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沙梅島

閣沙梅島

閣沙梅島,一譯“蘇梅島”,泰國西南部馬來半島東海岸最大的島嶼。為那空是貪瑪叻山脈向北伸入泰國灣部分。面積270平方公里。盛產椰子和燕窩。居民多從事漁業和種植椰子。距素叻他尼府東北約35公里。蘇梅島大概呈圓形,最寬處約21公里,最長處約長25公里,平均約15公里寬,是貪瑪叻山脈向北伸入泰國灣的部分。近海布滿珊瑚礁和瀉湖,島上的瀑布很有名。面積228.7平方公里(88.3平方英里)。島內叢林密布,最高海拔635米(2083英尺)。包括附近約60個大小島嶼,總面積270平方公里。人口55,000(2008年)。盛產椰子和燕窩。居民多從事漁業、旅遊業和種植椰子。

歷史


來自馬來半島和華南的漁民約於十五世紀率先到蘇梅島居住,一幅繪於1687年的中國地圖就已經有蘇梅島的紀錄。“蘇梅”(Samui)這個名稱來源不詳,有說來自當地一種稱為mui的樹木,又或來自馬來語Saboey一詞,意即“安全的避風港”。而Koh在泰語里意為“島”。更有人音譯島名成為“郭十妹”。
蘇梅島直至二十世紀後期前仍甚少跟泰國本土往來,自成一個自給自足的社會。在1970年代初開始鋪設道路之前,要由島的一端穿越中部的深山密林到達島的另一端,僅15公里的路程就得用上一整天。
蘇梅島人口約五萬多人,主要依賴出口椰子、橡膠,以及近年大力發展的旅遊業。島上設有一國際機場─蘇梅機場,每天有直航航班來往首都曼谷及其他東南亞大城市如香港及新加坡。2008年,英國船運公司Cunard一艘載客量超過2,000人的郵輪“維多利亞女皇號”(MSQueen Victoria)在她的航程中途停泊於蘇梅島,突顯了蘇梅島的旅遊熱點地位。
蘇梅島以島上未受破壞的自然環境宣傳旅遊業,但帶來收益的同時,旅客活動的增加亦正影響島上原有的自然環境及文化,導致本土居民與來自外國及泰國其他地方的移民之間的衝突。

地理


蘇梅島位處泰國灣西南,距素叻他尼府(Surat Thani Province,簡稱“素叻府”)東北約35公里。蘇梅島大概呈圓形,最寬處約闊21公里,最長處約長25公里,平均約15公里寬,並由約60個大小島嶼所包圍。蘇梅島與這些島嶼共同組成安通海洋國家公園(Muko Ang Thong)。島的中部由幾乎無人居住的高山樹林(當地稱之為Khao Pom)所覆蓋,最高點海拔635米。其餘的低地由一條約51公里長、多沿海岸線行走的道路串連起來。
蘇梅島的前首府為那通(Nathon),在島的西北岸,現時仍是捕漁與渡輪服務的主要港口。那通是地區政府的所在地,也是當地的商業中心,大街上的舊式中國店鋪是特色之一。而島上的每個海灘都會被視為一個小鎮,因為在海灘附近總會建有很多酒店、食肆及夜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