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搖籃的結果 展開

搖籃

詞語概念

搖籃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是yáo lán,一指嬰兒的卧具;二指某些事物的發源地。出自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搖籃》。

基本解釋


1. 有一種專為嬰兒睡覺的時候唱的歌,名為《搖籃曲》。通常十分輕柔,演唱者一般為女性。由於嬰兒睡在裡面,母親為了撫慰小兒入睡從而產生了搖籃曲。
2. 搖籃通常裝在搖擺器上或懸掛於樞軸上可以搖擺的嬰兒床或吊床。
3.形容人才成長的處所或重要事物的發源地。例句:黃河流域是我國古代文化的搖籃。
4.形容裝嬰兒睡覺的籃子。

引證解釋


1. 嬰兒卧具。形狀略像籃子,多用竹或藤等製成,可以左右搖動,容易使嬰兒入睡。多用木、竹、柳條製作,護欄或鑲板上飾有不同類型的花紋及圖案。早期搖籃利用挖空的樹榦製成,多用繩索吊於房梁或橫木杆上。
明 李詡《戒庵老人漫筆·搖籃》:“今人眠小兒竹籃名搖籃……搖車即搖籃。”清 趙翼《舟行》詩之一:“笑比搖籃引兒睡,老夫奇訣得還童。”曹禺《原野》第一幕:“左面是搖籃,裡面的孩子已經睡著了。”
2. 比喻某些事物的發源地。
徐特立《各科教學法講座》:“希臘是哲學的搖籃,最初就發明了自然發生的辯證法。”郭小川《三門峽》詩:“古代文明的發源地啊,中華民族的搖籃。”“延安是中國革命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