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共和國的崩潰

第三共和國的崩潰

《第三共和國的崩潰》是2010年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夏伊勒。

內容簡介


本書為了說明歐洲大國之一的法國在納粹法西斯進攻面前為何如此不勘一擊,通過對歷史的追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及發生后法國國內和國際上發生的各項重大事件的分析,揭示了法國戰敗的真正原因。

作者簡介


威廉·夏伊勒(1904-1993)出生於芝加哥,畢業於艾奧瓦的Coe學院並在那裡獲得名譽文學博士學位。一九二五年首次以一名報社記者的身份赴歐洲。此後,在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他先後在法國、德國、奧地利、英國、義大利、印度和美國工作並致力於研究本書提出的問題。他相繼受聘於《芝加哥論壇報》、紐約《先驅論壇報》(巴黎版)、環球通訊社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一九四一年,他出版了頗有影響的《柏林日記》。從那時起,在其駐外記者和新聞評論員的經歷之外,他又增加了一份歷史學家的職業。

圖書目錄


前言
序曲
第一章 崩潰!一九四○年夏
第一編 第三共和國的興起 一八七一年至一九一九年
第二章 非正常誕生與早期成長中的痛苦 一八七一年奎一八九一年
第三章 德雷福斯事件 一八九四年至一九○六年
第四章 共和國的鞏固 一八八○年至一九一四年
第五章 階級和鬥爭 一八七五年至一九一四年
第六章 持續的政治危機 一八七五年至一九一四年
第七章 第三共和國的成就 一八七五年至一九一四年
第八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來臨 一九○五年至一九一四年
第九章 第三共和國最輝煌的時刻 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
第二編 勝利的幻想與現實 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三四年
第十章 勝利的法國一“歐洲最重要的大國”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三一年
第十一章 衰落(一):政治和財政的混亂,普恩加來複出 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三○年
第十二章 衰落(二):軍事力量的削弱 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三四年
第十三章 衰落(三):世界性經濟大蕭條動搖第三共和國 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
第三編 第三共和國的最後幾年 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九年
第十四章 重大轉折點 一九三四年二月六日
第十五章 後果:鴻溝擴大 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六年
第十六章 萊茵蘭事變:制止希特勒從而避免一場大戰的最後機會 一九三六年三月
第十七章 法國進一步分裂——人民陣線和西班牙內戰 一九三六年至一九三七年
第十八章 分歧與混亂:法國與德奧合併 一九三八年三月
第十九章 通向慕尼黑之路(一)一九三八年四月二十七日至九月十三日
第二十章 通向慕尼黑之路(二)一九三八年九月十五日至二十八日
第二十一章 慕尼黑會議 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九日至三十日
第二十二章 輪到波蘭 一九三九年
第二十三章 巴黎的夏日插曲一九三九年五月至七月
第二十四章 與蘇聯的談判 一九三九年夏
第二十五章 戰爭前夜 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三日至三十一日
第二十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至三日
第四編 戰爭與失敗 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年
第二十七章 離奇的戰爭 一九三九年九月三日至一九四○年四月九日
第二十八章 大戰前夕:挪威戰爭,對比利時的威脅和巴黎的危機 一九四○年春
第二十九章 法蘭西戰役(一):大兵壓境 一九四○年五月十日至十五日
第三十章 法蘭西戰役(二):色當慘敗;德軍突破默茲河防線 一九四○年五月十三日至十六日
第三十一章 法蘭西戰役(三):佛蘭德戰場的徹底失敗和比利時的無條件投降 一九四○年五月十六日至六月四日
第三十二章 巴黎的陷落 一九四○年六月五日至十四日
第三十三章 逃往波爾多 一九四○年六月十一日至十四日
第三十四章 波爾多的痛苦掙扎;雷諾下台:貝當掌權 一九四○年六月十四日至十六
第三十五章 停戰!一九四○年六月十七日至二十九日
第五編 第三共和國的崩潰
第三十六章 在維希的結局 一九四○年六月至七月
尾聲
致謝
參考書目
索引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