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海民

柳海民

柳海民教授1953年出生於吉林省永吉縣,1973年參加工作,1977年恢復高考後考入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系,1982年本科畢業留校赴西藏支教,1987年、1991年分獲東北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博士學位。

現任東北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委員會教授,教育學原理專業博士生導師。曾任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院長,東北師範大學校長助理兼教務處處長,東北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書記。

系第三徠屆國家級教學名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首批“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國家重點學科(教育學原理)負責人,國家級教學團隊(教育學原理)負責人,國家精品課程(教育概論)負責人,吉林省高級專家,吉林省省管優秀專家,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吉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負責學校文科科研和人事工作。主管社會科學處、人事處;聯繫外國語學院、物理學院。

人物關係


個人經歷


1977年考入吉林師範大學(現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系本科學習。
1982年畢業留校並赴西藏師範學院(現西藏大學)支教。
1983年至今在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系、教育科學學院任教。
1987年在東北師範大學獲教育學碩士學位。
1990年晉陞為副教授。
1991年在東北師範大學獲教育學博士學位。
1992年至1994年美國康涅狄格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1995年晉陞為教授。
1997年被評為博士生導師。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吉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1994年至1999年任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院長。
1999年至2002年任校長助理兼教務處處長。
2002年至2007年任東北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黨委常委。
2001年被評為吉林省優秀教師。
2002年被評為吉林省省管優秀專家。
2002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高級訪問學者。
2004年被評為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
2005年被評為吉林省高級專家。
2006年獲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
2007年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
2007年至2013年任東北師範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
1996年至2006年,多次應邀至香港中文大學、日本宮城教育大學、韓國公州大學、泰國曼谷聯合國教科文亞太地區總辦事處、香港教育學院、澳門大學、香港大學、日本東北福祉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參加國際會議、進行合作研究和講學。
1994年以來先後任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院長,校長助理兼教務處處長,2002年任東北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常委,2007年任東北師範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

科研成果


主要從事教育學原理專業的教學和研究,研究方向涉及教育基本理論、教師教育、教育改革與教育政策等。
先後主持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 3 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3 項,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基金項目 1 項,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基金項目 1 項,教育部司局專項課題 5 項,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教育科學規劃項目 6 項,吉林省教育廳專項課題 2 項。目前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科)“十一五”規劃國家一般課題 1 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 1 項,著力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理論和實踐研究。
徠1986年以來,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著作、教材32部,其中專著3部,主編16部;1979年以來,在《教育研究》、《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學術論文140餘篇,其中90餘篇為CSSCI刊物以上論文,30餘篇被《新華文摘》等權威刊物全文轉載或摘載;
研究成果曾獲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 1 項,教育部師範司優秀成果獎 1 項,中國教育學會優秀成果二等獎 3 項,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 項、二等獎 4 項,吉林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8 項。
教學成果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1 項、二等獎 1 項,吉林省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 1 項、一等獎 1 項。主持課程《教育概論》被評為2005年度“國家精品課程”、吉林省高校“省級精品課程”。

留訪交流


2008.05 日本岡山縣立大學,合作研究
2007.05 日本東北福祉大學(Tohoku Fukushi Univ.),合作研究
2006.09-2006.10 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Portland State Univ.),高教管理高級研修
2006.05 英國倫敦大學(Univ. of London)教育學院,教師教育國際研討會
2005.10-2005.11 日本東北福祉大學(Tohoku Fukushi Univ.),合作研究
2004.10-2005.11 澳大利亞帕斯(Perth)、南澳(South AUST)、墨爾本(Melbourne)等大學,訪問
2004.07 香港大學(UHK),第三屆亞太地區教師教育研討會暨第六屆中日教師教育研討會,大會主題發言
2003.10 澳門大學(UMAC)教育學院,講學
2002.02-2002.06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教育學院,高級訪問學者
2001.02 香港教育學院(HKIE),訪問
2001.01 日本宮城教育大學(Miyagi Univ. of Education),合作研究
1999.12 泰國曼谷(Bangkok,Thailand),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學術年會
1999.05 韓國公州大學(Kongju National Univ.),合作研究
1998.10 日本宮城教育大學(Miyagi Univ. of Education),合作研究
1996.05 香港中文大學(CUHK)教育學院,合作研究
1992.10-1994.01 美國康涅狄格大學(Univ. of Connecticut)教育學院,訪問學者

