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台鎮

寶台鎮

寶台鎮位於四川省資陽市東大門,毗鄰城區,相依沱江,扼河東片區13個鎮(鄉)之咽喉,是城郊經濟帶三大鎮之一。寶台鎮處於皇城腳下,海拔高度:369米,前是經濟迅猛發展的資陽城,后扼資中樂至兩縣之咽喉,匯丹山、中和、保和、小院、伍隍、南津等鎮之要塞。既可發展工業,亦可發展農業。區劃代碼:512002102,長途區號:028,郵政編碼:641300,車牌號碼:川M。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資陽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19〕19號):撤銷清水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寶台鎮管轄。調整后,寶台鎮轄大洪村、富涼村、石牛村、東角村和原清水鎮所屬行政區域,寶台鎮人民政府駐富涼村7組62號。

2021徠年,資陽市雁江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寶台鎮人口為21812人。

鄉鎮概述


寶台鎮是在1987年由城東公社和文明鄉合併的基礎上,1992年撤區並鎮又與大洪鄉合併而成的,位於資陽 市東大門,與市區僅一江(沱江)之隔。該鎮有14個行政村,212個社,41266人(2018年)。鎮轄面積56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 31600畝(其中田9086畝,土22514畝),是一個以農業為主,工商業迅猛發展的新興鎮。
2001年,寶台鎮全年實現農業產值11245萬元:糧食總產量達9880噸,實現人均佔有542公斤;鄉鎮企業總產值實現4.39億元;畜牧業總收入達210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實現25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46元,計劃生育率達到97.85%。

行政轄區


下轄村:天生村 雷音村 協議村 沱橋村 半山村 鐘山村 拱城村 白沙村 飛虹村 黃泥村 大洪村 富涼村 東角村 石牛村

轄區代碼


512002102寶台鎮
512002102001寶台寺居委會
512002102200大洪村
512002102201富涼村
512002102202東角村
512002102203石牛村
512002102204天生村
512002102205半山村
512002102206雷音村
512002102207沱橋村
512002102208白沙村
512002102209飛虹村
512002102210協議村
512002102211黃泥村
512002102212鐘山村
512002102213拱城村

歷史沿革


寶台鎮是在1987年由城東公社和文明鄉合併的基礎上,1992年撤區並鎮又與大洪鄉合併而成的。

人口數據


截至2018年人口為41266人。
總人口——————31083
男————————15992
女————————15091
家庭戶戶數————9426
家庭戶總人口(總) —30711
家庭戶男—————15770
家庭戶女—————14941
0-14歲(總) ————7017
0-14歲男—————3600
0-14歲女—————3417
15-64歲(總)————21390
15-64歲男 ————11137
15-64歲女 ————10253
65歲及以上(總) ——2676
65歲及以上男———1255
65歲及以上女———142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9895
2021年,資陽市雁江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寶台鎮人口為21812人。

中小學校


資徠陽市雁江區寶台鎮協議小學
資陽市雁江區寶台鎮大洪坳小學
資陽市雁江區寶台鎮文明小學
資陽市雁江區寶台鎮白馬小學
資陽市雁江區寶台鎮雷音小學
資陽市雁江區寶台鎮黃泥小學

經濟建設


2003年
1、該鎮發展黃金梨、玫瑰香柑、油桃等經濟林700餘畝,以“千萬工程”實施帶動生豬、山羊為主的養殖業發展,出欄肥豬3.9012萬頭山羊1.3459萬隻,小家禽14.6萬隻,建成能繁生豬、山羊育種場14個,有生豬大戶236戶,其它各類大戶70戶,畜牧業產值實現3440.3萬元。
2、實現鄉鎮企業總產值5.752億元,同比增長16.2%,增加值實現8970萬元,新發展個體工商戶60戶,私營企業10戶,招商引資1000萬元以上,勞務輸出人員達7870人,實現勞務收入2572萬元。
3、實現財政總收入409萬元,同比增長22.1%,工商各稅完成172萬元,財政本級一般預算收入實現245萬元,同比增長26.3%,農業稅完成96萬元。
4、全面實施了農網改造,農網改造達99.1%,使210個社的農戶受益;整治山平塘38口,新修、維修水利工程2處,新建水渠760m,維修電力提灌設施34台套;建囤水田4根,已改建機耕道18.5公里。天生村扶貧工程建設通過驗收,並被評為優良工程。城市周邊綠化實現了停耕面積3172畝,種草面積1181畝。全年共投入1.7萬元,對白毛蟲危害的2000餘畝林地進行了防治。

社會事業


2003年
1、共查處治安案件171起,查處各類違法人員209人,其中治安處罰175人,立刑事案件14件,破9件,強制戒毒2人,勞動教養2人,調解各類民事糾紛1008件。
2、積極開展創建全省“百個安全生產示範鎮”活動。建立了重、特大安全事故追究制度,全面落實各項安全措施,杜絕了重大事故的發生。
3、投入資金30餘萬元,對文明小學等五所學校d級危房進行了改造。全年初中畢業班向資陽中學輸送3人,一般重高70人,普通高中200餘人。升學率為90%,小學升初中為99.9%。
4、為36戶95人特困戶落實了最低生活保障,發放低保金16504元,救濟金額12000元,爭取資金1.9萬元,解決了5戶“安身工程”。
5、抗擊“非典”取得了全面勝利。培訓鄉村醫務人員100餘人,發放資料1萬餘份,實現了“四無目標”。
6、新發展光纖網路電視用戶500戶,通社率為82.55%,發展電話用戶2000餘戶。
7、積極開展了文明單位創建活動。共創區級文明單位13個,其中最佳文明單位8個。
8、以市、區丘陵農村黨建綜合示範鎮和“文明新村”試點鎮為契機,狠抓了天生、雷音“文明新村”創建工作。

所獲榮譽


2020年6月10日,被中共資陽市雁江區委、資陽市雁江區人民政府命名為“雁江區級最佳文明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