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宮街道

濟南市歷城區下轄街道

仲宮街道,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向南10公里,是一座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鎮。仲宮是終軍故里、秦瓊老家,地名因西漢時代請纓報國的少年英雄終軍而得名。

轄區面積256平方公里,轄區內有129個行政村,人口10.5萬人。全鎮有206個黨支部。

歷史沿革


金置中宮鎮。明崇禎十三年(1640)屬錦雲川路,為中宮鎮。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屬正南鄉。民國十三年(1924)屬終宮鄉。1950年為第九區。1955年改稱仲宮區。1959年成立仲宮公社。1961年為仲宮區所轄仲宮公社,1968年撤區並社為仲宮公社。1985年實行政社分開撤區並鄉設立仲宮鎮至今。2005年12月高而鄉、錦繡川鄉撤鄉設立辦事處併入仲宮鎮。
2016年7月,濟南市編委批複設立濟南市南部山區管理委員會。南部山區管委會為市政府派出機構,正局級規格,先期代管歷城區仲宮鎮、柳埠鎮、西營鎮。
2016年9月撤銷仲宮鎮設立仲宮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仲宮鎮政府駐地。

地理環境


仲宮鎮是省城濟南後花園的第一站,省道103線、327線、518線穿境而過,區位優勢明顯。仲宮吸納三川,覆蓋兩庫,山水資源豐富。所謂三川是指錦繡川、錦陽川和錦雲川,兩庫是指卧虎山水庫和錦繡川水庫。

行政區劃


轄129村。
仲宮南村
仲宮北村
西郭而庄村
西崖村
鄭家村
東許村
西許村
劉家峪南村
劉家峪東村
劉家峪北村
韓家莊村
泉子峪村
太平庄村
門牙村
並渡口東村
並渡口西村
小並渡口村
東羅園村
西羅園村
張家莊村
尹家店村
北道溝村
南道溝村
賈家莊村
馬家莊村
劉家莊村
稻池村
東路家莊村
西路家莊村
邱家莊村
南楊家莊村
於家窪村
東郭而庄村
錢家莊村
李家村
東董家莊村
北楊家莊村
雙井村
許家坡村
天井峪村
王家莊南村
王家莊北村
鳳凰嶺村
鳳凰村
西泉瀘村
東泉瀘村
河圈村
北井村
上坡村
黃路線村
付家莊上村
付家莊下村
土屋村
南庄村
二仙村
店子村
候家莊北村
候家莊南村
支家嶺村
朱家莊村
左而庄村
楊而庄村
西董家莊村
崔家莊村
穆家莊村
先鋒店村
東老泉村
西平坊村
東平坊村
王府庄村
營而庄村
北草溝村
西老泉村
南草溝村
湯家村
西溝村
東溝村
邢家村
北高而村
孫家崖村
南高而村
北邱村
東邱村
南邱村
西邱村
高家莊村
出泉溝村
核桃園村
石灰溝村
陳家村
花坦村
菜峪溝村
高爾十八盤村
雲河村
九曲村
車川村
北坡村
潘家場村
金剛纂村
石門村
黃錢峪村
白雲村
西南峪村
毛家峪村
涼水泉村
槐家峪村
老莊村
北崖村
東崖村
大佛寺村
小佛寺村
道溝村
楊家窪村
西商家莊村
東商家莊村
廒而村
大泉庄村
富家峪村
黃崖村
團瓢村
后溝村
牛家村
艾家村
仁里村
北峪村
大水井南村
大水井北村
槲疃村
綉川十八盤村

文化


仲宮

位於卧虎山水庫以北,西鄰西溝崖,東為西郭而庄,錦繡川北岸,103公路以東。1408戶,4366人。設仲宮南、仲宮北村民委員會。家歷一、六,三、八日逢集。1948年9月,歷城縣委在此召開慶祝濟南解放大會。同年10月,歷城縣委、縣政府從仲宮遷至東郊楊家屯。
約在西漢時期,名為終翁聚。亦名終軍村。以終軍故里而得名。曾名中公集、中宮、終宮。史志記載:《金史》“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鎮六……中宮”,《山東通志》“終軍村,古名終翁聚即終軍故里”,明崇禎《歷城縣誌》“錦雲川路:中宮鎮,古鎮”,清乾隆《歷城縣誌》“正南鄉仙台五:中宮庄(金史六鎮之一。舊名中宮鎮。一、六,三、八日集)”,民國《續修歷城縣誌》“終宮鄉仙台五:終宮鎮(一、六,三、八日集)”。后沿稱仲宮。

