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蜈蚣的結果 展開
蜈蚣
蜈蚣目蜈蚣科動物
蜈蚣(Chilopoda)為陸生節肢動物,身體由許多體節組成,每一節上均長有步足,故為多足生物。又作吳公,又稱百足蟲、百腳蟲、蝍蛆、天龍。是一種有毒腺的、掠食性的陸生節肢動物。分佈於中國的西南地區,春出冬蟄,通常身體很長,並且有許多對步足。《本草衍義》稱:蜈蚣背光黑綠色,足赤,腹下黃。常見的蜈蚣有紅頭、青頭、黑頭三種。紅頭的背部呈紅黑色,腹部現淡紅色,足為淡橘紅色或黃色。青頭的背部和足部呈藍色,腹部淡藍色,體型小,長度約為紅頭蜈蚣的二分之一。黑頭蜈蚣背部和足部呈黑色,腹淡黃色,體型更小。上述三種以紅頭蜈蚣最佳,體型大,產量高,性情溫順,適應性強,生長快。一般在農村較為多見,常位於潮濕的牆角、磚塊下、爛樹葉下、破舊潮濕的房屋中等,在夏天較為常見。蜈蚣是肉食性動物,食譜範圍比較廣泛,尤其喜歡捕食各種昆蟲。蜈蚣有毒腺分泌毒液,本身可入藥用。適宜人工飼養。
蜈蚣
蜈蚣呈扁平長條形,長9~17厘米,寬0.5~1厘米。全體由22個環節組成,最後一節略細小。頭部兩節暗紅色,有觸角及毒鉤各1對;背部棕綠色或墨綠色,有光澤,並有縱棱2條;腹部淡黃色或棕黃色,皺縮;自第二節起每體節有腳1對,生於兩側,黃色或紅褐色,彎作鉤形。質脆,斷面有裂隙。氣微腥,並有特殊刺鼻的臭氣,味辛而微咸。質量以身干、蟲體條長完整、頭紅身綠者為佳。蜈蚣為常用藥材,性溫,味辛,有毒。具有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之功能。用於小兒驚風、抽搐痙攣、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傷風症、風濕頑痹、瘡瘍、瘰癧、毒蛇咬傷。
蜈蚣屬於多足綱,第一對腳呈鉤狀,銳利,鉤端有毒腺口,一般稱為齶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傷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順齶牙的毒腺口注人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
蜈蚣
藥用蜈蚣是大型唇足類多足動物,只有21對步足和1對顎足;“錢串子”是蜈蚣近親,學名蚰蜒,只有15對步足和1對顎足;“石蜈蚣”也只有15對步足。還有些蜈蚣的步足又多又短,有35對、45對,最多的達到191對。
蜈蚣出自陶弘景:今蜈蚣赤足者多出京口長山,高麗山、茅山亦甚有,於腐爛積草處得之,匆令傷,暴干之。黃足者甚多,而不堪用。蜈蚣亦嚙人,以桑汁、白鹽塗之,即愈。《本草衍義》:蜈蚣,背光黑綠色,足赤,腹下黃。有中其毒者,大蒜塗之。
成體體長110-140mm。頭板和第1背板金黃色,自第2背板起墨綠色或暗綠色,末背板有時近於黃褐色,胸腹板和步足淡黃色。背板自4-9節起,有兩條不顯著的縱溝。腹板在第2-19節間有縱溝。第3、第5、第8、第10、第12、第14、第16、第18、第20體節的兩側各具氣門1對。頭板前部的兩側各有4個單眼,集成左、右眼群顎肢內部有毒腺;齒板前緣具小齒5個,內側3小齒相接近。步足21對,最末步足最長,伸向後方,呈尾狀;基側板後端有2小棘;前腿節腹面外側有2棘,內側有1棘;背面內側有1棘和1隅棘;隅棘頂端有2小棘。
本種與少棘蜈蚣是兩個近似的地理亞種。在形態上大體相似,主要區別是:個體較大;尾足的前股節背面內側棘數、腹面外側棘數、腹面內側棘數均較少棘蜈蚣為多;顎肢齒板的齒數亦多。
蜈蚣
蜈蚣以氣管系統進行呼吸。氣管是體壁內陷而成的彈性管狀構造,壁上具有幾丁質的螺旋絲,可支撐氣管以利氣體流通。氣管有許多分支,分佈在體內體壁的細胞與組織之間。氣管在身體兩側有與外側相通的開口——氣門,它是氣管形成時留下的陷口,蜈蚣共有氣孔6對,分別在第4節、6節、9節、13節和16節,其他各節都退化了,僅保留一點痕迹。各氣門有關啟裝置,使氣門可開閉,開啟時氣體出入無阻,閉合時可防止體內水分蒸發及外物入侵。
