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濕疹

外陰濕疹

外陰濕疹是皮膚科常見病之一。外陰濕疹好發於各個年齡階段女性的外陰。過敏是外陰濕疹發病的重要原因。外陰濕疹的特徵為多形性病損、炎性滲出伴劇烈瘙癢。外陰濕疹的治療為隔絕致敏原及各種不良刺激,抗組胺葯及對症治療。外陰濕疹不僅會造成皮膚損害,還可由於瘙癢、反覆發作,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併發感染。經合理治療后,本病預后良好。

就診科室


● 皮膚性病科、婦產科

病因


● 具體病因不明,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內部因素

● 慢性感染
● 內分泌或代謝功能紊亂
● 循環功能障礙
● 精神心理
● 遺傳

外部因素

● 魚、蝦等食物
● 花粉、塵蟎等吸入物
● 潮濕炎熱的環境
● 動物毛皮
● 化妝品、肥皂等化學物質

癥狀


● 外陰濕疹可累及外陰及周圍皮膚,癥狀為劇烈瘙癢。

急性期

● 紅斑、水腫、丘疹、水皰成群聚集。
● 水皰可融合、破潰、糜爛、滲出、結痂。
● 病損常對稱分佈,較局限並反覆發作。

亞急性期

● 糜爛、滲出減少,出現結痂、脫屑。

慢性期

● 經急性階段后,炎症反應變輕,表現為皮膚肥厚、皸裂、脫屑、伴色素沉著或減退。

檢查


● 懷疑有接觸因素者,應做斑貼試驗尋找過敏原。
● 皮膚組織病理學檢查,明確病變性質。

診斷


● 醫生根據臨床表現即可初步診斷,組織病理檢查可以確診。
● 在大小陰唇及其周圍皮膚有多個粟粒大小的丘疹,密集成片。
● 皮疹邊界清楚,常因搔抓而呈糜爛或水腫。
● 結合組織病理學檢查進行確診。

鑒別診斷


● 接觸性皮炎
● 神經性皮炎
● 銀屑病
● ● 這些疾病也會出現與外陰濕疹類似的皮疹表現。若出現這些癥狀不能自行判斷用藥時,應及時就醫。

治療


● 隔絕致敏原及各種不良刺激。
● 藥物及對症治療。
● ● 靜脈或口服抗過敏藥物、類固醇激素,合併感染時加用適當的抗生素。
● ● 急性期:酌情選用爐甘石洗劑、硼酸液、高錳酸鉀溶液、氧化鋅油等。
● ● 亞急性期:可用各類皮質醇霜劑。
● ● 慢性期:可用皮質醇、止癢劑,氟芬那酸丁酯軟膏等,也可採用冷凍、放射性同位素、淺層X線治療等。
● 中醫及中西醫結合治療
● ● 中醫中藥辯證治療尤其是中藥外洗以及中西醫結合治療也可有較好的療效。

危害


● 外陰濕疹不僅會造成皮膚損害,還可由於瘙癢、反覆發作,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併發感染等。

預后


● 經合理治療后,本病預后良好。

預防


● 避免食用刺激性及易致敏性食物。
● 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不潔性行為。
● 清淡飲食,多食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 適當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