上店子

位於仲宮以北3.5公里,東北候家莊,南鄰下店子。165戶,647人。設店子村民委員會。1946年8月28日,歷城縣獨立營,在店子嶺伏擊戰中,痛擊日偽軍140多人。為此,縣委、縣政府在四門塔召開祝捷大會。
清順治年間(1644-1661),稱花椒店。亦名店子庄。林、王二氏早居於此。因地處古驛道,林家開設一店鋪,且山坡多植花椒樹,遂建村而得名。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西南鄉仙台三:店子”,民國《續修歷城縣誌》“邵二鄉仙台三:店子”。後分為兩個村,此處沿稱上店子。

下店子

位於仲宮以北3公里,東依關山,南為二仙,北鄰上店子。56戶,176人。屬店子村民委員會。
村名來歷及沿革與上店子同。此處沿稱下店子。

二仙

位於仲宮以北2.5公里,南為南庄,北鄰下店子,濟新公路(103國道)西側。871戶,3154人。設二仙村民秉員會。農民委員會。農曆五、十日逢集。
約在元代,曾名兩仙溝。相傳,以兩個小孩成仙的故事而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函山路:兩仙溝”,清乾隆《歷城縣誌》“西南鄉仙台三:兩仙溝”,民國《續修歷城縣誌》“邵二鄉仙台三:兩仙溝”。建國后沿稱二仙。

南庄

位於仲宮以北1.75公里濟新公路西側,西南為土屋,北鄰二仙。180戶,617人。設南庄村民委員會。
明代,曾名兩仙南庄。孟氏由村西南土屋遷此定居。因建村於兩仙溝南側而得名,沿稱南庄。

土屋

位於仲宮西北2.5公里,西南為左而庄,東北鄰南庄。220戶,819人。設土屋村民委員會。
明代中期,曾名陳家土屋。陳氏由柳埠槲疃遷此定居。因多用土坯建屋而得名。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清乾隆《歷城縣誌》“西南鄉仙台三:陳家土屋”,民國《續修歷城縣誌》“邵二鄉仙台三:陳家土屋”。建國后沿稱土屋。

西董家莊

位於仲宮以西5.5公里,東鄰朱家莊,南為楊而庄。217戶,793人。設西董家莊村民委員會。
明代,曾名董家莊。因董氏早居建村,以姓氏而得名。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西南鄉仙台三:董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邵二鄉仙台三:董家莊”。後來為區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稱西董家莊。

朱家莊

位於仲宮以西5公里,南為崔家莊,西鄰西董家莊。624戶,2164人。設朱家莊村民委員會。家歷二、七日逢集。
明代,因朱氏早居建村,以姓氏得名朱家莊。村南黃花山洞前,弘治年間碑文中就有朱家莊之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函山路:朱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西南鄉仙台三:朱家莊(二、七集)”,民國《續修歷城縣誌》“邵二鄉仙台三:朱家莊(二、七日集)。”

左而庄

位於仲宮以西3.25公里,南對卧虎山,西鄰朱家莊,北為土屋。616戶,2128人。設左而庄村民委員會。
明代中期,曾名左家莊。亦稱左二庄.因左氏早居建村,以姓氏而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函山路:左兒庄”,清乾隆《歷城縣誌》“西南鄉仙台三:左二庄”,民國《續修歷城縣誌》“邵二鄉仙台三:左二庄”。建國后沿稱左而庄。

黃路錢

位於仲宮以北7公里,東依九女山和北井,南鄰傅家莊。396戶,1501人。設黃路線村民委員會。
據《劉氏家譜》記載,明朝中期,劉氏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因此處有一道南北自然形成的黃土層呈線狀,故沿稱黃路線。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函山路:黃路線”,清康熙《歷城縣誌》“函山路:黃路線”,民國《續修歷城縣誌》“邵二鄉仙台三:黃路線”。

