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發性癲癇

特發性癲癇

特發性癲癇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特發性癲癇的表現為發作性全身強直陣攣發作、失神發作、肌陣攣發作、感覺異常或是精神癥狀等。特發性癲癇主要使用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及神經調控治療。特發性癲癇會有眩暈、意識障礙的表現,長期頻繁發作,還會造成認知障礙,表現為記憶障礙、性格改變等,對正常的生活產生影響。特發性癲癇早期有效治療可控制癥狀,不治療預后較差。

就診科室


● 神經內科或內科

病因


● 特發性癲癇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癥狀


● 特發性癲癇的表現為全身強直陣攣發作、失神發作、肌陣攣發作等,主要表現為:

全身強直-陣攣發作

● 意識突然喪失。
● 全身肌肉呈強制性收縮。
● 眼睛睜大,兩眼球上翻,瞳孔放大。
● 呼吸暫停,面色青紫。
● 肢體有節律地抽動。
● 呼吸暫停。
● 口吐白沫、牙關緊閉。
● 大小便失禁。

失神發作

● 短暫的意識喪失,突然開始,突然結束,發作時正在進行的活動中斷,雙目凝視,眼球短暫上翻。

肌陣攣發作

● 短暫、反覆發生、無節律、不自主的肌陣攣抽動,常見於肩部和上肢。

感覺異常或精神癥狀

● 發作性的顏面、肢體麻木;或是精神行為異常,幻視幻聽

檢查


● 確診特發性癲癇依靠腦電圖、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神經心理學檢查等。

腦電圖

● 腦電圖是診斷癲癇最有效的檢查方法,可發現癇樣放電,定位致癇灶,並判斷癲癇類型。

影像學檢查

● 顱腦CT和磁共振檢查有助於發現顱內有無腫瘤、畸形、腦血管異常、鈣化等器質性病變,對明確病因及定位原發病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PET檢查可以測量腦血流、腦代謝,了解神經遞質功能變化,輔助癲癇灶定位。

實驗室檢查

● 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以及血糖、肝腎功能、電解質、血鈣等檢測,不僅能夠幫助尋找病因,還有助於監測抗癲癇藥物的不良反應。尿液檢查可用於遺傳代謝疾病的篩查。腦脊液檢查主要用於排除顱內感染性疾病,也可協助診斷某些遺傳代謝病。

神經心理學檢查

● 檢查可以了解病人的認知狀況,比如是否存在記憶減退、智力下降,以及有無性格改變等。

診斷


● 醫生診斷特發性癲癇,主要依靠臨床癥狀、腦電圖、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神經心理學檢查等確診。
● 臨床表現:全身強直陣攣發作、失神發作、肌陣攣發作等。
● 腦電圖:檢查可出現異常腦電波。
● 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檢查可了解癲癇灶位置。
● 神經心理學檢查:可以了解是否存在記憶減退、智力下降,以及有無性格改變等。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全身強直陣攣發作、失神發作、肌陣攣發作等癥狀,容易與特發性癲癇混淆,這些疾病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癔症等。
● 如果出現以上類似的表現,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腦電圖、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等來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特發性癲癇主要使用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及神經調控治療。

藥物治療

● 病因明確可進行病因治療,病因不明確或癲癇反覆發作的病人,可以用藥物治療。需根據發作形式、年齡等因素選擇用藥方案。
● 常用的抗癲癇藥物有奧卡西平、卡西平、丙戊酸、拉莫三嗪、開浦蘭、托吡酯等。

手術治療

● 手術治療對於腦部有器質性病變,以及藥物治療效果不好的病人,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神經調控治療

● 神經調控治療是迷走神經刺激器植入術,是一種新型治療手段,適用於以下情況:
● 按照國際標準聯合用藥治療1~2年仍不能控制的耐藥性癲癇。
● 外科手術失敗。
● 不適合手術切除顱內病灶的耐藥性癲癇。

危害


● 特發性癲癇會有眩暈、意識障礙的表現,長期頻繁發作,還會造成認知障礙,表現為記憶障礙、性格改變等,對正常的生活產生影響。
● 癲癇發作時,喉痙攣、口腔和氣道分泌物增多,有窒息的危險。
● 癲癇不可控地突然發作,還增加意外傷害的風險,可能出現跌倒、摔傷、燙傷、意外車禍或溺水等事故。

預后


● 特發性癲癇早期有效治療可控制癥狀,不治療預后較差。

預防


● 優生優育,禁止近親結婚。孕期前3個月,一定要遠離輻射,避免病毒和細菌感染。規律孕檢,分娩時避免胎兒缺氧、窒息、產傷等。
● 小兒發熱時應及時就診,避免孩子發生熱性驚厥,損傷腦組織。還應看護好孩子,避免其發生頭外傷。
● 注意保證健康的生活方式,並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以減少腦炎、腦膜炎、腦血管病等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