社會學術兼職


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教育學會農村教育分會副理事長
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專業委員會榮譽委員
教育部全國教育幹部培訓專家委員會委員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教育基本理論學科組成員
吉林省教育學會副會長
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副組長
吉林省學位委員會教育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
吉林省教育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主編
《教師教育研究》、《社會科學戰線》、《外國教育研究》雜誌編委

教學工作


講授課程
《教育學前沿問題研究》(東北師範大學博士生課程,1998——)
《教育基本理論問題》 (東北師範大學碩士生課程,1994——)
《現代教育學原理導論》(東北師範大學碩士生課程,1992——)
《教育概論》 (東北師範大學本科生課程,1994——)
《教育學專題》 (東北師範大學本科生課程,1994——)
《教學論專題》 (東北師範大學本科生課程,1990—1992)
《教育學》 (東北師範大學本科生課程,1983—1992)
《教育學》 (西藏師範學院本科生課程,1982—1983)
指導研究生情況
共指導博士研究生43名,碩士研究生123名(含教育碩士、高校教師碩士、4+2碩士)

科研方向


教育基本理論
教師教育
教育改革與教育政策

科研項目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調查研究”,主持,進行中
◇ 教育部“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改革工程”國家級教學團隊建設項目“教育學原理”,主持,進行中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07年度專項任務項目“教育學名詞審定”之子課題“教師教育名詞審定”,首席專家,已完成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規劃(教育學科)2006年度國家一般課題“中國六十年教育基本理論的發展與教育實踐結合的研究”,主持,進行中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06年度一般項目“新中國成立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的主要理論與時代創新研究”,主持,進行中
◇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項目“高等教育大眾化條件下進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質量與效益的研究”,主持,已完成
◇教育部“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項目“教育概論”,主持,進行中
◇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學研究重點課題“高師公共教育學課程建設的理論研究與實踐”,主持,已完成
◇ 全國中小學教師非學歷培訓項目“教師專業化與專業發展”,主持,已完成
◇ 教育部人事司中小學校長遠程培訓課程開發項目“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主持,已完成
◇ 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國家級課題“現代教育基本原理的世紀性反思與發展構建研究”,主持,已完成
◇ 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項目“現代教育原理”,主持,已完成
◇ 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規劃項目“提高高等教育質量與效益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主持,已完成
◇ 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重點項目“吉林省高校教師素質調查研究”,主持,已完成
◇ 吉林省教育廳高校教學研究重點課題“現代教育學原理研究性教學模式構建與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主持,已完成
◇ 教育部人事司校長培訓項目“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主持,已完成
◇ 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國家教委重點項目“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的理論和實踐研究”,主持,已完成
◇ 國家教委人文社科研究“九五”規劃項目“科教興國、教育優先發展戰略與實踐模式研究”,主持,已完成
◇ 國家教委師範司重點項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與師範教育改革研究”,主持,已完成
◇ 國家教委師範司重點項目“教育學專業培養目標、規格與課程結構改革研究”,主持,已完成
◇ 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項目“教育過程中的學生主體性研究”,主持,已完成
◇ 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基金”項目“基礎教育質量研究”,主持,已完成

榮譽及獎項


◇ 第三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007)
◇ 吉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007)
◇ 寶鋼優秀教師獎(2006)
◇ 吉林省高級專家(2005)
◇ 吉林省教育科研先進個人(2005)
◇ 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2004)
◇ 長春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2004)
◇ 吉林省第二批省管優秀專家(2002)
◇ 吉林省優秀教師(2001)
◇ 曾憲梓教育基金教師獎三等獎(1999)
◇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9)
◇ 吉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97)
◇ 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1997)