傅家莊

位於仲宮以北6公里,東鄰上坡,南為支家嶺,北鄰黃路線。346戶,1220人。設傅家莊上、傅家莊下村民委員會。
明萬曆年間(1573-1620),因傅氏早居建村,以姓氏而得名傅家莊。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西南鄉仙台三:傅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邵二鄉仙台三:傅家莊”。

上坡

位於仲宮以北6.5公里,東為河圈,東南鄰西泉瀘,西為傅家莊。305戶,1057人。設上坡村民委員會。
據《李氏家譜》記載:明洪武年(1368-1398),楊氏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以姓氏得名楊家莊。為區分同名村,曾改稱上坡楊家莊。後來沿稱上坡。

北井

位於仲宮東北8公里,南鄰河圈,西南為上坡,西依九女山和黃路線。259戶,871人。設北井村民委員會。
據村內明代關帝廟碑記載,曾稱王府庄。后因此處乾旱,村民久盼甘朱,打出一眼井,沿稱北井。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正南鄉台二:北井”,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朱路鄉仙台二:北井”。

河圈

位於仲宮東北7公里,東依丁字寨,南鄰東泉瀘,北為北井。350戶,1165人。設訶圈村民委員會。
約在明代,曾名河圈庄。因地處一條河道,其三面皆為溝崖頭,形似圈狀而得名。后沿稱河圈。

候家莊

位於仲宮以北?公里,東為支家嶺,西鄰上店子。579戶,2147人。設侯家莊北,侯家莊南村民委員會。
明代,因侯氏早居建村,以姓氏昨名侯家莊。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函山路:侯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正南鄉仙台三:侯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邵二鄉仙台三:侯家莊”。

支家嶺

位於仲宮以北4公里,東依小孤堆,南鄰太平庄,西為侯家莊。156戶,556人。設支家嶺村民委員會。
清代,支氏由大澗溝遷此定居。因建村于山嶺之上,故沿稱支家嶺。

鳳凰村

位於仲宮東北5.25公里,東依香山寺,南鄰鳳凰嶺,北為西泉瀘。150戶,490人。設鳳凰村村民委員會。
明代,曾名兔石窩。因地處山峪,其石頭多呈“兔石窩”,清乾隆《歷城縣誌》“函山路:兔子窩”,清乾隆《歷城縣誌》“正南鄉仙台二:兔石窩”,民國時期,村民為圖吉祥曾改鳳凰窩。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有“泉路鄉仙台二:鳳凰窩”的記載。建國后沿稱鳳凰村。

西泉瀘

位於仲宮以北6.5公里,東鄰東泉瀘,南為鳳凰村,北為上坡。365戶,1271人。設西泉瀘村民委員會。
明洪武年間(1368-1398),曾名高家莊。高氏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此建村,以姓氏得名。相傳,此處原有山泉和一片呈黑色堅硬。當地叫作“瀘”的土塊,因壚、瀘字音相同而沿稱泉瀘。為區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稱西泉瀘。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函山路:泉瀘”,清乾隆《歷城縣誌》“正南鄉仙台二:西泉瀘”,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泉路鄉仙台二:西泉瀘”。

東泉瀘

位於仲宮東北6.75公里,西鄰西泉瀘,北為河圈。839戶,2885人。設東泉瀘村民委員會。農曆二、七日逢集。村東有唐代石刻香山寺遺址。
村名來歷及沿革與西泉瀘同。此處位東,沿稱東泉瀘。建有波蘿峪休閑度假旅遊區。

劉家峪

位於仲宮以北2公里,東鄰韓家莊,西為南庄,北依關山。497戶,1619人。設劉家峪東、劉家峪南、劉家峪北村民委員會。
相傳在宋代,曾名劉庄。劉氏由濟南以西利庄遷此定居,遂之建村而得名。以後,因地處三面環山,建村在山峪內,故沿稱劉家峪。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有“終宮鄉仙台五:劉家峪”的記載。