蜈蚣的循環系統為開管式循環,但比較發達,管狀的心臟在消化管的背方,貫通軀幹部,並有圍心膜包圍,由後向前進入頭動脈通向頭部各個器官。除前行的背血管外,還有一對側動脈包圍了消化管並在消化管的腹面匯合成神經上血管,這些血管有分支進入血腔。此外,蜈蚣除末端幾節外,在每節有一對心孔,心孔為血液從血竇進入心臟的開孔。
蜈蚣的排泄氣管為馬氏管。它是著生在中后腸交界處的不分支的盲管。馬氏管的盲端遊離在血腔中,並自血液中吸取代謝所產生的廢物,把它送入后腸,經后腸重新吸收水分后,由肛門連同糞便排出體外。
蜈蚣的神經系統和蚯蚓相似,屬鏈狀神經系。包括1個腦神經節,由神經分佈到觸角和眼,有兩條神經連食道下神經節,食道下神經節有神經連大顎、2對小顎和顎足。此後則為2條後行的腹神經索和每節一對神經節,隨體節的癒合神經節也癒合,每對神經節又發出神經到每個體節,以調節身體的活動。
蜈蚣為雌雄異體。蜈蚣生殖系統的生殖腺均在消化管的背方,是單一的卵巢或精巢,由一條生殖管,即輸卵管或輸精管,後來分為兩條,繞消化道而下,分別開口於雌雄生殖孔。此外還有兩對附性腺通生殖管的末端,雌蜈蚣有2個受精囊,雄蜈蚣有2個儲精囊,它們皆通到輸卵管和輸精管的末端。雌蜈蚣在卵粒成熟時充面體腔,臨產前的母體,在受精囊內儲有精子,使發育完全成熟的卵子在排卵時能與精子結合,成為受精卵而排出。
蜈蚣
蜈蚣是雌雄異體動物,雌雄鑒別對雌雄合理搭配飼養,減少飼養雄蜈蚣的支出,提高繁殖率有重要意義。蜈蚣的雌雄鑒別比較複雜,需從頭部、體型、體質等方面綜合分析才能確定。頭部呈扁平狀而較大,第21節背板后緣較平圓、體型較大、較寬,腹部肥厚,體質較軟,用手擠尾部生殖區無生殖肢外露的為雌性;頭部隆起呈橢圓形,第21節背板后緣稍隆起,尖形,體型較小、較窄,腹部較瘦,體質較硬,尾部生殖區有l對退化的生殖肢的為雄性。
蜈蚣系卵胎生,繁殖快,一般在六、七、八月間進行交配,在正常情況下,從交配到產卵需4個月時間,產卵時雌蜈蚣在泥土中挖有小坑,母體曲呈S形,後面的尾節由於身體彎曲而搭在身體中部的背面,由生殖孔排出的卵料積聚在背部粘著成團,再翻轉身體把卵團環抱起來,卵團一般60~70粒左右,少的也有20~30粒。蜈蚣卵子經過20天左右就蛻去卵膜和胎皮,孵出的蜈蚣幼體呈乳白色,雌蜈蚣仍緊緊地把幼體團抱在足間,幼體很少活動,經過25天至30天以後,幼體進行第二次蛻皮,其體形與成體相似,體色仍為乳白色,身體中段稍為肥胖,經過35天至42天進行第二次蛻皮,體色為灰黃色,活動力增強,不再緊密抱成團,而是鬆散地集中在母體腹面,這時幼體與母體可以分離,把母體放在大群內讓其交配,並給產後的蜈蚣充分給食,幼蜈蚣給投小飼料。(也可單產,用廣口罐頭瓶裡邊放有土,把母蜈蚣放進去)。
產前加強餵食:蜈蚣孵化期間不進食,不喝水,靠消耗本身的營養維持活動,產卵前,母體有大量進食蓄積營養的習性,此時應增加餵食量,並注意調節食物品種,以促使母體多進食增加孵化前的營養。
孵化期間的護理:蜈蚣抱卵育幼期間對驚擾、強光等均有一定的反應。所以在孵化期如果觀察時應小心輕動,不要隨便移動或強光照射,孵化期間不需要餵食,孵化器內隨時給予一定的水分,周圍略有潮濕,這樣就不會影響胎胚的正常發育。
孵化結束后,幼蜈蚣雖然暫成團群居,但也可單獨活動和尋食,此時母體也逐漸離開孵化巢單獨活動,因蜈蚣有爭搶食物的怪癖,強欺弱,大欺小,所以應及時將大小蜈蚣分窩飼養。
蜈蚣
【別名】百足蟲、千足蟲、金頭蜈蚣、百腳
【來源】本品為蜈蚣科動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 Koch的乾燥體。春、夏二季捕捉,用竹片插入頭尾,綳直,乾燥。
【製法】支竹片,洗凈,微火焙黃,剪段。
