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優先順序
路由優先順序
路由優先順序在有的文獻中也被稱為路由的“管理距離”,是一個正整數,範圍0~255,它用於指定路由協議的優先順序。
一台路由器上可以同時運行多個路由協議。不同的路由協議都有自己的標準來衡量路由的好壞,並且每個路由協議都把自己認為是最好的路由送到路由表中。這樣到達一個同樣的目的地址,可能由多條分別由不同路由選擇協議學習來的不同的路由。雖然每個路由選擇協議都有自己的度量值,但是不同協議間的度量值含義不同,也沒有可比性。路由器必須選擇其中一個路由協議計算出來的最佳路徑作為轉發路徑加入到路由表中。
實際的應用中,路由器選擇路由協議的依據就是路由優先順序。給不同的路由協議賦予不同的路由優先順序,數值小的優先順序高。當有到達同一個目的地址的多條路由時,可以根據優先順序的大小,選擇其中一個優先順序數值最小的作為最優路由,並將這條路由寫進路由表中。
路由種類 | 路由優先順序 |
Direct | |
STATIC | 1 |
OSPF | 110 |
RIPv1、v2 | 120 |
IBGP | 200 |
Special | 255 |
路由優先順序賦值原則為:
• 直連路由具有最高優先順序。
• 人工設置的路由條目優先順序高於動態學習到的路由條目。
• 度量值演演算法複雜的路由協議優先順序高於度量值演演算法簡單的路由協議。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廠商之間的定義可能不太一樣,但是各種路由協議的優先順序都可由用戶通過特定的命令手工進行修改(直連路由的優先順序一般不能修改)。
路由(routing)是指分組從源到目的地時,決定端到端路徑的網路範圍的進程。路由工作在OSI參考模型第三層——網路層的數據包轉發設備。路由器通過轉發數據包來實現網路互連。雖然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種協議(如TCP/IP、IPX/SPX、AppleTalk等協議),但是在我國絕大多數路由器運行TCP/IP協議。路由器通常連接兩個或多個由IP子網或點到點協議標識的邏輯埠,至少擁有1個物理埠。路由器根據收到數據包中的網路層地址以及路由器內部維護的路由表決定輸出埠以及下一跳地址,並且重寫鏈路層數據包頭實現轉發數據包。路由器通過動態維護路由表來反映當前的網路拓撲,並通過網路上其他路由器交換路由和鏈路信息來維護路由表。
路由表中含有由交換軟體用以選擇最佳路徑的信息。但是路由表是怎樣建立的呢?它們包含信息的本質是什麼?路由演演算法怎樣根據這些信息決定哪條路徑更好呢?
路由演演算法使用了許多不同的度量標準以確定最佳路徑。複雜的路由演演算法可以基於多個度量標準選擇路由,並把它們結合成一個複合的度量標準。常用的度量標準如下:
路徑長度
路徑長度是最常用的路由度量標準。一些路由協議允許網管給每個網路鏈接人工賦以代價值,這種情況下,路由長度是所經過各個鏈接的代價總和。其它路由協議定義了跳數,即分組在從源到目的的路途中必須經過的網路產品,如路由器的個數。
可靠性
在路由演演算法中指網路鏈接的可依賴性(通常以位誤率描述),有些網路鏈接可能比其它的失效更多,網路失效后,一些網路鏈接可能比其它的更易或更快修復。任何可靠性因素都可以在給可靠率賦值時計算在內,通常是由網管給網路鏈接賦以度量標準值。
指分組從源通過網路到達目的所花時間。很多因素影響到延遲,包括中間的網路鏈接的帶寬、經過的每個路由器的埠隊列、所有中間網路鏈接的擁塞程度以及物理距離。因為延遲是多個重要變數的混合體,它是個比較常用且有效的度量標準。
帶寬
帶寬指鏈接可用的流通容量。在其它所有條件都相等時,10Mbps的乙太網鏈接比64kbps的專線更可取。雖然帶寬是鏈接可獲得的最大吞吐量,但是通過具有較大帶寬的鏈接做路由不一定比經過較慢鏈接路由更好。例如,如果一條快速鏈路很忙,分組到達目的所花時間可能要更長。
負載
負載指網路資源,如路由器的繁忙程度。負載可以用很多方面計算,包括CPU使用情況和每秒處理分組數。持續地監視這些參數本身也是很耗費資源的。
通信代價是另一種重要的度量標準,尤其是有一些公司可能關係運作費用甚於性能。即使線路延遲可能較長,他們也寧願通過自己的線路發送數據而不採用昂貴的公用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