泉子峪

位於仲宮以北3公里,東為李家莊,南鄰韓家莊,北為太平庄。155戶,514人。設泉子峪村民委員會。
據明洪武元年(1368)村中碑文記載,以地處三面環山,村中又有一山泉,故沿稱泉子峪。

太平庄

位於仲宮以北3.5公里,東鄰許家坡,南為泉子峪,北支家峪。23戶,66人。設太平庄村民委員會。
清代,曾稱南關蔣。此處原為濟南南關一蔣姓官員的別墅,遂建其村而得名。後來,村民以盼望太平之意,改稱太平庄。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西南鄉仙台三:太平庄”,民國《續修歷城縣誌》“邵二鄉仙台三:太平庄”。

許家坡

位於仲宮以北3.75公里,東為王家莊,西鄰太平庄,北為鳳凰村。43戶,121人。設許家坡村民委員。
明崇禎年間(1628-1644),因許氏早居於此,建村在山坡之處,故沿稱許家坡。

李家莊

位於仲宮東北3.25公里,東鄰東董家莊,南為錢家莊,北依大孤堆。114戶,401人。設李家莊村民委員會。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劉氏早居於此,名為劉家小廟。清同治年間(1862-1874),李氏又遷入,因李姓住戶較多,於民國年間改稱李家莊。

東董家莊

位於仲宮東北3.5公里,東北鄰北楊家莊,西為李家莊。64戶,227人。設東董家莊村民委員會。
明代,曾名小時家莊。因時氏早居而得名。俗稱時家莊。明末,因村中一董氏居官,改稱董家莊。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函山路:時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正南鄉仙台二:董家莊”,民國《續修在歷城縣誌》“泉路鄉仙台三:董家莊”。後來,為區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稱東董家莊。

鳳凰嶺

位於仲宮東北5公里,南鄰王家莊,北為鳳凰村,西依小孤堆。357戶,1146人。設鳳凰嶺村民委員會。
明洪武年間(1368-1398),相傳因這裡地處山嶺,其地勢形似一展翅鳳凰,首在南,尾朝北,兩邊崖頭如翅,故沿稱鳳凰嶺。

王家莊

位於仲宮東北4.5公里,東為雙井,南鄰北楊家莊。北為鳳凰嶺。298戶,1001人。設王家莊南、王家莊北村民委員會。
明代,王氏最早在此建村,以姓氏得名王家莊。縣誌記載:清降《歷城縣誌》“正南鄉仙台二:王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泉路鄉仙台二:王家莊”。

北楊家莊

位於仲宮東北4公里,東為雙井,西南鄰東董家莊,北為王家莊。126戶,407人。設北楊家莊村民委員會。
據村中鄉氏墓碑記載,始祖明初遷徙到楊家莊,因楊氏早居建村而得名楊家莊。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正南鄉仙台二:楊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泉路鄉仙台二:楊家莊”後為區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稱北楊家莊。

雙井

位於仲宮東北6公里,西鄰王家莊,東北為天井峪。199戶,685人。設雙井村民委員會。村處有明紀成王墓。
明代,原名雙井峪。因地處山峪,村有兩眼並得名。據村中孫氏墓碑記載:“始祖志孟者,系陳家莊人,前明季年,偶來南鄉至雙並庄北長峪口外,見其山川秀麗,人情古樸,欣然樂之,遂喬遷而卜往焉”。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函山路:雙井峪”,清乾隆《歷城縣誌》“正南鄉仙台二:雙井庄”,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泉路鄉仙台二:雙井庄”。以後沿稱雙井。

天井峪

位於仲宮東北8公里,西南鄰雙井,西北為東泉瀘。87戶,217人。設天井峪村民委員會。
相傳在明代,因地處四面環山,村北石崖下又有一天然石井形狀,故沿稱天井峪。

韓家莊

位於仲宮以北2.25公里,東鄰錢家莊,北為泉子峪,109戶,370人。設韓家莊村民委員會。
清代中期,曾名韓家石屋。韓氏逃荒至此,因定居於石頭屋子而得名。以後遂建村,以姓氏沿稱韓家莊。