【性狀】本品呈扁平長條形,長9~15cm,寬0。5~1cm。由頭部和軀幹部組成,全體共22個環節。頭部暗紅色或紅褐色,略有光澤,有頭板復蓋,頭板近圓形,前端稍突出,兩側貼有顎肢一對,前端兩側有觸角一對。軀幹部第一背板與頭板同色,其餘20個背板為棕綠色或墨綠色,具光澤,自第四背板至第二十背板上常有兩條縱溝線;腹部淡黃色或棕黃色,皺縮;自第二節起,每節兩側有步足一對;步足黃色或紅褐色,偶有黃白色,呈彎鉤形,最末一對步足尾狀,故又稱尾足,易脫落。質脆,斷面有裂隙。氣微腥,有特殊刺鼻的臭氣,味辛、微咸。
【性味歸經】辛,溫;有毒。歸肝經。
【功能主治】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用於小兒驚風,抽搐痙攣,中風口歪,半身不遂,破傷風,風濕頑痹,瘡瘍,瘰癧,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3~5g。
【注意】孕婦禁用。
【貯藏】置乾燥處,防霉,防蛀。
為動物大蜈蚣科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的全蟲體。產於陝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廣東、四川等地。
春夏捕捉,用兩頭尖的竹片插入頭尾兩部,繃緊,曬乾,亦可用沸水燙過,曬乾,生用。
含蜈蚣毒(組織胺樣物質及溶血蛋白質)、酷胺酸、蟻酸及膽甾醇等。
(1)注射液對移植性小鼠肉瘤S-180、艾氏腹水癌、白血病L160、肝癌瘤體等的癌細胞均有抑制作用;對網狀內皮細胞機能並有增強作用。
(2)散劑給小鼠口服3~9天後,對戊四氮、士的寧、純炳鹼的半數驚厥量引起的驚厥有對抗作用。水浸劑(1:4)在試管內對結核桿菌及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3)多量及長期使用,對肝臟有一定的損傷。內服一次在10條以上時,易引起周身性紅斑,壓之褪色,以膝關節部多見,停葯2~3天後可自行消退。
敗毒抗癌、息風解痙、退炎治瘡。
咸、辛,溫。有毒。歸肝、脾、肺經。
蜈蚣
1.止痙作用止痙散(全蠍、蜈蚣)每天1g,連服1.3.9天後,對卡地阿佐的寧、煙鹼的半數驚厥量引起的小鼠驚厥均有對抗作用,在同劑量時蜈蚣對抗上述3種藥物的驚厥效價比全蠍高,而對鹽酸古柯鹼性驚厥則無效.
2.抗真菌作用蜈蚣水浸劑(1:4)在試管內對堇色毛癬菌、許蘭黃癬菌、奧杜盎小芽胞癬菌、腹股溝表皮癬菌、紅色表皮癬菌、緊密著色芽生菌等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抗腫瘤作用蜈蚣水蛭注射液對腫瘤細胞有抑制作用,它能使小鼠的精原細胞發生壞死、消失.蜈蚣水蛭對小鼠肝癌瘤體的抑制率為26%,屬於微效,對網狀內皮細胞機能有增強作用,但長期應用對肝臟有損傷.化癌丹(含昆布、海藻、龍膽草、全蠍、蜈蚣、醋炒大米等),對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
文獻論述
1、《本經》:主啖諸蛇蟲魚毒,溫瘧,去三蟲。
2、《抱朴子》:末,以治蛇瘡。
3、《別錄》:療心腹寒熱結聚、墮胎、去惡血。
4、《日華子本草》:治頹癬。蛇毒。
5、《綱目》:治小兒驚厥風搐,臍風口噤,丹毒,禿瘡,瘰癘,便毒,痔漏,蛇傷。
6、《本草述》:治癘風。
7、《玉揪葯解》:拔膿消腫。
功效
熄風止痙,通絡止痛,解毒散結。主治急慢驚風,癲癇,破傷風,痙攣抽搐,口眼歪斜,風濕頑痹,偏止頭痛,毒蛇蛟傷,瘰癧瘡瘍。
化學成分
多棘娛蛤全蟲含類蜂毒樣及類組胺樣物質,溶血蛋白;尚含脂肪、蟻酸及多種氨基酸。外角皮含幾丁質,脫乙醯幾丁質,葡萄糖胺,谷氨酸,酸性磷酸酶。
用藥禁忌
1、本品有毒,用量不宜過大。
2、血虛生風者及孕婦禁服。
3、不良反應及治療:主要為過敏反應:
(1)因臂痛服用烏頭湯加服蜈蚣2條,翌日雙腳皮疹隆起,用抗過敏葯后恢復。
(2)因口眼歪斜,在服牽正散時加服蜈蚣2條,研末沖服,6h后出現皮疹,停葯后消失。
(3)因風濕痹痛用生蜈蚣研粉,日服2g,第一次服藥后2小時,服部及下肢起紅疹,搔癢,再服時病情加劇,停葯后,服抗過敏葯,癢止疹退。后因風濕痹症加劇,繼續服生蜈蚣粉1克,隨即又起疹,後用文火培至黑褐色的蜈蚣粉,未發生過敏。
