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定

詞語

斷定,漢語詞語,意為經判斷而下結論。

引證解釋


⒈ 判決裁定。
《三國志·魏志·衛覬傳》:“九章之律,自古所傳,斷定刑罪,其意微妙。”
元·關漢卿《四春園》第二折:“既然前官斷定,將軍來,我判個‘斬’字。”
⒉ 下結論;斷然認定。
唐·裴夷直《漫作》詩:“梁園桃李雖無數,斷定今年不開花。”
《朱子語類》卷八七:“雖疑如此,然終未可如此斷定。”
清·俞樾《茶香室續鈔·唐貢荔支地》:“一騎紅塵,擾及天下,千載后必欲斷定為何地,不亦泥乎?”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五回:“這件事我是不敢斷定,因為我看見了幾件稀奇古怪的事。”
馬南邨《燕山夜話·一塊瓦片》:“這裡說的‘金瓦’是否真的用金子造的,誰也不能斷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