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大葉柳的結果 展開

大葉柳

楊柳科柳屬植物

大葉柳(學名:Salix magnifica Hemsl.)是楊柳科柳屬植物,灌木或小喬木。小枝粗壯,幼時有臘粉,無毛。葉革質,橢圓形,寬橢圓形,長達20厘米,寬達11厘米。花與葉同時開放,或稍葉后開放;花序長達10厘米,粗約1.5厘米。果序長達23厘米。蒴果卵狀橢圓形,長5毫米,柄長達4毫米,通常果柄越短。花期5-6月,果期6-7月。

分佈於中國四川西部。生長於海拔2100-2800米的山地。

大葉柳樹形美觀,可作行道樹和觀賞樹。

形態特徵


大葉柳
大葉柳
灌木或小喬木。小枝粗壯,幼時有臘粉,無毛。芽大,無毛。葉革質,橢圓形,寬橢圓形,長達20厘米,寬達11厘米,先端圓形,鈍或突短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稀寬楔形,上面深綠色,下面蒼白色,中脈粗壯,通常發紫紅色,側脈約15對,與中脈幾成直角,兩面稍隆起,幼葉最初有密彎曲的長柔毛,后很快無毛,全緣或有不規則的細腺鋸齒;葉柄幼時紅色,粗壯,長達4厘米。
花與葉同時開放,或稍葉后開放;花序長達10厘米,粗約1.5厘米,有花序梗,長達7厘米,具正常葉,軸粗壯,各部位都無毛;苞片寬倒卵形至長橢圓形,先端鈍圓或截形,而有不規則的齒裂,長1.5-3毫米;雄蕊2,離生或部分合生,長約5毫米;腹腺大,通常2深裂,裂片近圓柱形,背腺較小,長圓形;子房卵狀長圓形,先端漸尖,長5毫米,子房柄長達2毫米,花柱長不到1毫米,上端2裂,柱頭2裂;僅有腹腺,寬卵形,頂端平截,或2裂。果序長達23厘米。蒴果卵狀橢圓形,長5毫米,柄長達4毫米,越向果序上端,通常果柄越短。花期5-6月,果期6-7月。

主要變種


倒卵葉大葉柳(Salix magnificavar.apetala (Schneid.) Hao):該變種的葉倒卵狀長圓形,自上部向基部漸狹,先端急尖或鈍;苞片卵形,先端截形;僅1腹腺,方形等特徵可明顯地與原變種區別。分佈於中國四川北部。生長於海拔2600-3000米的山坡林地。
捲毛大葉柳(Salix magnifica var.ulotricha (Schneid. ) N. Chao):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子房頂端突然收縮,幼時多少有容易脫落的白色捲曲長柔毛,柄較短。蒴果卵狀,較大,長7毫米,近無毛。產地與原變種相同。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100-2800米的山地。分佈區位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的西部,年降水量約1000毫米左右,蒸發量小,溫暖潮濕,多霧,日照短,年平均溫7-11.5℃,無霜期約192-214天;而邛崍山西坡雨量稍少,氣溫較低,無霜期更短。土壤主要為山地黃棕壤、山地棕壤和山地灰棕壤,呈微酸性。

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四川西部(灌縣、汶川、理縣寶興天全、小金、金川、馬爾康、瀘定、峨眉和木里)。

主要價值


該種在柳屬中是較特殊的,其葉特大,很像木蘭科植物的葉子,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幼葉紅色,小枝暗紫紅色,花序特長了呈黃色、黃紅色或微紅色,植株極為美觀,可栽培作觀賞植物。

保護級別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1998年 ver 2.3——易危(VU)。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瀕危(EN)。
物種現狀:大葉柳分佈區狹窄,僅零星分佈於中國四川西部,植株不多,很易陷入瀕危狀態保護。
保護措施:已在中國四川卧龍建立了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區內的大葉柳分佈較集中,只要不加砍伐,並進行引種繁殖,即可得到有效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