(4)因患面神經麻痹,每日服中藥一劑,內有蜈蚣4-5條,半月後出現胃痛,給予對症治療。服中藥至35天,累計服蜈蚣150餘條之後,患者出現胃痛心悸,胸悶、氣短,心電圖呈ST-T改變,因考慮所服中藥方中除蜈蚣外均無毒。可能系藥物中毒導致心臟損害、並確證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經對症治療半年後恢復。
藥理作用
1、抗腫瘤作用:蜈蚣提取物對動物移植性腫瘤有一定作用。
2、抗菌作用:本品水浸液對多種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體外試管法表明,本品水浸液,乙醇、乙醚提取液對葡萄球菌,八疊桿菌、綠膿桿菌、白色念球菌並不顯示直接的抑制作用。
3、促進免疫功能:複發性口腔潰瘍患者,服藥前血清IgG和E玫瑰瑰花環形成率分別為0.034±0.025mg/L和0.213±0.022mg/L。服蜈蚣后,血清IgG和E玫瑰花環形成率明顯升高,早晚唾液中IgG、IgA均高於正常人P<0.05,0.01。
3、毒性:小鼠口服給24hLD50為9.90g/kg(9.63-10.18g/kg);小鼠腹腔注射24hLD50為6.66g/kg(6.48-6.84g/kg)。用18-20g小鼠共60隻,劑量為1g/kg,觀察lwk,無死亡。亞急性毒性:50-55gWistar大鼠,每日1次ig給葯的最大劑量為2g/kg,連續15d,分別死亡動物,檢查血象、NPN,臟器病理切片光鏡檢查等均未見異常。蜈蚣毒液ip小鼠的LD50為22.5mg/kg。大劑量時小鼠表現為極不穩定、抽搐,然後在幾分鐘之內死亡。小劑量時表現為站立不穩呼吸急速和衰竭,驚厥等,可能逐漸恢復或死亡。
臨床運用
蜈蚣
2、治療百日咳:取蜈蚣、甘草等分,焙乾研末口服,每日3次,每次1-2歲1.5g,3-4歲2g。連服5-7天為一療程。治療500餘例,有效率90%。
3、治療癌症:蜈蚣曬乾研末,每曰量約2-3條蜈蚣,分次服。或以蜈蚣100條製成200ml注射液,每天用2-4ml,干病灶基底部浸潤注射。以上述方法治療胃癌7例,治癒1例,顯效2例,有效2例,無效2例;食道癌11例,顯效4例,有效5例,無效2例;肺癌3例,無效;乳腺癌3例,顯效2例,無效1例;皮膚癌3例,治癒2例,無效1例;唇腺癌1例,無效;子宮頸癌5例,有效5例。總有效率為65.12%。實踐中觀察到,本葯對於癌腫潰瘍患者療效較明顯,多在用藥后1月內見到潰瘍明顯縮小。有2例皮膚癌患者經用蜈蚣注射液治療(其餘癌症均口服給葯)25-3O天后,即出現癌組織壞死脫落,病理科複查見癌細胞萎縮退化,代之以炎性細胞和結締組織,可認為巳達臨床痊癒。蜈蚣用量最多有每日用至6條者,亦未見到毒性反應。
4、治療頜下淋巴腺炎:取干蜈蚣2條,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一般3-4天即可治癒。治療6例,皆有效果。本葯對急性與早期效果好;對慢性或晚期化膿性者能控制其擴散而加速局限,並有消除疼痛與腫脹的作用。
5、治療骨髓炎:取娛蟻焙乾研末,以0.5g裝人膠囊或壓片內服,每次1g,每日3次,小兒減半;同時用凡士林紗條拌藥粉敷於屢管內,每天1次。治療慢性骨髓炎28例,治癒3例,好轉25例;急性骨髓炎l例,病情好轉。本葯對急慢性骨髓炎有抗炎、促進骨包殼新生,及使瘺管癒合的作用。但必須採取中西醫結合治療,對急性期及時切開排列膿,慢性期取出死骨,始能提高療效,縮短療程。
6、治療甲溝炎:取蜈蚣一條形碼,雄黃、枯礬各5分,共研細末;另取新鮮雞蛋1隻,一端打破,傾出部分蛋白以手指插入不溢出為標準,然後將藥粉裝人蛋內攪勻,患指即從蛋孔處插入,用小火沿著蛋殼圍烘l小時以上,以患指有溫熱感為度,根據病情輕重每日烘烤l-2次,烘治後用天菌紗布包紮。治療12例,均獲滿意效果。一般烘治后疼痛很快消失,炎腫亦隨即消退。多數病例治療l-5次癥狀即可痊癒賴口圍烘后局部迅速形成膿腫,可以無菌操作切開排膿閉。
