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從義
方從義
方從義(約1302—1393),元末著名道士畫家,江西貴溪人。字無隅,號方壺、又號上清羽士、不芒道人、金門羽客、鬼谷山人。早年入道,師從永嘉人金月岩修道家之學,為龍虎山上清宮正一派道士,金月岩去世后,他離開龍虎山遊歷全國各地,往來於大江南北,至正三年(1343)曾至大都(今北京),結交了不少文人、畫家和達官貴人,名臣危素稱他為“方外之交”,畫家張彥輔曾為之繪《聖井山圖》相贈,在當時很有名氣,由於不喜談論時事,獨好畫,不久即思南歸,但這次北游使他大開眼界,對他的畫有很大促進。
元-方從義-主要傳世畫作
《圖繪寶鑒》錄其作品有四十餘件,現官方藏品有六件,私人收藏尚有多件:《山陰雲雪圖》藏台北故宮博物院,《雲山圖》藏上海博物館,《白雲深處圖》藏上海博物館,《武夷放棹圖》藏北京故宮博物院,《高高亭圖》、《神岳瓊林圖》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後人認為他的畫有點“外道”,所以儘管其畫格極高,藝術造詣精深,卻因為過於不重形似,故影響不如黃公望,倪瓚等人。
【名稱】元 方從義 神岳瓊林圖
【年代】元代
元-方從義-神岳瓊林圖
《神岳瓊林圖》是方從義傳世作品中較大的一幅。圖的上方群峰高聳,山下則溪流委婉,小橋連岸,雜樹茂密,村舍隱現。層疊而上的山峰,皴以長披麻皴,圓厚流暢,猶董、巨法,而山石的密集的苔點及叢樹的密密點葉,則透現米氏遺韻,但已見干筆,點中帶擦,更現蒼莽。與同時代的王蒙晚年的連勾帶皴、帶點、帶擦,異曲而同工。圖中山石用淡墨層層積染,墨氣厚重而質感極強。元畫的紙本“干筆皴擦”的筆墨特色,在圖中得以酣暢淋漓的展現。而方從義用筆之暢快,點厾之灑脫,如其善於章草,畫面充滿了跌宕的動感,明顯地區別於“元四家”之從容靜穆。圖中有他以章草題款:“歲在旃蒙大荒落三月十一日,鬼谷山人方方壺為南溟真人作神岳瓊林圖”。知乃1366年作。
【名稱】元 方從義 武夷放棹圖
【年代】元代
元-方從義-武夷放棹圖
方從義
【名稱】元 方從義 山陰雲雪圖
【年代】元代
元-方從義-山陰雲雪圖
圖繪山峰突起於雲間,山腰雲靄瀰漫,山腳叢樹流泉。畫家以墨染出山石,復加皴點,留白表示縈繞的雲靄和尚未消融的積雪。書法簡逸,屬米氏雲山一系。自識“山陰雲雪”、“金門羽客方方壺仿高尚書,為芹美學士作於滄州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