錢家莊

位於仲宮東北3公里,南依紅頭山,西為韓家慶,北鄰李家莊。221戶,742人。設錢家莊村民委員會。
相傳在明代,因錢氏早居建村,以姓氏得名錢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有“泉路鄉仙台二:錢家莊”的記載。

崔家莊

位於仲宮以西5公里,東依卧虎山,面為卧虎山水庫,西北鄰朱家莊。314戶,10人。設崔家莊村民委員會。
明正德年間(1506-1521),因崔氏早居建村,以姓氏得名崔家莊。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函山路:崔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西南鄉仙台三:崔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邵二鄉仙台三:崔家莊”。

楊而庄

位於仲宮以西5.75公里,東鄰卧虎山水庫,西依黃花山,北為朱家莊。251戶,825人。設楊而庄村民委員會。村處有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代黃花山石窟造像。
元代,楊氏早居建村,以姓氏得名楊家莊。曾名楊二庄。以後沿稱楊而庄。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函山路:楊兒庄”,民國《續修歷城縣誌》“邵二張仙台三:楊二庄”。建有白鶴生態度假灣。

西許庄

位於仲宮以西2公里,東鄰東許庄,南鄰卧虎山水庫,西為崔家莊。229戶,800人。設西許庄村民委員會。
清順治年間(1644-1661),稱西許家莊。住戶由(東)許家莊遷此定居建村而得名。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有“邵二鄉仙台三:西許家莊”的記載。后沿稱西許庄。

東許庄

位於仲宮以西1.75公里,東為鄭家莊,南鄰卧虎山水庫,西鄰西許庄。271戶,985人。設東許庄村民委員會。
約在宋代,曾名許家莊。亦稱北許庄。因許氏早居建村而得名。(清初有住戶遷至西許家莊)。縣誌載:明崇禎《歷城縣誌》“錦雲川路:許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西南鄉仙台三:許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終宮鄉仙台五:許家莊”。後區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稱東許庄。

北草溝

位於仲宮西南4.5公里,東南為先鋒店,南鄰南草溝,北鄰卧虎山水庫。116戶,407人。設北草溝村民委員會。傳說為唐胡國公秦瓊故里,而民國《續修歷城縣誌》則有“秦瓊,字叔寶……歷城縣南山終宮人”的記載。1970年秋,出土有春秋魯伯大父簋等文物。
唐代,曾名聚仙村。相傳,當年秦瓊與尉遲恭、程咬金等好友經常在此聚會而得名。亦稱草溝村。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錦雲川路:草溝”,清乾隆《歷城縣誌》“西南鄉仙台三:北草溝”,民國《續修歷城縣誌》“邵二鄉仙台三:北草溝”。后因村中一條大山峪將其分為兩村,加方位沿稱北草溝。

南草溝

位於仲宮西南4.5公里,北鄰北草溝,南為五府庄,北鄰北草溝,南為王府庄,北鄰卧虎山水務。116戶,389人。設南草溝村民委員會。
村名來歷及沿革與北草溝同。后加方位沿稱南草溝。

先鋒店

位於仲宮西南4.5公里,東為馮家莊,南鄰王府庄,北鄰西平坊。308戶,977人。設先鋒店村民委員會。
約在西漢時期即有村落,曾名旋風店。傳說,張良住張家莊,尹宗住尹家店,二人為至友。張良到韓國做了官,尹宗因生活貧窮前去找他,當走到此地時,忽然颳起了旋風,將尹宗刮到了韓國。等尹宗回來時,路遇一朱氏用筐擔著女兒找住處,二在交談中,尹將刮旋風之事講給朱聽,朱聽罷欣然在此定居,得名旋風店。縣誌記協:明崇禎《歷城縣誌》“錦雲川路:旋風店”,清乾隆《歷城縣誌》“西南鄉仙台三:旋風店。”,民國《續修歷城縣誌》“邵二鄉仙台三:旋風店”建國后沿稱先鋒店。