7、治療燒燙傷:取活蜈蚣若干條,用麻油浸泡半個月。油以浸過娛艙面為度。I度僥燙傷用娛蟻油塗患處,Ⅱ-Ⅲ度用紗布浸蜈蚣由敷患處,繃帶包紮。治療13例燙傷,4例燒傷,多數用藥l-2次(最多3-4次)即愈。
常用配方
1、治中風抽掣及破傷后受風抽掣者:生箭芪六錢,當歸四錢,羌活二錢,獨活二錢,全蠍二錢,全蜈蚣大者兩條。煎湯服。(《醫學衷中參西錄》逐風湯)
2、治口眼歪斜,口內麻木者:蜈蚣三條(一蜜炙,一酒浸,一紙裹爆,並去頭足),天南星一個,切作四片(一蜜炙,一酒浸,三紙裹爆,一生用),半夏、白英各五錢。通為末,人面少許。每服一錢,熱(酒)調下,日一服。(《世醫通變要法》)
3、治中風口眼歪斜:蜈蚣一條。焙乾研末,豬膽汁調敷患處。(《吉林中草藥》)
4、治驚病:蜈蚣、全蠍各等分。研細末,每次三至五分,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藥》)
5、治小兒急驚:蜈蚣一條(全者、去足,炙為末),丹砂、輕粉等分。研勻,乳汁和丸,綠豆大,每歲一丸,乳汁下。(聖惠方》萬金散)
6、治破傷風:蜈蚣頭、烏頭尖、附干底、蠍梢各等分。為細末。每用一字,或半字,熱酒調下。如禁了牙關,用此葯,斡開灌之。(《儒門事親》蜈蚣散)
7、治破傷風邪在表,寒熱拘急,口噤咬牙:蜈蚣二條,江鰾三錢,南星、防風各二錢五分。共研細末,每用二錢,黃酒調服,日二服。(《醫宗金鑒》蜈蚣星風散)
8、治瘰癘潰瘡:茶、螟蟻。二味炙至香熟,搗篩為末,先以甘草湯洗凈,敷之。(《神枕方》)
9、治丹毒瘤:蜈蚣一條(干者),白礬(皂子大),雷丸-。個,百步二錢。秤、同為末。醋調敷之。(《本草衍義》)
10、治蛇頭療初起,紅腫發熱,疼痛徹心者:大蜈蚣一條,全蠍七個,雄黃三錢。共為末。用雞子清調敷患處,外以豬膽皮套上。(《瘍醫大全》蜈蚣散)
11、治蛇頭療:蜈蚣一條,雄黃二錢。共研細末,用雞蛋清調敷。(《吉林中草藥》)
12、治便毒初起:蜈蚣一條。瓦焙存性,為末,酒調服,取汗即散。(《濟生秘覽》)
13、治酵耳出膿:蜈蚣末吹之。(《鮑氏小兒方》)
14、治趾瘡,甲內惡肉突出不愈:蜈蚣一條。焙研敷之。外以南星末醋和敷四圍。(《醫方摘要》)
15、治痔瘡疼痛:赤足蜈蚣(焙為末),入片腦少許,調敷。(《仁齋直捐方》);蜈蚣三、四條。香油煮一、二沸,浸之,再入五倍子末二、三錢,瓶收密封,如遇痛不可忍,點上油。〈孫天仁集效方》)
16、治風癬:大娛船一兩,烏梢蛇二兩。共焙研細末,體強者每服一錢,弱者每服五分,日二次,開水下。〔《江蘇中醫〉
17、治蛇咬:白英一兩(取白色者),雄黃五錢,蜈蚣三條,樟腦三錢。各為極細末。以香油調搽腫處,隨干隨掃。(洞天奧旨》蜈蚣散)
18、治下肢慢性潰瘍:患部用紫金牛煎洗后,撤上蜈蚣末適量,用藥膏復蓋,日換一次,十天為一療程。(江西〈草藥手冊〉)
1、肝癌蜈蚣、阿魏、五靈脂各15克,紅娘(糯米炒)4.5克,炙狼毒9克,蜂房21克,急性子24克,全蠍、僵蠶、木鱉子、咸靈仙各30克,山慈姑50克共研細末,水泛為軟堅丸,每服1.5克,日2次,溫開水送。能使癥狀緩解,腫塊軟縮,延長生存期。
2、乳腺癌蜈蚣2條,蜂房、海藻、昆布、天花粉各9克,土貝母、玄參各15克,牡蠣、夏枯草各30克切碎,水煎2次分服,日1劑。迄皮膚凹陷恢復,腫塊及結節軟縮,腫痛消除。
3、宮頸癌蜈蚣2條,麝香0.15克,冰片0.3克,輕粉、雄黃各3克,黃柏15克共研細粉,用適量包於消毒紗布中間,送入陰道穹窿部,緊貼宮頸,每天上藥1次,月經期停用。可根據病情好轉,減少上藥次數,直至活檢轉陰。同時,隔日服下藥1劑:蜈蚣2條,柴胡2.5克,全蠍3克,昆布、海藻、香附、白朮、茯苓各4.5克,當歸6克,生白芍9克,切碎,水煎服。可獲近期痊癒。絨毛膜癌蜈蚣2條,蜂房6克,白花蛇60克切碎,水煎服,日1劑,2次煎服。能使腫塊消除,轉移癥狀緩減,迄陰道流血停止,尿妊娠試驗連續多次均為陰性,可獲痊癒。
