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達捷夫斯卡

波蘭女作曲家,代表作《少女的祈禱》

巴達捷夫斯卡(Tekla Badarzewska,1834-1861)是波蘭的女鋼琴家、作曲家,主要作品為三十五首鋼琴小品,風格單純而清麗,但她的大部分作品默默無聞,只有《少女的祈禱》(作於1856年)是世界名曲中最為膾炙人口的鋼琴小品之一。

人物生平


巴達捷夫斯卡(Tekla Badarzewska,1834-1861,出生日期不明,一說她生於1838年)是波蘭的女鋼琴家、作曲家,她創作這首《少女的祈禱》時,年僅18歲,她不幸於27歲因肺炎離開了人世,可是她的這首精緻小品卻足以使只有短暫生命的她流傳百世。

成就


世界音樂的聖壇里,有茂盛的參天大樹,也有一些叫不上名的小花、小草。當你步入這個迷人的仙境中,你會發現,這些無名的小花草給你的感覺是異常的驚奇。她吸收極少的大地母親的養分,而奉獻給人們的卻是無以倫比的歡欣和絕美,她幼小的姿身,怎能承受這變幻無常的風雨侵襲,她那柔美的嬌嫩的花朵,送出幽幽淡淡的清香,這種感受是親切、溫馨和甜美的,是永遠難以忘懷的。
流傳於世的作品僅有一首,即鋼琴獨奏《少女的祈禱》 (Modlitwa dziewicy)。該曲作於1856年,發表於1859年的巴黎音樂評論附件,是有史以來最為暢銷的鋼琴曲之一。此曲難度中等,因其浪漫而迷人的旋律為許多人喜愛。在中國,幾乎每個學鋼琴的女孩都要學習此曲,並常常將其作為保留曲目,以便隨時可以演奏。但另有一些人,則將此曲說成是“沙龍中的情感垃圾”。
樂曲的結構極其簡單,為速度適中的行板,降E大調,4/4拍子。以下行音為中心的四小節前奏之後,樂曲呈現出溫婉而幽麗的主題,此後是主題的四種變奏,最後一個變奏以三連音符為主,飽含熱情,這就是全曲的結尾。曲中左手所彈的和聲也十分簡單,只是一些屬七和弦和主三和弦而已。本曲形象單純、手法樸素,在演奏技巧上難度不大,初學者即可彈奏。俄國傑出的文學家契訶夫曾在他的著名劇作《三姐妹》中引用此曲作為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