科研獎

◇ 《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問題研究》
√ 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第十屆優秀成果評選二等獎,2007
◇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理論與對策研究》
√ 東北師範大學第六屆社會科學研究優秀著作特等獎,2008
◇ 《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理性訴求》
√ 吉林省第七次社會科學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二等獎,2007
√ 吉林省第五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論文類一等獎,2006
◇ 《中國農村基礎教育:問題、趨勢與政策建議》
√ 吉林省第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一等獎,2007
√ 吉林省第五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論文類一等獎,2006
√ 長春市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一等獎,2007
◇ 《專業化教師教育課程的理論》
√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第九屆高教科研優秀成果論文類一等獎,2005
◇ 《教育理論原創:缺失歸因與解決策略》
√ 中國教育學會首屆“中國教育學會獎”二等獎,2005
√ 吉林省第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類一等獎,2004
√ 吉林省首屆社科聯優秀成果獎,2004
√ 長春市第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類三等獎,2004
◇ 《教師職業專業化:高師院校發展的生命力》
√ 中國教育學會首屆“中國教育學會獎”二等獎,2005
◇ 《論鄧小平與中國教育發展》
√ 吉林省委宣傳部等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優秀論文一等獎,2004
◇ 《現代教育原理》
√ 吉林省首屆社科聯優秀成果獎,2004
√ 吉林省第四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一等獎,2003
◇ 《高師教育學專業教學改革的典型範例》
√ 吉林省第四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論文類二等獎,2003
◇ 《教育原理》
√ 吉林省第三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一等獎,2001
√ 吉林省第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1
√ 中國教育學會優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獎,1999
◇ 《新世紀中國師範教育改革發展構想》
√ 長春市首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2
√ 吉林省第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1
√ 東北師大第二屆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2001
◇ 《21世紀初葉的中國高等教育思想與觀念》
√ 吉林省第三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一等獎,2001
◇ 《迎接知識經濟挑戰:高等教育與科學研究、生產勞動相結合新探》
√ 吉林省第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1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與師範教育改革相互關係研究》的研究項目
√ 教育部師範司“師範教育科研課題”,2001
◇ 《跨世紀文化轉型與新世紀教育重塑》
√ 吉林省第四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999
√ 吉林省第二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998
◇ 《教育學基礎理論》
√ 吉林省第二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998
√ 吉林省新聞出版局長白山優秀圖書一等獎,1997
◇ 《教育過程論》
√ 吉林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996
◇ 《教育過程中的難度教育價值及設計思路》
√ 吉林省第三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995

教學獎

◇ 《教育概論》,主持第一位
√ 2005年度國家精品課程,國家教育部,2006
√ 2005年度省級精品課程,吉林省教育廳,2005
◇ 《教育原理》,獨立
√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國家教育部,2002
◇ “面向基礎教育,實施“優師工程”,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改革研究與實踐”,主持第三位
√ 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教育部,2001
√ 吉林省高等教育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吉林省教育廳,2001
◇ “教育學專業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主持第一位
√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國家教育部,2001
◇ “高師院校教育學專業改革的典型範例”
√ 吉林省高等教育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吉林省教育廳,2001

鑒定成果


1.“現代教育基本原理的世紀性反思與發展構建研究”
2.“現代教育原理”
3.“提高高等教育質量與效益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4.“吉林省高校教師素質調查研究”
4.“現代教育學原理研究性教學模式構建與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5.“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6.“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的理論和實踐研究”
7.“科教興國、教育優先發展戰略與實踐模式研究”
8.“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與師範教育改革研究”
9.“教育學專業培養目標、規格與課程結構改革研究”
10.“教育過程中的學生主體性研究”