4、卵巢癌蜈蚣15克,乳香1克,全蠍3克,帶子蜂房,活蝸牛各5克,馬錢子10克先將馬錢子用開水泡24小時,換清水連續浸7~10天,取出去皮曬乾,用麻油炒黃研末,將蜈蚣、全蠍、蜂房炒至微黃,搗末;蝸牛搗爛,曬乾,研末。將所有葯末研和丸,日3次。用下列湯藥送服:白花蛇舌草、薏仁、鐵樹葉各30克,鱉甲、桃仁、熟地、炙穿山甲、三棱、莪術、黃芪各15克,赤芍、丹參、香附各12克,枳殼、小茴香、七葉一枝花各9克切碎,水煎3次分服,日1劑。能使癥狀緩解,腫塊軟縮。可結合手術切除。亦宜於術後有陰道轉移者。
5、陰頸癌蜈蚣、制馬錢子、山慈姑各30克,熟大黃9克,紫草、黃連各15克,馬藺子、蚤休各45克,菊花、海藻、三棱、莪術、黨參、黃芪、銀花、山豆根、漏蘆各60克,共研細末,醋製為丸,每服10克,日服2次。如果陰莖頭部已呈翻花狀者,局部可用五虎丹(水銀、白礬、青礬、牙硝各60克,食鹽30克共研至不見水銀星珠,用燒煉降丹法煉製成五虎丹白色結晶)結晶1.2克,加蟾酥0.5克,洋金花1克同研勻,用米飯作賦形劑,搓成兩頭尖棱形釘劑,每支長4厘米,中間直徑0.3厘米,重約0.72克,可視癌瘍大小插入2~3個半枝,隔日換藥1次。直至腐肉壞死脫落,再用生肌散收口。
6、白血病蜈蚣、壁虎、蟾蜍各26枚、水蛭、急性子各24克,徐長卿、韓信草各48克,七葉一枝花、金牛根、穿心連、虎杖、白花蛇舌草各90克共為細末,和豬膽汁、馬蹄子製成顆粒,壓成舌癌片,亦可製成丸劑,每服9克,日服3次。同時肝脾腫大處外敷消癌散(土半夏、生半夏、生南星、生梔子、生川烏、一支黃花、生草烏、穿心連、韓信草各48克,野香薷、芙蓉葉各90克,金牛根138克共研細末,適量蜜調外敷患處),日換1次。如此內服外敷,迄癥狀完全緩解,腫塊縮成,延長生存期。
惡性淋巴瘤蜈蚣、全蠍、生水蛭、雄黃血竭、枯礬各30克,輕粉2克,硼砂、白硇砂、蘇合油、白及各15克共為細末,水泛為丸,綠豆大,每服3克,日3次。能使腫塊軟縮,壓迫癥狀緩解。可連服3~6個月。可獲較好效果,緩解期較長。
7、胃癌蜈蚣5條,三棱、莪術、枳實各12克,海藻、昆布各15克,水蛭24克,銀花90克切碎,水煎3次分服,白糖調磅。開始時或有噁心、悶脹等副作用,繼續應用,可以緩解。堅持6個月,可使脹痛等癥狀消失,腫塊軟縮,潰瘍平復,病情顯著好轉。
8、食管癌蜈蚣5條,大棗5枚,全蠍6克,半夏、沙參、旋復花、雞內金各9克,山藥15克,夏枯草、紫草根、白茅根、白花蛇舌草各30克,半枝蓮60克切碎,水煎3次,合併煎液,加蜜糖120克,濃縮,分3次服。能使癌腫逐漸縮小,吞咽順利。繼續服藥4個月,癥狀基本消失,獲近期痊癒。
9、肺癌蜈蚣、山甲各24克,硫黃、蜂房各9克,守宮、炙馬錢、全蠍各12克,石見穿、急性子各30克,僵吞60克共為細末,煉蜜和為抗癌丸,丸重3克,每服1丸,日服2次。用下方送服:生地,天冬各6克,麥冬、玄參各4克,浙貝(去心)、牡丹皮、炒白芍各2.5克,生甘草、薄荷各1.5克水煎2次分送,亦可製成糖漿,日1劑。能使血痰、胸痛等癥狀緩解,癌腫縮小,X線複查陰影消失。
10、鼻咽癌蜈蚣3條,炮甲、土鱉蟲、地龍、三七各3克研細末,用米酒服,分3次,送服辛荑散(辛夷、細辛、藁木、升麻、川芎、木通、防風、羌活、白芷、炙甘草各等分共研細末),每次3克。同時用山苦瓜液(山苦瓜10克切碎,浸於75%酒精與蒸餾水各25毫升的混和液中,3天後,再加蒸餾水50毫升,攪勻,用消毒紗布過濾去渣,如甘油20毫升)滴鼻,每日滴鼻3~6次,每次2滴。堅持至腫塊縮小,頭痛、鼻塞等癥狀基本消喪。
顯微鑒別
少棘蜈蚣粉末特徵:黃綠色或灰黃色。
1、體壁(幾丁質)碎片黃棕色、黃綠色、棕色或紅棕色,水合氯醛液透化后顯淡黃色或近無色。外表皮表面觀有多角形網格樣紋理,直徑5-14μm,排列整齊,其下散有細小圓孔,有的(在腹部)細小圓孔邊緣微拱起,單個散布或2-4個集成群,大小不一,排列不規則;橫斷面觀呈棕色,有光澤,有的隱約可見縱紋理。內表皮無色,有橫向條紋;內、外表皮縱貫有較多長短不一的微細孔道。
2、橫紋肌纖維淡棕色或無色,多碎斷,側面觀呈薄片狀,明暗相間紋理隱約可見,有的較明顯,紋理余形、弧形、水波紋形或稍平直,暗帶較窄,有緻密的短縱紋;斷面觀成群或散在,呈多角形、扁平形、條形,表面較平整。