西平坊

位於仲宮西南4公里,東為東平坊,南鄰先鋒店,北鄰卧虎山水庫。84戶,298人。設東平坊村民委員會。
村名來歷及沿革與西平坊同。此處位東,沿稱東平坊。

穆家莊

位於仲宮西南3.75公里,南依穆格寨,西為馮家莊,北鄰東平坊。384戶,1357人設穆家莊村民委員會。農曆四、九日逢集。村處有優質地下礦泉水。
清代,曾名木家莊。據《郭氏譜碑》記載:清康熙年間為木家莊。以後,因建村於穆家莊。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西南鄉仙台三:木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邵二鄉仙台三:穆家莊。”

馮家莊

位於仲宮西南4公里,東鄰穆家莊,南為東老泉,西先鋒店。46戶,150人。屬穆家莊村民委員會。
相傳在清代,因馮氏在此早居建村,以姓氏得名馮家莊。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西南鄉仙台三:馮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邵二鄉仙台三:馮家莊”。

得泉溝

位於仲宮西南3公里,南鄰穆家莊,西北為東平坊。75戶,256人。屬穆家莊村民委員會。
清順治年間(1644-1661),潘氏由濟南以西紅廟遷此建村。因村中有一山泉,以喜得泉水之意,故沿稱得泉溝。

王府庄

位於仲宮西南5.5公里,東鄰東老泉,依穆格寨,南為西老泉。115戶,385人。設王府庄村民委員長。
明代中期,原系小白庄一位王氏“探花”的莊園,遂建其村,得名王福庄。後來沿稱王府庄。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有“邵二鄉仙台三:王福庄”的記載。

東老泉

位於仲宮西南5.5公里,東依穆格寨,西南為西老泉村民委員會。
村名來歷及沿革與東老泉同。原名西老仙。沿稱西老泉。

鄭家莊

位於仲宮以西1公里,東鄰西溝崖,南為卧虎山水庫,西為東許庄。183戶,654人。設鄭家莊村民委員會。1989年,在村南發現元代墓一座。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因鄭氏早居建成村,以姓氏得名鄭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有“正南鄉仙台五:鄭家莊”的記載。

西溝崖

位於仲宮西面,西依娘子山、鄰鄭家莊。154戶,497人。設西溝崖村民委員會。
清康熙年間(1662-1722),劉太靜在濟南為官,曾在此修建別墅。建村后得名劉家莊。因地處仲宮西面,有一條河道相隔,又建村於土崖之上,建國后改稱西溝崖。

西郭而庄

位於仲宮以東1公里,錦繡川從村南流過.東鄰東郭而庄,南依和尚帽.540戶,1808人.設西郭而庄村民委員會.
唐代,曾名郭而庄。因郭氏早居建村,以姓氏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錦雲川路:郭兒庄”,清乾隆《歷城縣誌》“正南鄉仙台五:葛兒庄”,民國《續修》歷城縣誌“終宮鄉仙台五:郭而庄”。后以村中錦繡川為界,分為西、東兩個村,其村位西,故沿稱西郭而庄。

東郭而庄

位於仲宮以東1.75公里,東為於家窪,西鄰西郭而庄。455戶,1594人。設東郭而庄村民委員會。村南山有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隋、唐太甲山石刻造像和南泉寺遺址。
村名來歷及沿革與西郭而庄同,后沿稱東郭而庄。

於家窪

位於仲宮以東2.5公里,錦繡川南岸,東鄰南楊家莊,西為東郭而庄。238戶,880人。設於家窪村民委員會。
元至正年間(1341-1368),曾名於家凹。因於氏早居於此,建村山峪低凹處而得名。后沿稱於家窪。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正南鄉仙台五:於家凹”,民國《續修歷城縣誌》“終宮鄉仙台:於家窪”。

南楊家莊

位於仲宮以東3.25公里,錦繡川南岸,東鄰邱家莊,西為於家窪。152戶,561人。設南楊家莊村民委員會。
約在明末清初。曾名楊家莊。葉氏早居建村。因此處多植楊樹而得名。後為區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稱南楊家莊。