主要論文


◇ 《質量工程框架下的卓越教師培養與課程設計》
《課程·教材·教法》,2011(11)
◇ 《應用型教育理論研究困境與出路》
《中國教育學刊》,2011(9)
◇ 《中日大學生及其父母的贍養意識》
《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2011(5)
◇ 《陶冶教育的理論基礎與實踐策略探析》
《教育探索》,2011(3),學生第一作者
◇ 《教育愛的新視界》
《教育科學》,2011(3),學生第一作者
◇ 《從唯方法論主義到問題與方法論的統一》
《教育研究》,2011(1),學生第一作者
◇ 《探尋培養創新人才的可行路徑》
《中國高等教育》,2011(1)
◇ 《基礎教育“學習場域”的構建設想與反思》
《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2010(3),學生第一作者
◇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基於課程、制度與社會評價的調查分析》
《社會科學戰線》,2010(1),學生第一作者
人大複印資料《成人教育學刊》,2010(6)全文轉載
◇ 《漸進改革:當代中國基礎教育改革路向的理性選擇》
《教育研究》,2009(7),通訊作者
◇ 《論尊重與尊重的教育》
《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2009(3),學生第一作者
人大複印資料《教育學》,2009(8)全文轉載
◇ 《堅持“三個根本”提高服務質量》
《教育研究》,2009(5)
◇ 《教育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條件及機制》
《中國教育學刊》,2009(4),學生第一作者
◇ 《未來教育家培養工程中的制度設計與課程安排》
《課程·教材·教法》,2009(3)
◇ 《教學認識論的審思與勾畫——歷史唯物主義思維向度的檢視》
《高等教育研究》,2009(3),學生第一作者
◇ 《教育基本理論研究的第三條道路——建構中層理論》
《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1)
《新華文摘》,2009(10)全文轉載
◇ 《教育規律研究三十年》
《上海教育科研》,2008(10),學生第一作者
◇ 《公費師範教育:興邦強國的重要建議和國家設計》
《教師教育研究》,2008(5),第2作者
◇ 《基礎教育改革30年:理論創新與實踐突破》
《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2008(5)
《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轉載,2008(6)
◇ 《論大學精神的價值》
《教育研究》,2008(8)
《新華文摘》,2008(22)論點摘編
◇ 《提高教育質量 培養創新人才》
《中國教育報》,2008-04-05
◇ 《幸福教育理論樣態與實踐機制探析》
《教育科學》,2008(3),學生第一作者
◇ 《農村基礎教育發展的拐點:由普及外延轉向提升內涵》
《教育研究》,2008(3)
◇ 《教師職業幸福感來源的誤解及澄清》
《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08(1)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轉載,2008(2)
《新華文摘》,2008(9)論點摘編
◇ 《“生活方式”成為教師職業觀:教師職業幸福感的真正來源》
《中國教師》,2008(1)
人大複印資料《中小學教育》,2008(6)轉載
◇ 《布局調整:全面提高農村基礎教育質量的有效路徑》
《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2008(1)
◇ 《論“教育回歸生活世界”的謬誤》
《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10),學生第一作者
◇ 《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與實施路徑》
《教育研究》,2007(8),第2作者
《新華文摘》,2007(22)論點摘編
◇ 《“教育”定義邏輯的再審視》
《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7(4),第2作者
◇ 《困境與突破:論中國教育學的範式》
《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2007(3)
《新華文摘》,2007(18)轉載
人大複印資料《教育學》,2007(8)轉載
◇ 《20世紀中國教育學發展之鏡鑒》
《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11)
◇ 《實現4%:教育優先發展的重要保障》
《中國教育報》,2006-10-23
◇ 《學校教育發展的“制序”理路與實踐表徵》
《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2006(3),通訊作者
◇ 《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重在找准切入點》
《教育研究》,2006(4),第2作者
◇ 《課程知識觀的學理分析及其啟示》
《外國教育研究》,2006(4),通訊作者
◇ 《教育學原理學科的科學性質與基本問題》
《教育研究》,2006(2),通訊作者
◇ 《本體論域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2005(5)
◇ 《中國傳統人性論對德育價值取向的預製及其批判》
《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2005(4),通訊作者
人大複印資料《思想政治》,2005(10)全文轉載
◇ 《中國農村基礎教育:問題、趨勢與政策建議》
《教育研究》,2005(6),第2作者
《新華文摘》,2005(21)轉載
◇ 《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理性訴求》
《教育學報》,2005(3)
人大複印資料《中小學教育》,2005(9)全文轉載
◇ 《基礎教育改革的理性訴求》
《光明日報》,2005-05-24;
《教育文摘周報》,2005-06-22摘載
◇ 《尊重的教育:21世紀基礎教育的基本理念》
《社會科學戰線》,2005(2)
◇ 《論擴招中的高校定位與高等教育質量》
《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2005年教研專刊