3、氣管壁碎片具棕色或深棕色的螺旋絲,螺旋絲寬1-5μm,排列呈柵狀或弧圈狀,絲間有近無色或淡灰色小斑點。有時可較細氣管,具分枝,螺旋絲較細小。脂肪油滴淡黃色,散在。
4、剛毛無色透明或棕黃色。基部直徑8-17μm,有髓腔。少數剛毛3-4個成簇,類似星狀毛,表面有斜向紋理。少數剛毛位於體壁碎片上。
理化鑒別
本品水浸液在紫外光燈(254nm)下呈亮綠色熒光。
中藥製藥工藝
分大小兩等。大條長10-16cm,小條長10cm以下。
一、生活習性。在自然條件下,蜈蚣一般棲息在山坡、田野、路邊或雜草叢生的地方,或棲息在井沿、柴堆以及磚瓦縫隙間,特別喜歡陰濕、陳舊的地面。活動的基本特點晝伏夜出。在溫度低於10℃時便停食,零下7℃進入冬眠期。
二、繁殖特點。蜈蚣的壽命僅有6年,性成熟以後,一般在3-5月份和7-8月份的雨後初晴的清晨進行交配,40天開始產卵,雌蜈蚣把受精卵產生在自己的背上,以便及時孵化。每隻雌蜈蚣一次排卵達2-3小時,每次產卵80-150粒。卵表面富有粘液,卵粒互相粘在一起成卵塊。孵化期間雌蜈蚣不吃不喝,直到孵化出幼蜈蚣。
三、飼料。蜈蚣是典型的肉食動物,食性廣雜,特別喜食各種昆蟲,如黃粉蟲、蟋蟀、金龜子、白蟻、蟬、蜻蜓、蜘蛛、蠅、蜂以及它們的卵、蛹、幼體等,同時還吃里蟲、蚯蚓、蝸牛及各種畜禽和水產動物的肉、內臟、血、軟骨等,也吃水果皮、土豆、胡蘿蔔、嫩菜等,牛奶、麵包等作蜈蚣的食物。
四、養殖池建造。人工養殖蜈蚣可採用缸、池等方式,採用缸養,用破舊瓦缸或陶瓷缸,最好直徑在0.5米以上,口朝下埋入土中20厘米左右,將外邊的土拍實。缸內中間用磚或土坯壘起來,比缸面低10厘米左右,坯與缸壁間留有一定空隙。如果用完整無缺的缸,不要打掉底部,直接在缸中壘土坯即可。一個直徑80厘米的缸可放成年蜈蚣200隻左右。
採用池養時,養殖池要建在向陽通風、排水方便、陰濕、僻靜的地方。可建在室內,也可建在室外。用磚或石塊等砌成,水泥抹面,池高80厘米,養殖池面積大小隨意,一般在5-10平方米為宜。池口四周內側粘貼光滑無損的塑料薄膜,或用玻璃片鑲成一圈15厘米左右寬、與池壁成直角的內檐。每平方米養殖池可投放成年蜈蚣500-900隻。
五、管理要點。1.要防止蜈蚣逃跑,蜈蚣性急,如果防範措施不到位,蜈蚣很容易逃跑。2.注意飼養密度,必須按蜈蚣的體長和體大的變化而分群、分池飼養。3.做好溫度、濕度、光線管理,保持環境安靜。4.所投飼料保持清潔衛生,沾有農藥的食餌不能投喂。5.經常觀察,防止蜈蚣天敵進入養殖池內。6.防止食物、泥土的霉變。7.及時剔除有病的蜈蚣。
唇足類動物為雌雄異體,藥用蜈蚣也是如此。雖然在蜈蚣外形上不易於區分,但在解剖它們的內臟時,兩性的生殖系統卻是顯然各不相同的。在不同類群中,雌性生殖系統構造是同樣的,但雄性生殖系統在唇足類的不同目中差別很大。
1、雌性生殖系統雌性生殖系統是由卵巢、輸卵管、副腺和納精囊4個主要部分組成。
(1)、輸卵管:它與卵巢後端相連通,並無明顯的界限。在輸卵管的尾部分成兩支,把后腸包圍起來,並在後腸的下面再合成一根。輸卵管的開口是生殖孔。
(2)、卵巢:它位於消化道的背面,是一根瘦長的圓筒狀的生殖器官。成體的卵巢內壁有許多白色球狀的胚細胞,進一步發育成具有豐富卵黃的卵細胞,產生胚細胞的卵巢內壁為胚表皮。由胚細胞分化到發育成為成熟的卵粒是個複雜的過程.這在後面章節里進行介紹。
(3)、納精囊:藥用蜈蚣的納精囊,僅有1對。而納精囊的副腺在地蜈蚣目和蜈蚣目種類中,都是1對。但在石蜈蚣目和蚰蜒目中,則有2對,即第一副腺和第二副腺。
2、雄性生殖系統雄性蜈蚣的生殖系統由輸精管、精巢、貯精囊、副腺和附屬物組成。在蜈蚣目中,精巢有十幾個至幾十個不等,呈紡錘形;耳盲蜈蚣有30個精巢,精巢呈橢圓形。精巢由身體前部一直排至後部,大體上排成兩行;每個精巢由兩條細精管連通縱行在中央的單根輸精管上。單根的輸精管下端與肌肉發達的射精管相連,而射精管的末端向體外開口。在輸精管內常有若干橢圓形的精胞,精胞內有無數精子。射精管末端有2對副腺與它相連通。
