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文摘
解放日報社主辦文摘報
《報刊文摘》編輯部出版,是國內第一家文摘報。《報刊文摘》2013年訂閱價78元。
創辦30多年來,《報刊文摘》堅持“關注現實、關注民生、關注社會”的辦報理念,聚焦時代變革下的政經熱點,直面社會變遷中的百姓生活,挖掘歷史背後的人物軼事。
與一般報刊相比,《報刊文摘》摘編的稿件不僅立場鮮明,觀點導向性突出,敢於討論改革曾經和現在所遭遇的難點問題和重點問題,每期還摘編精美哲理短文以及有正麵價值的社會新聞,摘編內容做到了信息量大、可讀性強、重複率低、傳閱率高,滿足了高層次讀者多樣且有重點的閱讀需求。
報刊文摘
辦《報刊文摘》是受當時一位中央領導同志講話的啟發。
1979年春,黨中央召開粉碎“四人幫”后的第一次全國新聞工作會議,他在講話中提出,希望首都的一家大報能辦一張“報中報”,選登全國各級報紙上的好材料,並加以評論。但過了半年,還不見這個“報中報”出世,於是上海解放日報社把它接過來,辦《報刊文摘》,確定了“集各家報紙之新,為讀者提供方便”的辦報方針。講得形象一些,就是做讀者的讀報秘書,選擇反映改革開放中的新成就、新見解、新措施、新發現和新問題的鮮活材料,通過為讀者服務達到引導的目的。
由於沒經驗,沒有把握,最初採取內部發行,限額5萬份,先在部隊、黨政機關及科研機構的幹部中自費訂閱。但《報刊文摘》一出世,就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出現一人訂報全家搶著看,一家訂報,左右鄰居輪流看,上海訂戶看過郵寄給外地親友看。應讀者的強烈要求,發行範圍一再擴大,先擴大到一般幹部,再擴大到廣大群眾,發行地區也從上海擴大到江蘇、浙江鄰近省份,再到全國各地以至海外。5萬份的限額,一再被衝破,創刊一年,就增加到26萬多份,到第5年(1984)躍升到200萬份。進入90年代,最高時發行量達到330多萬份。目前,仍擁有百萬讀者。
《報刊文摘》最初為一周一期,1993年改為一周兩期,2003年改為一周三期,2007年又增加了周末版。《報刊文摘》編輯部於1983年和1991年兩度被評為上海市模範集體,1989年榮獲全國先進新聞集體光榮稱號。為了方便各地讀者儘快看到《報刊文摘》,自1987年起先後在武漢、西安、瀋陽、濟南、北京等地增設分印點。
《報刊文摘》一周三期均堅持四開四版,每期摘登30多條精挑細選的信息,平均每條400-500字,加上兩篇1300字左右的劈欄,讀者獲取信息費時少,得益多。而每周五出版的周末版亦堅持四開四版,包括時事、社會、國際、文史等欄目,周末版稿件字數略多,每篇約1000字以上,但保持了豐富的內容、鮮明的立場以及曲折的故事,內容真,可信度高。
《報刊文摘》的編輯具備高超的“處理”稿件能力,一直秉持“去掉套話、空話,擠掉水分,挑明觀點,突出事實,讓讀者一目了然,一看明白”的編輯原則。
30多年來,《報刊文摘》幾乎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不斷發展起來的,它是改革的記錄者,同時也是改革的實踐者。《報刊文摘》始終堅持一貫風格,並不斷創新內容,在國內同類媒體中保持發行第一和美譽度第一。
報刊文摘
在 劉少奇冤案尚未平反的時候,發現湖南日報在一篇短文中稱劉少奇為同志,《報刊文摘》的編者馬上抓住,在1980年1月1日的創刊號第一版顯著地位加以轉載,引起讀者熱烈讚揚。
《報刊文摘》問世不久,傳到北京,當時還未在首都發行,陳雲同志辦公室打來電話,請每期郵寄兩份供領導同志參考。時任上海市委第一書記的陳國棟對《報刊文摘》也是每期都看,從第一版看到第四版。
《報刊文摘》的3版主要摘編短小精悍的短文和美文,每一篇都寓意深刻,字字珠璣。因此,許多中小學語文老師推薦學生訂閱《報刊文摘》,為提高寫作能力積累素材,培養靈感。
《報刊文摘》3版“健康與養生”欄目深受老年讀者的喜愛,他們將這些養生常識、保健妙招摘抄下來,與家人朋友分享。同時,為滿足讀者需求,編輯部委託出版社將多年來這一板塊的內容整理分類,最終成書出版,受到廣泛好評。
許多讀者曾花上千元購買《報刊文摘》幾十年的合訂本,或為收藏,或為收集儲備,以方便寫作評論和創作小說。為此,編輯部發行了合訂本的光碟,目前已經售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