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之音
美國新聞署的對外廣播系統
美國之音是美國新聞署的對外廣播系統。1942年2月24日在紐約開播,開始為德語節目,其後開設法語、義大利語和英語節目。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之音”作為“戰爭武器”,隸屬於戰時情報局,以敵對國及其佔領區為主要廣播對象,同時用普通話、上海話、廣東話、閩南話對中國廣播。
二戰結束時,每天用34種語種,播出時數累計119小時,1947年2月17日,對蘇聯的俄語廣播正式開播,對中國增加了潮州話、客家話和藏語節目。
2020年08月,美國之音不再與外籍記者自動續約。
1953年8月,美國新聞署成立,歸該署領導,台長由總統直接任命,在宣傳上受國務院“對外政策指導”,副台長、各部組的第一把手由外交官擔任,總部遷至華盛頓。廣播重點針對蘇聯,東歐國家和中國。在50年代末即已完成對社會主義國家的廣播包圍圈。經費全部由政府撥給。為了加強它的廣播實力,政府撥給的經費不斷增加。現在“美國之音”已經發展成為基本覆蓋全世界的廣播網。每天用43種語言,連續24小時廣播,每周累計1300小時,聽眾約1.2億人。在國內設有5座發射台。在菲律賓、泰國、斯里蘭卡、英國、摩洛哥、希臘、聯邦德國、安提瓜等國家和地區設有14座轉播台,使用發射機117部,總發射功率達到2.6萬千瓦。除直播外,還用19種語言通過衛星、空郵磁帶等辦法向國外贈送錄音節目和稿件。主要宣傳美國對外政策和美國生活方式,所播內容以新聞性節目為主,約佔50%,另外有評論、圓桌討論、國際特稿、專題、音樂等。1959年10月,創辦特別英語節目,這個節目使用的英語詞語不超過1500個,播音速度較慢,每分鐘90個詞(一般為120個),淺顯易懂,吸引了許多國外聽眾。世界上有103個國家的廣播電台和電視台採用“美國之音”的27種語言節目,平均每天累計2000多小時。
“美國之音”從建立時起,就開始了曠日持久共的反宣傳。整個50年代,“美國之音”被看成是“美國政府顛覆共產黨的工具,搞暴亂的指揮部。”為了改變形象,“美國之音”於70年代後期開始改變手法,更多的使用“新聞性”、“事實性”的方法,進行宣傳。經美國國會批准的1976年7月生效的《美國之音章程》宣稱,“直接對世界人民廣播符合美國的長遠利益”,“美國之音”的新聞必須“準確、客觀,并力求全面”。但這個《章程》同時毫無掩飾地說,“‘美國之音’代表整個美國”,“對美國的各項政策,‘美國之音”應該作確切明了的介紹”。“美國之音”的一些負責人在向訪問者介紹情況時,也曾毫不含糊地聲言它的評論必須“代表美國政府的立場和觀點”。可見,“美國之音”的宣傳是完全按照美國利益和美國官方的意志辦事的。“美國之音”從1944年夏季開始播出中文節目,它設有一個龐大的中文部,專門負責對華廣播。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美國之音”中文節目就一直是美國政府對中國進行“心理戰”的工具。中美建交以後。他們進一步改變了手法,並且投聽眾之所好,舉辦了諸如音樂節目,教英語節目和大量介紹美國的專題節目,以吸引聽眾。但是,他們絲毫沒有放棄向中國聽眾進行宣傳的目的,即“讓聽眾接受我們的觀點”。
2020年08月,美國之音不再與外籍記者自動續約,是因為在“美國國際媒體署”的新領導邁克·帕克(Michael Pack)看來,這些美國官辦媒體存在著“系統性的、嚴重的、根本性的”安全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已經持續多年。
2020年3月18日,中國外交部網站發表題為《中方針對美方打壓中國媒體駐美機構行為採取反制措施》的文章。自即日起針對美方將5家中國媒體駐美機構列為“外國使團”,中方對等要求“美國之音”、《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時代周刊》這5家美國媒體駐華分社向中方申報在中國境內所有工作人員、財務、經營、所擁有不動產信息等書面材料。
2020年6月15日,據美國《國會山報》報道,“美國之音”(VOA)的兩名高層管理人員台長阿曼達·貝內特和副台長桑迪·菅原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