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吸引
人際吸引
人和人之間的相互喜愛、相互需要、依賴就是人際吸引。人類一個最基本的需要——合群。對多數人來說,合群的傾向,即與他人在一起的願望,是很強烈的。從嬰幼兒時期起,合群的需要就開始出現了。這時的孩子同一個或更多的成人產生了強烈的依戀關係。這種依戀關係被稱作孩子的第一次戀愛。
人際吸引
嬰幼兒會依戀於那些與他們打交道最多、最親切的人。這個人通常是母親,也可以是其他的人。
依戀指的是孩子對某一個或幾個成人的出現產生積極的反應。他們在被成人接受時感到愉快,當感到恐懼時就去尋找這個成人。依戀關係一般是雙向的,孩子不但依戀成人,成人也離不開孩子。
人際吸引
提供信息。兒童對世界是充滿問題的,這些問題的答案一般都可以從所依戀的成人那裡得到。同時,父母的語言、以及非言語行為往往都可以為兒童的行為提供指導。如看到一個奇怪的蟲子,孩子一般要先看看成人的反應,如果成人表示害怕,他也不會去摸,如果成人對他笑笑,他也許會拿蟲子。
所有的兒童對照顧他們的成人都會產生依戀,然而成人的不同行為會產生不同的依戀關係。
兒童心理學研究者通過一種稱為"陌生環境"的實驗發現了3種主要的依戀類型:
安全型。父母經常在孩子身邊,並且對孩子的需要給以滿足。這種孩子如果被放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里自己玩,在父母暫 時離開又回來后,會去尋找父母的愛護、親近,然後繼續玩耍。
躲避型。這種孩子的父母對孩子的要求總是沒有反應甚至排斥孩子。在上述情景中,當父母從外面回來后,孩子會躲避或者故意不理瞎父母,見到他們也會轉過身子走到別處去玩。
矛盾型。這種孩子的父母往往對做父母感到負擔很重,不知所措。對孩子的照顧沒有常規。他們有時會滿足 孩子的需要,有時滿足不了,有時還過於干涉孩子的活動。在這種情景中,這種孩子見到父母後會表現出憤怒,對父母的要求表示抵抗。同時又希望接近父母,得到撫愛,但是很難使之感到滿足。
人際吸引
按照S.沙赫特提出的情感二因素論看,情緒體驗依賴於生理喚起和認知標記。人們莫名其妙地感到害怕時,往往以環境來解釋。沃爾斯特把這個理論應用到愛情上。認為愛情是生理喚起和適當認知標記的結合。你在思念戀人時,此時任何情景引起的生理喚起的加強都可能被解釋為愛情的增強。如一對暴風雨中的戀人比在一般條件下更易於增強愛情,因為暴風雨引起的喚起被解釋為愛情了。當然,如果其他解釋很明顯,便不會解釋為愛情。愛的傾向愛情和喜歡是不同的,但喜歡是愛情的基礎。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影響喜歡的因素也影響愛情,前面所談的影響喜歡的因素,如相似性﹑滿足性﹑接觸頻率﹑外貌吸引力﹑互補性等也都是決定一個人最終選擇什麼人作戀人或伴侶的重要條件。所以,相似的人﹑住得鄰近的人﹑交往頻率高的人﹑外貌吸引力大的人﹑角色作用互補的人之間容易發生愛情。
聯結是條件反射的一個基本原則:在人際吸引的問題上,聯結起著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我們喜歡那些與好的經歷有關的人,而不喜歡與不好的經歷有關的人。
強化是學習理論中的一個基本原則。我們喜歡那些用不同方式獎勵我們的人。獎勵的一種很重要的形式是積極的評價。很多研究表明我們喜歡那些給我們積極評價的人。
根據社會交換理論,當我們認為同另一個人的交往是利大於弊時,就會喜歡那個人。評價往往是通過對幾個人的觀察得出來的,與某人交往可能好處較少,與另一個人交往可能好處較多。
相似性原則認為人們往往喜歡那些與自己相似的人。這裡所說的相似性不是指客觀上的相似性,而是人們感知到的相似性。實際的相似性與感知到的相似性是有聯繫的,而且前者往往決定後者,但二者不是完全對應的。感知到的相似性包括信念﹑價值觀﹑態度和個性品質的相似性,外貌吸引力的相似性,年齡的相似性,以及社會地位的相似性等。
人際吸引
但交往頻率與喜歡程度的關係呈倒U型曲線,過低與過高的交往頻率都不會使彼此喜歡的程度提高,中等交往頻率時,彼此喜歡程度較高。
人們往往喜歡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相似性主要包括:信念、價值觀及人格特徵的相似;興趣、愛好等方面的相似;社會背景、地位的相似;年齡、經驗的相似。實際的相似性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雙方感知到的相似性。
當雙方在某些方面看起來互補時,彼此的喜歡也會增加。互補可視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以下三種互補關係會增加吸引和喜歡:需要的互補;社會角色的互補;人格某些特徵的互補,如內向與外向。當雙方的需要、角色及人格特徵都呈互補關係時,所產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強大的。
容貌、體態、服飾、舉止、風度等個人外在因素在人際情感中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尤其是在交往的初期,好的外貌容易給人一種良好的第一印象,人們往往會以貌取人。外貌美能產生光環效應,即人們傾向於認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的優秀品質,雖然實際上未必如此。
才能一般會增加個體的吸引力。但如果這種才能對別人構成社會比較的壓力,讓人感受到自己的無能和失敗,那麼才能不會對吸引力有幫助。研究表明,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錯誤”,會增加他們的吸引力。
人格品質是影響吸引力的最穩定因素,也是個體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美國學者安德森(N.Anderson,1968)研究了影響人際關係的人格品質。可以看出,排在序列最前面、喜愛程度最高的六個人格品質是:真誠、誠實、理解、忠誠、真實、可信,它們或多或少、直接或間接同真誠有關;排在系列最後受喜愛水平最低的幾個品質如說謊、假裝、不老實等也都與真誠有關。安德森認為,真誠受人歡迎,不真誠則令人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