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甘霖寺的結果 展開

甘霖寺

湖南省龍山縣甘霖寺

甘霖寺建於清代雍正十年(1732),佔地4畝,是尊孔倡文舉行祭禮之地。它封火山牆,牌坊門樓,朱紅殿柱,琉璃瓦面,鰲魚飛檐懸掛著十八顆風鈴,清風拂動,叮噹有聲。

目錄

正文


結構
其主體建築分為廳堂、天井、佛殿三大部分,開間20來米,進深30來米,是三進三開間佛殿。
正大門是氣勢宏大、建造精美的牌坊式大門,三層凸出的翹角遮雨飛檐,兩旁大青條石上鏤空有“婆樹橫江勝似中流砥柱,公森永逝肅清萬里波濤”的盈聯,上有橫寫的“甘霖寺”楷書匾牌,再上有豎寫的“文昌閣”匾額。
廟牆之內,古木參天,牆邊一側為草地、另一側台地上有一六角形亭子,六隻別緻的翹角,頂上用厚厚的杉木皮當瓦蓋成,亭上掛著“伴香亭”三字的黃木匾,兩邊木柱上有“婆樹灘頭浪花涌,伴香亭外漁歌柔”對聯。亭周圍青竹修林簇擁。大廳高曠,抱圍殿柱朱紅,一排精美的壁掛繪畫,兩旁各有四間廂房是寺人住處。
一條走廊連接大廳和青岩條石打造的長10米、寬4米的四合天井,天井四周均是寬綽過道。臨天井走道正中置有一尊半人高三足鐵香爐,是燒錢紙用的。佛殿正中是如來佛像,兩旁是高丈許的原始天尊和燃燈古佛像,上方有“沛天其澤”斗大四字。大佛像前觀音端坐蓮台,文殊、普賢坐於青獅白象之上。大佛像兩側是表情各異的二十四神像。佛殿右側高丈余的楠木櫃里安詳坐著高約5尺的婆婆神,她身著土家族服飾,玄色絲帕繞頭,淡金粉面。大佛像對面是手執降魔杵的韋陀。
文昌閣是在甘霖寺之上擴建的。整個建築又叫文昌閣或婆婆廟。
文昌閣三層閣樓。第一層高3.8米,正六邊形,邊長3.8米;閣內有條桌座椅條凳供文人墨客題詩作畫之用。第二層比一層略小,扶手游廊由6根柱頭挑棋挑出。“靈官殿”供著手執銅鞭的“靈官菩薩”。第三層又略小,有平胸高敞開式窗戶,樓正中神台上“雷震子”單腿獨立,作舉大鎚展翅飛翔狀。每層樓縷空雕塑的窗戶上,或花鳥蟲魚,或人物故事,栩栩如生。幾層閣樓均無中柱過梁,無鐵釘銅楔,一律以邊柱圈舉,木枋榫合,榫頭嚴絲合縫。各層出檐翹廊和屋頂均琉璃瓦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