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隔霍奇金淋巴瘤

縱隔霍奇金淋巴瘤

縱隔霍奇金淋巴瘤是縱隔淋巴細胞的惡性腫瘤,較少見。青年人多見。男性多於女性。病因不明。主要表現縱隔淋巴結腫大,可有上腔靜脈壓迫症、氣管、食管、隔神經受壓表現。全身癥狀表現發熱、盜汗及消瘦。主要的治療方法為化療和放射治療,治療效果較好。有效治療多數患者可長期生存。

就診科室


● 腫瘤放療科、淋巴瘤科

病因


● 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自身免疫缺陷及EB病毒感染有關。

癥狀


● 縱隔霍奇金淋巴瘤可表現為淋巴結腫大、發熱。

淋巴結腫大

● 淺表淋巴結的無痛性、進行性腫大或脾腫大常是首發癥狀,尤以頸部淋巴結為多見,其次為腋下、腹股溝淋巴結。
● 隨病程發展,周圍出現大小不一新的淋巴結腫大,並可融合成團塊狀,如果淋巴結增大迅速,甚至侵犯神經,可引起疼痛,少數患者僅有深部而無淺表淋巴結腫大,縱隔淋巴結腫大多見於年輕患者(結節硬化型者常有雙側腫大),預后相對較差。
● 縱隔淋巴結腫大引起咳嗽、胸悶、氣促、肺不張、頸交感神經麻痹綜合征、上腔靜脈壓迫征。

發熱

● 熱型多不規則,可呈持續高熱,也可間歇低熱,少數有周期熱后約見於1/6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早期發熱者佔3%~50%。熱退時大汗淋漓可為本病特徵。

檢查


● 縱隔霍奇金淋巴瘤可通過實驗室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進行確診。
● 實驗室檢查
● ● 通過該項檢查可反映本病的活躍性,及有沒有感染病灶。
● 病理組織學檢查
● ● 可以確診本病。

診斷


表現

● 患者有發熱,盜汗及消瘦癥狀。

實驗室檢查

● 可有中性粒細胞增多及不同程度的嗜酸粒細胞增多。
● 血沉增快和中性粒細胞鹼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往往反映疾病活躍。
● 在本病晚期,骨髓穿刺可能發現典型Reed-Sternberg細胞(以下稱R-S細胞)或單個核的類似細胞,具有診斷意義。

其他檢查

● 胸部X線片有縱隔陰影
● 組織病理學檢查可見本病的病理特點。

分型


● 縱隔霍奇金淋巴瘤可分為淋巴細胞為主型、混合細胞型、結節硬化型、淋巴細胞耗竭型。

分期


● 根據病變範圍,將淋巴瘤劃分病期,有助於治療方法選擇及預后判斷。Ann Arbor分期法適用於霍奇金淋巴瘤,縱隔霍奇金淋巴瘤也可參照應用:
● Ⅰ期:病變僅限於一個淋巴結區(Ⅰ);或淋巴結以外的單一器官(ⅠE)。
● Ⅱ期:病變累及橫隔同一側兩個或更多的淋巴結區(Ⅱ);或病變局限侵犯淋巴結以外器官及橫隔同側一個以上的淋巴結區(ⅡE)。
● Ⅲ期:橫隔上下都已有淋巴結病變(Ⅲ);或同時伴有脾累及(ⅢS);或淋巴結以上某一器官受累,加上橫隔兩側淋巴結受累(ⅢE);或脾及結外器官都受累(ⅢSE)。
● Ⅳ期:病變已瀰漫侵犯一個或更多的結外器官,如肺、肝、骨髓、胸膜、胃腸道、骨骼、皮膚、腎臟等,淋巴結可有或可無累及(Ⅳ)。

鑒別診斷


● 縱隔霍奇金淋巴瘤單從癥狀上很難進行診斷,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才能確診。
● 需要與本病鑒別的疾病包括淋巴結核、非霍奇金淋巴瘤、肺癌、胸腺瘤等。
● 可通過胸部X線片、病理學檢查鑒別。

治療


● 縱隔霍奇金淋巴瘤要根據病情不同採取不同的治療措施。
● 支持治療
● ● 支持治療包括:①鼓勵經常性的適當活動;②改善貧血;③積極防治各種感染。白細胞減低者注意加強保護性隔離,必要時可給予G-CSF,輸注人免疫球蛋白等。應注意仔細觀察,早期發現感染,早期處理。
● 放射治療
● ● 治療機或直線加速器均有效。照射方法有局部、不全及全淋巴結放射等三種。
● 化學治療
● ● 適應證有:
● ● 不適於單用放射治療的患者,即Ⅰb、Ⅱb、Ⅲ及Ⅳ期患者;
● ● 在緊急情況下需迅速解除壓迫癥狀者,如脊髓壓迫症、心包積液、上腔靜脈受壓、氣管受壓窒息等;
● ● 可作為局部淋巴瘤放射治療的輔助治療法,以破壞照射範圍以外的腫瘤隱匿灶,彌補局部放射的不足。

危害


● 壓迫上腔靜脈,氣管,食管可能造成呼吸吞咽困難。
● 化療併發症影響患者外在形象,給患者造成心理負擔。
● 腫瘤治療療程長,會給家庭帶來巨大的精神及經濟負擔。

轉移性


● 本病會發生轉移。一般通過淋巴轉移,遠處轉移,血型轉移。

預后


● 通過積極治療,有可能延緩患者的生存時間。

預防


● 儘可能減少感染,避免接觸放射線和其他有害物質。
● 適當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