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方法論

史學方法論

史學方法論或稱歷史科學方法論、歷史研究方法論。它並不指任何單一的研究方法,而是指關於史學方法的理論,或者說,它是一種可以用於歷史研究的普遍方法理論,抑或可以說,拿一定的世界觀來觀察、分析、解決歷史問題便是方法論。在這個意義上,也可稱之為“方法學”(methodology)。

理論介紹


也正因此,亦因為科學研究中為達到同一目的而使用的方法、手段是多樣的,在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學派和不同個人那裡,史學方法論是存在明顯差別的,但它們不見得必定是尖銳對立的,往往是可以相互補充、兼容並蓄的,故史學方法論應是個開放的系統。當然,創立一門作為方法或關於方法的理論體系,是比較晚近的事,是近代科學極大發展的產物,但這並不是說古代史學就沒有其方法論體系,只是缺乏系統的歸納整理。在此意義上,我們可以發現存在著辯證唯物的史學方法論、實證主義史學方法論、結構主義史學方法論、解釋學史學方法論、發生學史學方法論、符號學史學方法論、精神分析學史學方法論、證偽主義史學方法論等等多種。而諸如比較方法、數量方法等只作為具體研究方法,而不構成史學方法論。從另一個角度說,史學方法論也可以理解為論史學方法。但這並不是論述一個個具體方法以及它們的簡單排列組合,而是從比較抽象的角度、從理論思維的高度,闡明史學方法一般的內涵、外延、特徵,它的層次結構、內部聯繫;論述它與歷史觀,與歷史認識論的關係;論述它與一般科學方法論的共性和差異性,以及它吸收其他科學方法的角度、程度及局限;最後還應具體描述和分析歷史學所能應用的種種方法和手段,並從中抽象出一般,發現歷史研究方法的內在一致性。總之,儘管國內外對史學方法論體系多有論述,但尚無統一意見,並多為對具體方法的介紹,因此,系統地研究科學的史學方法論,而非個別的方法或方法論仍是史學理論界迫在眉睫的任務。

杜維運作品


圖書介紹

史學方法是訓練史學家的一門學問。傑出的史學家,可能是天縱的,道地的史學家則是訓練出來的。天才也只有接受了既有的或自創的史學方法后,才能成為史學家。本書以古今中外數千年的史學方法的藍本,歸納總結出了基本的史學方法,在技術的方法之外,擴及史學理論與思想,提出了史學家必備的基本素質與修養。

作者介紹

杜維運,山東嘉祥縣人,1928年生,曾任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等。著有《中國史學史》、《清代史學與史家》、《趙翼傳》、《優患與史學》等書。

圖書目錄

增寫版自序
修訂版自序
初版自序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歷史與史學家
第三章歷史科學與藝術
第四章史學方法科學方法與藝術方法
第五章歸納方法
第六章比較方法
第七章綜合方法
第八章分析方法
第九章史料析論
第十章史料考證
第十一章博學與歷史研究
第十二章歷史想像與歷史真理
第十三章歷史敘事與歷史解釋
第十四章歷史文章的特性與風格
第十五章引書的理論與方法
第十六章傳記的特質與撰寫方法
第十七章一部柔美的歷史
第十八章可以看到聽到的歷史
第十九章比較歷史與世界史
第二十章比較史學與世界史學
第二十一章史學上的純真精神
第二十二章史學上的美與善
第二十三章史德與史學家
第二十四章史學家的胸襟
第二十五章歷史的兩個境界
第二十六章史學家的樂觀、悲觀的迷惑
第二十七章史學方法的承舊與創新
史家與史書索引
參考書目

林家有作品


書名:史學方法論
圖書編號:1576965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定價:15.0
ISBN:730602091
作者:林家有
出版日期:2002-12-01
版次:1
開本:16

簡介

收入本書的文章和講稿,有少部分公開發表過,多數則是第一次發表。文章和講稿,尤其是講稿,在寫作過程中參閱了不少學者的研究成果。本書名為《史學方法論》,但講的都是一些具體的治史技巧,以及治史應注意的方方面面問題。沒有講多少大道理。作者之所以如此,是覺得這樣做比空談所謂方法更實在些、有用些。作者之所以要將這些所謂“史學方法論”的不成熟的文章、講稿結集出版,目的很明確,就是為正在學習歷史的青年學生提供一些素材、一些思考的空間,希望這些士子們的習史、治史的道路上開好步,走好路,祈盼他們能早日成才,為他們的國家和民族奉獻聰明和才智。