◇ 《學分制改革中的認識誤區及對策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2005(1),通訊作者
◇ 《再論教育理論的原創性》
《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2004(5)
人大複印《教育學》,2005(1)全文轉載
◇ 《我國教師教育發展模式的選擇》
《中國高等教育》,2004(19),第2作者
《新華文摘》,2005(2)摘載
◇ 《專業化教師教育課程的理論樣態與基本結構》
《課程·教材·教法》,2004(10)
《新華文摘》,2005(4)摘載
◇ 《論教育理論的性質和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2004(10),通訊作者
◇ 《關於教育起源的假想與推斷》
《遼寧教育研究》,2004(7),通訊作者
◇ 《論鄧小平與中國教育發展》
《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2004年紀念鄧小平誕辰特刊
◇ 《求證現代教育方程的約定解——試論複雜性理論的教育學應用》
《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4)
◇ 《論教師專業能力的養成及高師教育課程的有效教學途徑》
《教師教育研究》,2004(3),第2作者
◇ 《教育理論原創:缺失歸因與解決策略》
《教育研究》,2003(9)
《教育文摘周報》,2003-10-29摘載
◇ 《平衡與制約:保證教育公平的一種選擇和借鑒》
《外國教育研究》,2003(6)
◇ 《教育發展投入水平的中美比較與學理分析》
《比較教育研究》,2003(3)
◇ 《試論教師專業化及其專業化培養》
《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2003(5)
◇ 《大學排名:發展質量綜合評價的社會價值》
《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03(4)
◇ 《出國留學教育價值論》
《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2003(4),通訊作者
◇ 《教師職業專業化:高師院校發展的生命力》
《高等師範教育研究》,2002(5),第2作者
◇ 《教育公平:教育發展質與量的雙重度量》
《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2002(5)
◇ 《教師職業專業化與高師教育學科課程結構改革》
《課程·教材·教法》,2002(8)
◇ 《全面提高質量:新世紀基礎教育發展的時代主題》
《松遼學刊》,2002(4)
人大複印資料《中小學教育》2002(12)全文轉載
◇ 《析知識、能力、素質》
《中國教育報》,2002-03-13
◇ 《尊重的教育:理念價位與科學依據》
《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2001(5)
◇ 《“尊重的教育”——深厚的歷史根基》
《光明日報》,2001-01-06

參編教材


◇ 《教育學原理》
(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 《教育學》(第二版)
(主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1
◇ 《教育理論的詮釋與建構》
(專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 《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主編)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理論與對策研究》
(主編)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 《中國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年度報告2005——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研究》
(主編)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 《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問題研究》
(主編)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 《現代教育原理》 (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 《教育原理》(第3版) (專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 《百名博士生導師話師表》 (主編)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 《現代教育原理》 (主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2
◇ 《現代教育學原理》 (主編)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 《當代教育理論專題》 (主編)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 《現代教育理論進展》 (主編)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 《教育原理》(第2版) (專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 《中學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主編)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 《教育學》 (主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9
◇ 《教育原理》 (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 《教育原理》(第1版) (專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 《教育過程論》 (專著)重慶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