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學報

武漢大學學報

《武漢大學學報》是由武漢大學主辦、教育部主管的綜合性科學技術類核心學術刊物,分人文科學版、哲學社會科學版、理學版、工學版、信息科學版、醫學版、英文版七個版本。

2018年3月,獲得第三屆全國“百強報刊”榮譽。

期刊簡介


刊名:武漢大學學報
武漢大學學報
武漢大學學報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主辦:武漢大學
周期:雙月
出版地:湖北省武漢市
語種:中文;
開本:大16開
ISSN:1671-8836
CN:42-1674/N
郵發代號:38-8

人文科學


概述
武漢大學學報
武漢大學學報
《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是由中國國家教育部主管、武漢大學主辦、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負責出版的人文科學類綜合性學術期刊,由1930年創刊的《國立武漢大學文哲季刊》發展而來,已有近80年的發展歷史。今天的《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為雙月刊,逢單月6日出版,128頁,大16開本,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解放后,著名歷史學家唐長孺教授、吳於廑教授,著名哲學家、前武漢大學校長陶德麟教授先後任《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主編。現任主編是著名經濟學家顧海良教授,常務副主編是政治學博士、博士生導師葉娟麗教授。本刊宗旨在於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繁榮學術事業,開展學術爭鳴,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本刊結合武漢大學的文科科研優勢,主要開設有哲學、中外語言文學、歷史學、新聞傳播學等固定欄目,刊發的文章強調學術創見和理論深度,要求關涉學科前沿問題、熱點問題,關注國家、教育部重大或重點課題研究成果,力求代表本學科的最高學術水平。
《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的整體學術質量始終處在中國高校文科學報的前列,現為中國社會科學綜合類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SSCI)的來源期刊和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社會學》文摘的索引源刊物。2010年,再次入選“湖北十大名刊”;2002年、2006年,連續被評為“全國雙十佳社科學報”、“全國三十佳社科學報”;2005年,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獎,其專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入選“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欄”; 2006年,入選“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刊工程”;2009年,獲首屆湖北出版政府獎期刊獎。
主要欄目
哲學、歷史學、中外語言文學、書評、書評·綜述。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獎情況
全國雙十佳社科學報(首屆)
全國社科綜合類核心期刊
湖北省社科優秀期刊
投稿須知
一、作者必須在文中提供的規範數據項
首頁內容包括:標題、基金項目的類別和編號、摘要、關鍵詞和正文;不要出現作者的任何個人信息(見樣本)。
尾頁內容包括:中文標題、作者署名、作者簡介(包括學校、院或系、職稱、博士學位、郵編)、英文部分(包括標題、署名、通訊地址、摘要、關鍵詞)以及具體聯絡方式(見樣本)。
關於論文字數 每篇論文必須7500字以上,每版面1500字,即每篇論文至少5面以上;摘要200字以內,切忌寫成內容簡介;關鍵詞3-5個。
關於電子文本 來稿要求一律用方正或Word排版,提供文稿的同時提供文章的電子文本。
關於數字用法
1、必須用阿拉伯數字的情況:公曆年、月、日、時;中國民國紀年;日本年號紀年;記數與計量等。
2、必須用漢文數字的情況:夏曆;中國清代以前歷史紀年;慣用語;鄰近兩個數字並列連用,表示概數,如:20世紀五六十年代。
關於註釋和參考文獻的規範(見樣本)
1、註釋主要用於對文章篇名、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等作必要的解釋或說明。註釋統一放於正文末、參考文獻之前。序號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錶示,標於註釋內容的右上方。
2、參考文獻的序號按在正文中出現的順序排列,用數字加方括弧表示,標於引文後面的右上方;參考文獻的起止頁碼用圓括弧的形式列於正文中參考文獻序號之後;相同的參考文獻在正文中使用同一序號。
3、參考文獻按序號集中列於正文後的註釋之後(如果有註釋的話),序號左頂格。
4、參閱某一文獻而在正文中沒有引用具體文字資料的文獻,按序號集中列於前述被具體參引的文獻之後。
5、關於參考文獻的標註規範,共分為幾大類:
(1)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如果存在不同版本,注意一定要用最新版本,且引號內的原話不得有誤,如樣本的參考文獻[1]~[5];
(2)中文報紙:須在文中標明文章具體來自報紙的第幾版,如樣本中的參考文獻[6];
(3)中文著作、中文期刊及外文著作的中譯本:如樣本中的參考文獻[7]~[10];
(4)中文古文獻:如樣本中的參考文獻[11]~[17];
(5)外文著作、外文期刊及外文報紙:如樣本中的參考文獻[18]~[21];
(6)中文博(碩)士學位論文:如樣本中的參考文獻[22];
(7)外文博(碩)士學位論文:如樣本中的參考文獻[23];
(8)中文檔案:如樣本中的參考文獻[24];
(9)外文檔案:如樣本中的參考文獻[25];
(10)國際學術會議論文:如樣本中的參考文獻[26];
(11)網路文獻:如樣本中的參考文獻[27]。

