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飲

伏飲

伏飲指痰飲潛伏於體內,經常發作狀況

簡介


● 英文名稱:Recurrent Fluid Retention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分科—內科

古籍摘選


● 膈上病痰,滿喘咳吐,發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劇,必有伏飲。(《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

名詞解釋


● 飲邪久伏體內,遇風寒等外邪相引而發病,以惡寒發熱,咳嗽,喘促,痰多,目泣自出,腰背酸痛,苔膩,脈沉滑等為常見症的飲證。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伏飲為飲證中的一種,飲證是指水液停留於人體局部,以胸悶脘痞、咳吐清稀痰涎、肋間飽滿、嘔吐清水為主要特徵的證候。其中飲邪伏於體內,留飲去而不盡,潛伏為患者為伏飲。

證候表現

● 症見腰背酸痛,發熱惡寒,咳嗽嘔吐,胸脅脹滿,甚則眼淚自出,渾身顫動。

疾病特點

● 飲邪內伏或久留體內,病勢多纏綿難愈,且易因飲食不當或感外邪而誘發。

現代醫學範疇

● 現代醫學中的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等可歸為伏飲範疇。

病證鑒別

● 伏飲與哮病:均有喘滿、咳逆上氣、咳痰等表現,且相互間有一定聯繫,但發生、發展、轉歸均有不同。伏飲是伏而時發的飲證;哮病是反覆發作的獨立疾病,屬於伏飲範圍。

生活經驗

● 根據伏飲的疾病特點,在生活中應注意:
● 勞逸適度,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 多食清淡食物,忌生冷及肥甘厚味,避免食用容易引發伏飲的食物。戒煙、酒。
● 避免吹風受寒,注意添加衣物,規避伏飲誘發因素。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張伯禮。中醫內科學.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
● [3] 印會河。中醫基礎理論.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