邱家莊

位於仲宮以東3.5公里,錦繡川南岸,東鄰西路家莊,西為南楊家莊。236戶,857人。設邱家莊村民委員會。村東有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代古建築三官宙。
明代,曾名樓子庄,以村東有座石樓子而得名。曾名青名青龍庄,因村依青龍而建,故名。后因邱姓住戶增多,以姓氏沿稱邱家莊。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錦繡川路:邱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花骨朵南鄉仙台五:邱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終宮鄉仙台五:邱家莊”。

西路家莊

位於仲宮以東4.5公里,錦繡川北岸,東鄰東路家莊,南依透明山,西為邱家莊。164戶,632人。設西路家莊村民委員會。
明代,曾稱北寨子。因村靠近火龍寨而得名。亦名路家莊。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錦繡川路:路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正南鄉仙台五:路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終宮鄉仙台五:路家莊”。后以村之間一條路為界分為兩個村,其村位西,故沿稱西路家莊。

東路家莊

位於仲宮以東5公里,錦繡川北岸,東為劉家莊,南稻池,西鄰西路家莊。209戶,740人。設東路家莊村民委員會。
村名來歷及沿革與西路家莊同。后沿稱東路家莊。

稻池

位於仲宮以東5.25公里,東為劉家莊,南依露水嶺,北鄰東路家莊。300戶,1056人。設稻池村民委員會。1939年1月16日(農曆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日本侵略煙製造了稻池慘案。1975年10月出土有春秋刀幣。
明洪武年間(1368-1398),稱南寨子村,因靠近寨子山建村而得名。傳說,因村裡經常鬧火災,村中又有一水池子,以滅火之意,故沿稱稻池。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錦繡川路:稻池”,清乾隆《歷城縣誌》“正南鄉仙台五:稻池庄”,民國《續修歷城志》“終宮鄉仙台五:稻池庄”。

劉家莊

位於仲宮以東6.5公里,錦繡川南岸,南依丁字寨,西鄰稻池。592戶,2162人。設劉家莊村民委員會。農曆二、七日逢集。村有明代重修古建築三官居廟。
明洪武年間(1368-1398),稱劉家寨。因劉氏早居於此,依丁字寨建村而得名。后以姓氏沿稱劉家莊。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正南鄉仙台五:劉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終宮鄉仙台五:劉家莊”。

營而庄

位於仲宮以南2.5公里,錦陽川西岸,東為大並渡口,南為北道溝,西北鄰卧虎山水庫。425戶,1465人。設營而庄村民委員會。
明萬曆年間(1573-1620),相傳,因有位武將官率大軍在此安營紮寨建營盤,屯兵打仗,沿稱營而庄。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錦雲川路:營兒”,清乾隆《歷城縣誌》“正南鄉仙台五:營兒庄”,民國《續修歷城縣誌》“終宮鄉仙台五:營兒庄”。

小並渡口

位於仲宮以南1.75公里,錦陽川北岸,東依康王頂,東南鄰大並渡口,西為營而庄。161戶,519人。設小並渡口村民委員會。
清順治年間(1644-1661),住戶由大並渡口遷此建村。曾名小埠渡口。后沿稱小並渡口。民國《續修歷城縣誌》有“終宮鄉仙台七:小埠渡口”的記載。

大並渡口

位於仲宮以南2.75公風景點,錦陽川東岸,北依康王頂,南鄰西羅園,西北為小並渡口。348戶,1230人。設並渡口西,並渡口東村民委員會。村東北康王頂山腳下有元代重修醴泉寺遺址。
張家莊明代五聖堂碑碑文中稱此村為“布渡口”。后因錦陽川、錦雲川匯流於此,其河床較寬,沿稱大並渡口。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錦雲川路:迸肚口”,清乾隆《歷城縣誌》“正南鄉仙台七:布度口”,民國《續修歷城縣誌》“終宮鄉仙台七:大埠渡口”。

東羅園

位於仲宮以南33.5公里,錦陽川西南側,錦雲川東岸,南為張家莊,西鄰西羅園。142戶,487人。設東羅園村民委員會。
明代,曾名羅家園。俗稱東樂園。因羅氏早居於此,以種菜園子賣菜為生,遂建村而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錦雲川路:羅家園”,清乾隆《歷城縣誌》“正南鄉仙台七:羅家園”,民國《續修歷城縣誌》“終宮鄉仙台七:羅家園”。后因錦雲川從村中穿過,將其分為兩個村,故加方位沿稱東羅園。

