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門
廣州大東門
大東門,又稱正東門,是中國廣州在宋代至明、清時代的東大門,也是廣州老城八城門之一。現已拆除,但至今仍是廣州老城區一個地名。位置在今中山路和越秀路交界路口(東濠涌高架橋下)。民國初年,廣州拆城修馬路,大東門被拆除。2002年,在中山路和越秀路交界的一個工地上,挖出了一處古城殘垣。經考究是大東門城牆遺址。2004年,市政府曾規劃在原址復建“大東門甕城”,重塑大東門形象。
今天的廣州大東門
東平大押位於中山四路與越秀中路交界處,即舊時廣州大東門的“東平大押”博物館,這家東平大押,是晚清至民國初期廣州興盛的典當業所留存下來的為數不多的古當鋪建築。
1934年4月,隨著眾多銀行興起,東平大押歇業。上世紀70年代,當鋪舊址被一家工廠當作員工宿舍,成了民宅。後來中山路全線擴寬,該樓因其文物價值得以倖存,住戶也全部搬離。
從2004年開始,越秀區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先後投入約180萬元對東平大押進行維修,拆除了作民居期間新建的部分,修補了木構件、屋頂、牆洞等部分內容,儘可能地保留了老當鋪的原有風貌。
改造后的博物館分三層,一樓主展廳復原了明末清初當鋪的高櫃檯和典當的場景,二樓展示的是近代典當業的文史資料、圖片和實物,三樓用於展示現代典當業的發展和革新,同時也用於舉辦各類典當物品的鑒賞和知識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