失去了戰略主動權,此後三年,內戰結束。
1863年7月1日,十五萬名士兵在命運安排下,相會於美國的蓋茲堡;他們各自為了理想中的民主政治拋頭顱灑熱血。結果,有三分之一的人倒於寂靜的麥田中;他們的生命創造了南北戰爭的轉折點,這場戰役是歷史上的蓋茲堡大戰。
如果請教美國電影人士,問他們拍得最好的一部反映內戰的影片,他們很可能首先會說《光榮》,然後才提到《蓋茲堡戰役》(Gettysburg)。但如果問美國歷史學家,反映內戰最真實、最宏偉的一部影片,那他們絕對是首選《蓋茲堡戰役》。如果要評選唯一的內戰史詩片,那入圍的只可能是《蓋茲堡戰役》。該片以其全景式的歷史畫面,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刻畫,真實的戰爭場面,深刻的人性思考,當然,還有它那4小時21分鐘的長度,給人以異常震撼的感覺。
既然是全景式的戰爭史詩片,一些歷史常識是必要的。葛底士堡一戰是整個南北戰爭的轉折點。在此役的開始,南方部隊統帥李將軍意圖北上,希望以此次戰役來激發北方的和平意願,或者至少阻止北方聯盟統一南方的企圖。他率領75000南方將士北上,在葛底士堡附近正碰上北方聯邦由梅德將軍率領的97000士兵,雙方就此展開一場惡戰。
製作公司:
TriStar Television [美國] (in association with)
Esparza/Katz Productions
Turner Pictures (I) [美國]
發行公司:
新線電影公司 [美國] (1993) (USA) (theatrical)
Turner Network Television (TNT) [美國] (1993) (USA) (TV)
Turner Home Entertainment [美國] (1993) (USA) (VHS)/(2004) (USA) (DVD)
Image Entertainment Inc. [美國] (1994) (USA) (video) (laserdisc)/(1995) (USA) (video) (laserdisc)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美國] (2004) (USA) (DVD)/(2006) (USA) (DVD)
Finnkino Oy [芬蘭] (1994) (Finland) (theatrical) (VHS)
Yleisradio (YLE) [芬蘭] (1999) (Finland) (TV)
特技製作公司:
Makeup Effects Laboratories Inc. [美國]
其他公司:
Milan Records soundtrack
Sound Satisfaction [美國] foley recording facilities
·本片於1993年秋季上映,被譽為影史上最偉大的戰爭片之一,1994年夏天,本片又在TNT電視網播出,成為收視率最高的有線電視電影,本片錄像帶和DVD的銷量也高達數百萬。
·作曲家Randy Edelman最初不願為本片作曲,因為影片當時預計長達6小時,需要大量曲目,但當他看到影片片頭后,突然改變初衷,立即同意擔綱。
·除了專業演員之外,參加影片拍攝的志願者多達13000人。
·馬丁·西恩扮演的李將軍最初打算由威廉·赫特扮演,但投資本片的公司後來撤資,威廉·赫特隨即退出。湯米·李·瓊斯也曾被邀請,但當時片約已滿。羅伯特·杜瓦爾也曾與製片商接觸,甚至為扮演角色做了準備,儘管最後他被馬丁·西恩取代,但他在本片續集《眾神與將軍》中終償所願。
·理查德·喬丹(Richard Jordan)出演的最後一部電影。
·本片最初片名為“The Killer Angels”。
·從最初的創意、創作劇本,到最終剪輯和後期製作,本片耗時15年。
·在片中扮演巴克斯戴爾將軍的Charles Lester Kinsolving確實是巴克斯戴爾將軍的後代。
·喬治·拉贊貝(George Lazenby)堅持等到鬍鬚留好才開始扮演角色。
·一名臨時演員在影片拍攝期間因心臟病突發死在醫院。
·由於真正的路德教會神學院被現代建築包圍,所以劇組不得耗資4萬美元重建這所神學院。
·因為影片長達4個多小時,所以影院只能一天上映2場,但即便如此,本片依然成為票房榜中的Top10。
·影片最初有兩個結尾。
·第一天的戰鬥場景完全是由第二攝製組拍攝的。
·湯姆·貝倫傑非常喜歡自己扮演的朗斯特里特將軍,甚至後來開了一家“朗斯特里特愛爾蘭酒吧”。
·在影片最初上映時,美國全國只有124家影院放映,影片很快贏得了如潮好評,放映影院也攀升了1倍。
·片中多數帳篷內的場景都是在白天拍攝的,而按照劇本卻應該發生在晚間,於是劇組使用了用遮光材料製成的帳篷。
·為了防止驚嚇馬匹傷害騎手,片中大多爆炸場面的音效都是在後期製作中加入的。
·最初,TNT電視網希望把本片作為電視連續劇播放,但當TNT老闆泰德·特納巴看過影片的部分段落之後,意識到這不該是部電視劇,應該在院線上映,並由新線公司發行。
·在影片上映期間,由於片長原因,多數影院在上映本片正片之前都不放映其他影片的預告片。
·扮演吉本將軍的演員Emile O. Schmidt是蓋茨堡大學的戲劇系主任。
·交戰雙方使用的火炮在開火時後座力極小或幾乎沒有,很明顯炮膛只有火藥。
·在片中的一座農場前,可發現空調風扇。
·在開戰前的行軍鏡頭中,一位士兵正在擊鼓卻聽不到鼓聲。
導演 | 羅納德·F·麥克斯維爾 |
副導演 | 史蒂夫·博伊姆、Karen Estelle Collins,斯奇普·考斯珀 |
製片人 | Moctesuma Esparza |
製作人 | Moctesuma Esparza、Robert Katz,Nick Lombardo、Sandy Martin |
編劇 | 羅納德·F·麥克斯維爾 |
配樂 | 蘭迪·艾德爾曼 |
![湯姆·貝倫傑](/images/noimg.png)
湯姆·貝倫傑
飾演Lt. Gen. James Longstreet
![Andrew Prine](/images/noimg.png)
Andrew Prine
飾演Brig. Gen. Richard B. Garnett
![Cooper Huckabee](/images/noimg.png)
Cooper Huckabee
飾演Henry T. Harrison
![基蘭·麥隆尼](/images/noimg.png)
基蘭·麥隆尼
飾演Maj. G. Moxley Sorrel
![巴瑞·麥克伊夫](/images/noimg.png)
巴瑞·麥克伊夫
飾演2nd Maine Soldier
![布萊恩·波漢卡](/images/noimg.png)
布萊恩·波漢卡
飾演Brig. Gen. Alexander Stewart Webb
![泰德·特納](/images/noimg.png)
泰德·特納
飾演Col. Waller T. Pa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