目錄

第一章 歷史研究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一、歷史研究的繼承與發展
(一)歷史研究需要繼承
(二)歷史研究只有創新和超越才有生命力
二、研究歷史人物應注意的問題
(一)找到人物的立足點、切入點,給予正確定位
(二)將個體與群體結合起來研究,正確區分個人
與團體的關係
(三)將歷史人物同時代和現實社會聯繫起來研究,
正確評價人物的作用
(四)不能忽視文化對人物的影響
(五)評價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是社會實踐
三、近代中國時代的主題與人物研究
(一)近代化——近代中國人物的思想主題
(二)用近代化的視野研究近代中國人物與研究
方法的轉變
(三)近代化應當成為評價近代中國人物的客觀標準
四、歷史學者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一一)歷史學者必須具備的史德與史才
(二)治學和寫作對讀書和思考的關係
第二章 治史者必須重視方法問題
一、掌握學習歷史的入門方法——答張偉同志
二、研究歷史與運用工具書——答廖望同志
三、關於歷史學研究的方法和治學態度問題
(一)研究工作應用最短的時間去爭取最大的效果
(二)治史的方法與態度是檢驗史學工作者成敗的重要條件
四、史學工作者必須學會鑒別和考證史料——當事人
的記載也會有錯誤
第三章歷史研究的方方面面
一、關於政治史與政治思潮的研究
(一)關於政治學的概念與內容問題
(二)關於近代中國政治史研究的情況和未來政治史研究的重任
(三)研究近代中國的政治思想和思潮原則
二、關於歷史與現實的關係——歷史如何為現賓服務不容忽視的方法
三、關於正確認識和處理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係問題
四、對“全盤西化”文化觀的評析
(一)“全盤西化”文化觀,就反封建文化而言應該肯定
(二)“全盤西化”作為概念是非科學的理念層面的研究課題
五、關於史學研究的學術規範問題
(一)必須遵循學術規範
(二)歷史研究的學術規範
(三)遵守學術規範要注意的問題
六、關於史學評論的問題
(一)評什麼書,由誰來評,如何評
(二)樹立正確對待書評的態度
七、讀范文瀾先生《中華民族的發展》一文所想起的問題
(一)中國是中華民族各族共同創締造的祖國
(二)中華民族大中華思想的形成是中國振興的精神支柱
(三)中華民族的各民族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
第四章 從研究孫中山得到的方法啟示
一、孫中山與歷史科學的使命
(一)孫中山借歷史為現實革命服務
(二)歷史科學的使命:昭示未來
二、孫中山整合民族意識的目的
(一)孫中山從政治上整合民族意識,為中華民族振興創造條件
(二)孫中山從經濟上整合民族意識,造成中華民族各民族相互依存的聯合體
(三)孫中山從文化上整合民族意識,形成中華民族各民族的共同追求
三、孫中山對中國近代化道路的探索
(一)近代中國缺乏獨立和民主,任何事情都辦不好
(二)孫中山的中國近代化理念和實踐對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借鑒作用
四、孫中山為什麼能夠成為辛亥革命的領袖
(一)時代的變化需要孫中山這樣的人物
(二)孫中山能夠適應時代的要求及時提出解救中國危機的主張
(三)孫中山的思想和言行體現了資產階級和國民的利益要求
(四)孫中山是革命領導集團的傑出代表和佼佼者
五、正確認識辛亥革命的成敗與民初中國的政局
六、孫中山與“人學”
(一)孫中山是近代中國重視“人學”研究的偉大先驅之一
(二)放棄或鄙視人文精神的建設,必然導致人倫的毀滅
(三)國家的強弱“以人為本”——奠定教育在國家、民族和社會發展的首要地位
七、孫中山的和平學說
(一)和平只要有希望就要積極爭取
(二)只有消除帝皇思想,國內戰爭才會停止
(三)只有實現“天下為公”,世界和平才有保證
(四)用東方王道精神與西方霸道狂人抗衡
八、中華書局與20世紀的刊、中山研究
(一)中華書局重視出版孫中山資料書,為孫中山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中華書局出版孫中山研究著作在國內外產生重要影響
(三)中華書局具有明確的特色定位,為保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精神遺產做出
舉世公認的成就.
九、對孫中山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第五章 從書序、書評中得到的方法啟迪
一、《一代天驕——孫中山傳記》序——民眾需要通俗有趣的偉人傳記
二、《孫中山研究論文集》序——人物研究需要從多角度探視
三、《嶺南文化與孫中山》序——文化土壤對人物成長的影響
四、《孫中山與香山》序——歷史土壤與偉人間的相互作用
五、《開拓與探索》序——歷史學者需要眼睛向下透視社會
六、《迷信與科學》序——科學一定會戰勝迷信
七、研究歷史必須發掘新材料——評黃宇和著《孫逸倫敦蒙難真相:從未披露的史實》
八、必須重視偉人遺墨真跡的學術價值——劉望齡編《孫中山題詞遺墨彙編》讀後
九、於微見著的深化與開拓——評劉曼容著《中國國革命探微》
十、中國近代社會思潮研究的新成果——讀吳雁南等主編《中國近代社會思潮》
十一、求是·創新·成一家言——評朱英著《晚清經濟政策與改革措施》
十二、香港和澳門在兩岸關係中的重要角色——評介孟慶順著《港澳與海峽兩岸關係》
參考書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