社會科學


武漢大學學報
武漢大學學報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武漢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期刊,其前身是1930年創刊的《國立武漢大學社會科學季刊》,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列舉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中國高校雙十佳社科學報"、"全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類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和"湖北十大名刊"。主要開設政治學·公共管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等欄目。宗旨是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指導下,繁榮學術事業,開展學術爭鳴,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
《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主要刊登中外語言文學、歷史學、哲學、新聞傳播學、編輯學等學科的學術論文;《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主要刊登法律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學等學科的學術論文。兩刊均為雙月刊,逢單月23日出版,大16開本,128頁,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兩刊均創刊於1930年,分別由當時的《國立武漢大學文哲季刊》和《國立武漢大學社會科學季刊》發展而來,並分別繼承這兩刊的歷史,自2001年第1期始,都為第54卷,總第252期;兩刊均為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一級期刊、首屆全國雙十佳社會科學學報和全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類核心期刊。兩刊學術質量始終處在中國高校文科學報的前列,與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實力相匹配。
從1992年以來,所發文章轉載率一直居全國綜合性大學學報前五名;1992年、1995年先後被評為“湖北省一級優秀期刊”;1995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列為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1998年獲湖北省出版優秀佳作獎;現為“中國首屆高校雙十佳社科學報”(並在第二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評優中繼續保持了“雙十佳”榮譽)和“全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類核心期刊”,並榮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兩刊擁有一支高素質的編輯隊伍,現有專職和兼職編輯9人,其中4人為教授、3人為副教授、2人為講師。各位編輯既是相關專業的專家,又熱愛編輯工作,具有很強的團隊精神。在審稿方面,本刊實行三級審稿制度,保證及時將本校最新、最高的學術成果向外發布;在校對方面,本刊實行5校和通讀清樣制度,保證校對差錯率嚴格控制在萬分之一以下。
有武漢大學強大的科研實力作後盾,有高素質的編輯隊伍,有嚴格的編輯制度,兩刊不僅能贏得中國讀者,也必將能走向世界。