西羅園

位於仲宮以南3.75公里,錦雲川西岸,東鄰東羅園。南為張家莊,並為大並渡口。182戶,637人。設西羅園村民委員會。
村名來歷及沿革與東羅園同。后加方位沿稱西羅園。

張家莊

位於仲宮以南4.5公里,錦雲川北岸,東依南石門,南鄰尹家店,北為東羅園。298戶,949人。設張家莊村民委員會。
相傳在漢代,原為一張氏開國功臣出生地。後人為了紀念他,得名張家莊。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錦雲川路:張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正南鄉仙台七:張家莊”,民國《續修歷城縣誌》“終宮鄉仙台七:張家莊”。

尹家店

位於仲宮以南5公里,錦雲川西岸,東依普山,西為北道溝,北鄰張家莊。202戶,645人。設尹家店要志委員會。有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濟南戰役山東兵團指揮所。
相傳在漢代,原為一尹氏開國功臣出生地,後人為紀念他,得名尹家店。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錦雲川路:尹家店”,清乾隆《歷城縣誌》“正南鄉仙台七:尹家店”,民國《續修歷城縣誌》“終宮鄉仙台七:尹家店”。

大門牙庄

位於仲宮東南4.5公里,錦陽川北岸,東鄰小門牙庄,西為東羅園,北依油簍寨。615戶,2115人。設門牙村民委員會。農曆五、十日逢集。村北有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代古墓葬寧海王墓。建有門牙農家樂景區。
約在唐低,稱衙門庄。傳說,一因黃巢起義軍曾在設立過衙門而因名。二胡在,村南、村北兩座山上各有一塊巨石相對,形似兩扇大門,狀如門牙。沿稱為大門牙庄。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錦陽川路門家莊”清乾隆《歷城縣誌》“正南鄉仙台七不:大站牙庄”,民國《續修歷城縣誌》“終宮鄉仙七:大門牙庄”。

小門牙庄

位於仲宮東南5公里,錦陽川北岸,西鄰大門牙庄,北依透明山。291戶,1058人。屬門牙村民委員會。建有門牙家家樂景區。
約在清代,稱郝家莊,因郝氏早居村而得名。后因靠近大門牙庄而改稱為小門牙庄。縣誌記載:清乾隆《歷城縣誌》“正南鄉仙台七:小門牙庄”,民國《續修歷城縣誌》“終宮鄉仙台七:小門牙庄”。

北道溝

位於仲宮以南5公里,東為尹家店,南鄰賈家莊,西為東老泉。218戶,789人。設北道溝村民委員會。有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石窟造像普門寺遺址和古名泉聖水泉。1973年出土春秋前期青銅器。
明洪武年間(1368-1398),曾名道溝。相傳,有一禪師在村西南山峪石棚中,修道成仙而得名。縣誌記載:明崇禎《歷城縣誌》“正南鄉仙台七:道溝庄”,民國《續修歷城縣誌》“終宮鄉仙台七:道溝”。后業為區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稱北溝。建有卧虎山滑雪場。

賈家莊

位於仲宮以南6公里,南鄰南道溝,西依老仙嶺,北為北道溝。82戶,253人。設賈家莊村民委員會。
清代,曾名夾家莊。傳說,因村北有北(道)溝,南有南(道)溝,其村夾在當中而得名。后借其同音字,沿稱賈家莊。

南道溝

位於仲宮以南7公里,東鄰馬家莊,北為賈家莊。89戶,291人。設南道溝村民委員會。
約在清代中期,曾名倒溝。相傳,當時兵荒馬亂,曾有一隊兵馬到此,因山高陡峭,再向南已無路可行,又倒回去了,故名。後來為區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稱南道溝。

馬家莊

位於仲宮以南7公里,西鄰南道溝,北為賈家莊。147戶,483人。設馬家莊村民委員會。
相傳,明洪武年間(1368-1398),因此處南山上有塊石頭,其形狀似馬,沿稱馬家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