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損傷

放射性損傷

放射性損傷是指機體全身或局部受到放射線照射而引起的損害,主要以皮膚損害為主。放射性損傷是因機體全身或局部受到放射線外照射或放射性核素沾染時,機體組織細胞受到損傷。放射性損傷的主要表現為皮膚損害(如脫毛、紅斑、水皰、潰瘍等),嚴重者可伴隨頭痛、疲勞、噁心、嘔吐等表現。放射性損傷的主要治療方法是一般治療、對症治療、手術治療。放射性損傷可以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及血液系統的破壞,可使血管通透性改變,導致出血以及併發感染。放射性損傷的預后與損傷的程度、有無併發症等因素有關。經過及時治療后,可有效緩解癥狀。

就診科室


● 燒傷外科、外科、皮膚性病科

病因


● 是因機體全身或局部受到放射線照射。

癥狀


● 放射性損傷的臨床表現因損傷的程度不同,而導致臨床表現各不相同。具體表現如下:

臨床表現一般可分為4期

● 第一期(早期反應期)
● ● 受照射的局部發生暫時性紅斑。嚴重者可發生急性放射病時所出現的全身性早期反應(頭痛、倦怠、噁心、嘔吐等)。
● 第二期(假愈期)
● ● 上述局部紅斑消退。表面上看來無其他病變,但照射部位出現溫度變化、汗腺分泌失調等。
● 第三期
● ● 出現程度不一的特定的癥狀。
● 第四期
● ● 皮膚損傷恢復痊癒,或轉為慢性病變。

按期損傷程度可分為4度

● 第1度:脫毛反應,主要損傷皮膚的附屬器官——毛囊及皮脂腺。
● 第2度:紅斑反應,皮膚上出現紅斑。
● 第3度:水皰反應,皮膚上出現水皰、紅斑,但比第2度出現的早,程度中。
● 第4度:潰瘍反應,局部迅速出現燒灼或麻木感、疼痛、腫脹和早期紅斑等明顯加重。

檢查


● 確診放射性損傷主要依靠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如血液檢查、尿常規等)、組織病理學檢查等幫助確診。

體格檢查

● 可初步評價皮膚損傷部位和程度。

血液檢查

● 血常規判斷是否合併感染。
● 肝腎功能、心肌酶譜等可判斷是否合併了臟器功能的損害。
● 凝血功能可評價凝血是否存在障礙。
● 電解質可判斷是否出現血電解質(如血鈉、血鉀、血鈣等)異常。

尿常規

● 可反映是否出現泌尿系統損傷。

組織病理學檢查

● 檢查病變的發展進度,有診斷意義。

影像學檢查

● 可作為一種輔助檢查,對一些非特異性癥狀進行排他性診斷,如噁心、頭痛行頭顱CT明確是否存在腦血管疾病,對治療和預後有評估意義。

診斷


● 醫生診斷放射性損傷,主要依據病史、典型癥狀來確診。
● 病史:有射線接觸史。
● 典型癥狀:可見不同程度的皮膚損傷,伴噁心、嘔吐、頭痛等。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類似等癥狀,容易與放射性損傷混淆,這些疾病有日光性皮炎、藥物性皮炎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明確癥狀。醫生主要通過病史、典型癥狀、組織病理學檢查來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放射性損傷的治療方法有一般治療、對症治療、手術治療。

一般治療

● 儘快脫離放射源,消除放射性沾染,避免再次受到照射。

對症治療

● 保護損傷部位,防止外傷及各種理化刺激,及時給予必要的保護性包紮。
● 使用抗菌藥物消除炎症,防止繼發感染,促進組織再生修復。
● 如同時伴有全身性放射損傷(放射病),應局部治療與全身治療結合進行。

手術治療

● 對不同嚴重程度地放射性燒傷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對有深部組織損傷、經久不愈的潰瘍應考慮手術治療,切除壞死組織,進行縫合、植皮或者皮瓣移植。

危害


● 放射性損傷不僅會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還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
● 放射性損傷會出現頭痛、疲勞、噁心、嘔吐等癥狀,會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 還可能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及血液系統的破壞;可使血管通透性改變,導致出血以及併發感染。

預后


● 放射性損傷的預后與損傷的程度、有無併發症等因素有關。經過及時治療后,可有效緩解癥狀。

預防


● 在大劑量放射環境中工作的工作人員,應嚴格限制個人的操作時間,使受照劑量控制在適當的水平。
● 根據不同工作性質,配用不同的個人防護用具,如手套、工作服、防護鞋、帽等。

參考文獻


● [1] 黃躍生。中華醫學百科全書:燒傷外科學。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