理學版


簡介
武漢大學學報
武漢大學學報
《武漢大學學報(理學版)》創於刊於1930年,是由教育部主管、武漢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現為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A4開本,96頁,雙月24日出版。ISSN:1671-8836,CN:42-1674/N。
《武漢大學學報(理學版)》致力於報道自然科學各學科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設有研究報告,研究簡報,綜合評述等欄目。在基礎數學、空間物理學、凝聚態物理學、分析化學、病毒學、植物學、信息安全等方面有獨具一格的特色。
《武漢大學學報(理學版)》始終堅持高學術品位、高編印質量。現為中國自然科學學術類核心期刊,被美國《化學文摘》(CA) 、美國《數學評論》(MR) 、德國《數學文摘》(ZB1) 、俄羅斯《文摘雜誌》(РЖ)及《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國數學文摘》、《中國物理文摘》、《中國力學文摘》、《中國光學與應用光學文摘》、《中國無線電電子學文摘》、《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無機分析化學文摘》等多種全國性文摘刊物收錄,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為《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是影響因子較高的綜合性大學學報。
《武漢大學學報(理學版)》曾連續兩屆榮獲國家期刊獎提名獎,4次榮獲“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稱號,被評為第二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第二屆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並被授予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
辦刊宗旨
本刊宗旨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江澤民“三個代表”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主要反映武漢大學在自然科學各個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促進學術交流,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作出貢獻。
主要欄目
本刊設有研究論文、研究簡報、綜合評述、自然科學史等欄目,在基礎數學、凝聚態物理學、電波傳波與空間物理學、電化學、高分子化學、分析化學、遺傳學、有機化學、植物發育生物學、病毒學、環境科學等方面有其特點。
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
本刊一直被列為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刊登的論文中,論文的獲獎率、基金產文率、被引頻次及影響因子均在同類學報中居於前列。美國的工程索引(EI)、化學文摘(CA)、數學評論(MR),俄羅斯的文摘雜誌(PЖ),英國的科學文摘(SA),德國的數學文摘(Zb1)等文摘雜誌以及國內的文摘期刊和資料庫都將本刊作為固定刊源加以收錄。

工學版


簡介
武漢大學學報
武漢大學學報
《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承傳《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學報》、《武漢水利電力學院學報》、《武漢水利學院學報》,1957年創刊。國內刊號CN42-1675/T,國際刊號ISSN1671-8844,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主管單位教育部,主辦單位武漢大學。
學報編輯部現有編輯5人,其中研究生2人,本科生3人;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2人。由中國著名水利專家張蔚臻院士任學報主編。40多年來,由於社會的發展,科技進步,學報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辦刊思路
以“堅持特色,求實創新,培植精品”為目標,貫徹“三個代表”的精神,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載文的學術性和應用性。為學科建設、科技進步和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特別注重為水利水電、電力資(能)源的開發利用及其工程建設與發展、水利電力科學前沿領域的研究、專業人才的培養服務。重點報道水利水電、電力、動力類等學科的研究成果,兼顧其他學科及交叉學科研究成果的報道。以校內稿件為主,同時也吸納部分相關專業、質量較高的外稿。讀者為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工程單位相關專業的教師、大學生及科技工作者。
特色與優勢
⒈學科特色。學報所涵蓋的專業有國家重點學科一個(農田水利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6個,設有博士后流動站的學科一個(土木水利學)。有些學科,例如水利水電、電力等學科在全國佔有優勢,這些學科是學報稿件的來源和基礎。
⒉行業特色。學報的有關學科橫跨了水利、電力行業。電力工業是國家經濟建設的戰略重點,水利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水利電力事業在中國現代化建設中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明顯的行業優勢。因此,應加強同水利、電力行業的聯繫,了解他們的需求,既為他們服務,又在服務中發展自己。
取得的成績
學報為中文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刊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目前,該刊已被美國Ei page one、《中國水利水電文摘》、《電力科技文摘》、《農業機械文摘》收錄。
1996年學報獲電力部優秀期刊一等獎,1999年被評為湖北省優秀期刊,同年獲教育部全國優秀高校自然科學學報二等獎。
根據《1999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該刊在“水利水電”類,總被引頻次排序為第6位,影響因子排序為第8位。
發展規劃
⒈創優質、爭名牌。樹立精品意識,爭取在五年內辦成國內名刊,十年辦成在世界上有較大影響的期刊。
⒉突出特色,加快發展。藉助學科和行業優勢,增進高校與企業的優勢互補,促進學報發展。
⒊深化改革、建章立制、加強管理。走出去,請進來——實行開門辦刊,編輯人員要深入社會實際,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益;加強國際交流,提高學報的知名度。同時,做到管理工作科學化、制度化、標準化,管理手段現代化。

信息科學


簡介
武漢大學學報
武漢大學學報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即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報》,是武漢大學主辦的以測繪學為特色的測繪及信息科學專業學術期刊,主編劉經南院士,柳建喬編審。本刊依託世界最大的測繪高等學府——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立足中國,面向世界開放辦刊。通過發表具有重大研究價值的創新測繪理論成果,展示中國測繪學術研究的最高水平,促進測繪學術交流並引導測繪理論研究的方向,為中國測繪發展服務。本刊榮獲2004年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一等獎、第三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二等獎)。
欄目內容
本刊欄目包括院士論壇、學術論文、科技新聞等,內容涉及攝影測量與遙感、圖形圖像處理、大地測量與地球重力場、地圖製圖、地球動力學、GIS、GPS等中國測繪研究的優勢領域。
期刊收錄
發表的論文,在很多方面領導了國際測繪研究的方向。EI、俄羅斯《文摘雜誌》、《國際大地測量文獻題錄》、《國際製圖學文摘》等著名檢索系統均收錄本刊發表的論文。

醫學版


《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 (原《湖北醫科大學學報》)創刊於1958年,是以刊登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及相關學科的前瞻性科研論文為主,面向廣大醫學及相關學科教學、臨床、科研工作者,介紹醫學科研動態的綜合性學術期刊,目前為雙月刊,由國家教育部主管,武漢大學主辦,主編劉經南院士,常務副主編徐才萬(教授)。
收錄或以《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為資料來源的國內外資料庫有:Dialog聯機情報檢索系統、國家科技部萬方數據網路信息源系統、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暨中國期刊網、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生物醫學期刊文獻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國內外檢索類期刊有:中國醫學文摘各分冊、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生物學文摘》(BA)、《荷蘭醫學文獻》(EM)等。本刊是首批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是中國生物醫學核心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
《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立足武漢大學,面向全國,依託武漢大學雄厚的科研實力和享譽全國的知名度,全面反映我校醫學及相關學科的科研現狀,及時報道我校重大科研成果和進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我刊嚴格遵循“作者是上帝、稿源是基礎、編輯是保證、質量是根本”的20字辦刊指導思想,加快了發展步伐,影響因子、被引頻次等重要評價指標逐年明顯上升,基金論文比例成倍增長,深受廣大教學、臨床、科研人員的青睞和好評。歡迎校內外廣大專家學者踴躍投稿(一式兩份)。

目錄參考


基礎醫學研究
臨床醫學研究

英文版


武漢大學學報
武漢大學學報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武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英文版)》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武漢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1996年創刊,現為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刊號:ISSN 1007-1202,CN 42-1405/N。主要刊登基礎數學、計算機科學、凝聚態物理學、電波傳播與空間物理學、電化學、高分子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遺傳學、植物發育生物學、病毒學、環境科學等學科的前瞻性研究論文,兼收國內外基礎理論和應用理論方面的優秀論文。
本刊目前是CA,SA,AJ,JQUICK,CSA (ITE/TD/Corr/EC/CIS),MR,ZM,BA,JICST 以及ZR的收錄源刊。
主編:舒紅兵
常務副主編:譚輝
副主編:胡敏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is a comprehensive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sponsored by Wuhan University and supervis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It is published bimonthly and distributed at home and abroad since its starting publication in 1996 (National Serial Number: CN 42-1405/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 ISSN 1007-1202). The featured topics include mathematics,computer science,condensed matter physics,electric wave propagation,space physics,electrochemistry,polymer chemistry,analytic chemistry,organic chemistry,genetics,developmental biology,vir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an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he journal is indexed by CA,SA,AJ,JQUICK,CSA (ITE/TD/Corr/EC/CIS),MR,ZM,BA,JICST,and ZR.
Chief Editor: SHU Hongbing
Deputy Chief Editor: TAN Hui
Vice Chief Editor: HU Min

徵稿要求


文稿應具有科學性、新穎性和邏輯性,有理論性和指導實踐意義。
文稿要求論點鮮明、數據可靠、資料翔實、分析方法正確,語言精練、書寫工整。
研究類文稿和綜述、講座稿件全文在5000字左右,臨床經驗交流稿件全文在3000字左右。文章格式請按照科技論文的寫作要求(分前言、對象與方法、結果、討論),研究類文稿應另附150~200字中、英文摘要,3~5個關鍵詞。英文摘要還應包括文題、作者單位、作者姓名、郵政編碼。中、英文摘要應採用結構式著錄:含目的(Objective )、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和結論(Conclusion)。
文稿(可用複印件)要求列印在16開白紙上,字跡清楚,簡化字以國務院1986年10月重新公布的《簡化字總表》為準。數字請按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等七個單位公布的《關於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試行規定》書寫。計量單位請用國際標準計量單位,外文需打字或用印刷體書寫,並註明文種、大小寫和正斜體。圖請用白紙單面墨繪,尺寸應較計劃刊出者大一倍。照片請用光面紙印出,要求清晰、層次分明。圖和照片不得摺疊和出現划痕,背面請註明圖號、作者、文題和上下向。
文稿中摘編或引用他人作品,請按《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及其來源,在參考文獻表中列出。未公開發表的資料請勿列入參考文獻,必要時可在文中加註,說明作者、文題和來源。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本刊採用順序編碼制,引用處依出現的先後以阿拉伯數字排序,並用方括弧標註。
來稿請自留底稿,無論刊登與否恕不退稿。收到本刊收稿回執后3個月後未接到本刊採用通知時,作者可自行處理。
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可以對來稿作文字修改、刪節。對內容的修改,應徵得作者許可。如作者不允許對內容修改,務請在來稿中註明。
來稿請第一作者所在單位領導審核並附單位介紹信。來稿請勿一稿兩投或多投,如該稿曾在學術會議上宣讀或在內部刊物上刊出,或用其他文種發表過,請在投稿時加以說明。
來稿首頁作者單位后請註明單位所在城市名稱及郵編。此三項請列於首頁正文下方,並用橫線隔開。項目資助課題請註明資助單位及編號。為方便聯繫,請留電話號碼或E-mail地址。
1.
文稿應具有科學性、新穎性和邏輯性,有理論性和指導實踐意義。
2.
文稿要求論點鮮明、數據可靠、資料翔實、分析方法正確,語言精練、書寫工整。
3.
研究類文稿和綜述、講座稿件全文在5000字左右,臨床經驗交流稿件全文在3000字左右。文章格式請按照科技論文的寫作要求(分前言、對象與方法、結果、討論),研究類文稿應另附150~200字中、英文摘要,3~5個關鍵詞。英文摘要還應包括文題、作者單位、作者姓名、郵政編碼。中、英文摘要應採用結構式著錄:含目的(Objective )、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和結論(Conclusion)。
4.
文稿(可用複印件)要求列印在16開白紙上,字跡清楚,簡化字以國務院1986年10月重新公布的《簡化字總表》為準。數字請按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等七個單位公布的《關於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試行規定》書寫。計量單位請用國際標準計量單位,外文需打字或用印刷體書寫,並註明文種、大小寫和正斜體。圖請用白紙單面墨繪,尺寸應較計劃刊出者大一倍。照片請用光面紙印出,要求清晰、層次分明。圖和照片不得摺疊和出現划痕,背面請註明圖號、作者、文題和上下向。
5.
文稿中摘編或引用他人作品,請按《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及其來源,在參考文獻表中列出。未公開發表的資料請勿列入參考文獻,必要時可在文中加註,說明作者、文題和來源。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本刊採用順序編碼制,引用處依出現的先後以阿拉伯數字排序,並用方括弧標註。
6.
來稿請自留底稿,無論刊登與否恕不退稿。收到本刊收稿回執后3個月後未接到本刊採用通知時,作者可自行處理。
7.
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可以對來稿作文字修改、刪節。對內容的修改,應徵得作者許可。如作者不允許對內容修改,務請在來稿中註明。
8.
來稿請第一作者所在單位領導審核並附單位介紹信。來稿請勿一稿兩投或多投,如該稿曾在學術會議上宣讀或在內部刊物上刊出,或用其他文種發表過,請在投稿時加以說明。
9.
來稿首頁作者單位后請註明單位所在城市名稱及郵編。此三項請列於首頁正文下方,並用橫線隔開。項目資助課題請註明資助單位及編號。為方便聯繫,請留電話號碼或E-mail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