輸精管:2條,分別從兩個精巢的外側伸出,起精子過道的作用。
精巢:位於消化管的腹面,左右各一,未有癒合,分節明顯,為一對梯形器官,埋藏於中體體腔內的盲囊之中,需細心分離方可觀察。精巢是蠍產生雄性生殖細胞--精子的器官。
貯精囊:與輸精管無明顯的界線,但比輸精管膨大。是精液排出體外前儲存的地方。
生殖腔:由兩個貯精囊發出的管道彙集而成,交配時,精莢即在此最後成型。
附性腺:有3個,其中一個是較小的附性腺,未知其名,另兩個分別叫圓柱腺與精莢腺,分佈在輸精管與貯精囊的外圍,其開口則在生殖腔。它們的主要作用是分泌物參與形成精莢。
1.箱養,養殖箱用木板製成,其大小以長55厘米,寬45厘米,高30厘米較為適宜,箱內壁貼上一層無毒塑料薄膜,箱口配製有一個鐵紗的箱蓋。箱製成后,放在室內適當的位置,多個箱則排放好,箱底放多層瓦片,瓦片間的距離為1.5厘米左右,用水泥在四周墊腳,通常5-6片為一疊,這樣瓦片間留的空隙可供蜈蚣棲息。瓦片入箱前,要用水洗乾淨,並吸足水,以便為蜈蚣創造一個潮濕環境。而且一定時間后更換一批預先製做好的新的瓦片,以保持濕潤和清潔衛生。
2.缸養,通常採用陶瓷缸,選擇口徑寬50-60厘米,高80-100厘米的陶瓷缸。在室內擺放在適當位置,缸底放一層碎石子或碎瓦片。在上面蓋一層30厘米厚的肥沃菜園土,稍整平,在土表上按箱養方式堆疊瓦片,最上層瓦片離缸口20厘米左右,在缸口上用鐵紗蓋罩住防止蜈蚣逃跑。
3.池養,是在室內或室外建池養殖,池為磚水泥結構。池內環境要溫暖、涼爽、潮濕、安靜。室內池一般每個池面積2平方米左右為適宜,長方形,池高為50-60厘米,內壁用水泥抹平不留任何空隙,並襯上農用薄膜,或用20厘米寬的玻璃在池上方鑲嵌一圈。池底不鋪放水泥,先鋪一層厚約10厘米的小土塊,再在上面堆放5-6層瓦片,瓦片間留有1.5厘米的空隙,供蜈蚣棲息和產卵孵化。在天氣寒冷的地區,可在池壁圍牆內側距離牆的一定距離外挖一條深50至60厘米的坑,坑內堆放石頭,碎磚碎瓦片,並造成空隙,供蜈蚣越冬,池口用鐵紗蓋或塑料紗蓋罩嚴。
小蜈蚣咬傷,僅在局部發生紅腫、疼痛,熱帶型大蜈蚣咬傷,可致淋巴管炎和組織壞死,有時整個肢體出現紫癲。有的可見頭痛、發熱、眩暈、噁心、嘔吐,甚至膻語、抽搐、昏迷等全身癥狀。如果被長江流域的紅頭黑身黃腳蜈蚣咬到手(一般是咬到這個地方),咬傷處會很快產生劇烈疼痛(及時處理傷口一般還是會很痛),一般2個小時內肘關節處,3個小時腋窩處開始劇烈疼痛,4-5小時胸口隱隱作痛,不過不用擔心,一般不會導致致命危險。4天過後癥狀漸漸消失。
蜈蚣咬傷后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傷口,局部應用冷濕敷傷口,亦可用魚腥草、蒲公英搗爛外敷。有全身癥狀者直速到醫院治。蠍螫蜘蛛綱,蠍子螫刺人時,由毒腺分泌毒液進入人體,迅速引起一系列中毒反應。中藥植物提取物應急處理在傷肢上端2~3厘米處,用布帶紮緊,每15分鐘放鬆1~2分鐘,傷口周圍可用冰敷,切開傷處皮膚,用抽吸器或拔火罐等吸出毒液,並選用高錳酸鉀液、石灰水沖洗傷口。癥狀較重者應到醫院治療。
蜈蚣為卵生。每年春末夏初,卵巢里的卵粒逐漸發育成熟,一般產卵量在20~60粒,大多40~50粒,個別的10粒以下。產卵季節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即在夏至到立秋期間,而以7月上旬、中旬為產卵旺期。產卵前,蜈蚣腹部幾乎緊巾地面,自行挖好淺淺的洞穴。產卵時,蜈蚣軀體曲成S形,後面幾節步足撐起,尾足上翹,觸角向前伸張,接著成串的蜈蚣卵粒就從生殖孔一粒一粒地排出。在不受外界驚擾的情況下,順利產卵過程約需2~3小時。產完卵后,蜈蚣隨即巧妙地側轉身體,用步足把卵粒托聚成團,抱在懷中孵化。產卵時,若受驚擾,就會停止產卵或將正在孵化的卵粒全部吃掉,這就是所謂蜈蚣的保護性反應。蜈蚣孵化時間長達43~50天。這期間,母蜈蚣一直不離卵或幼體,精心守護著,有時下半身及觸角不時地左右擺動和掃動,驅趕近身的小蟲,並常用食爪撥弄或吮添著卵團和幼體,據推測,蜈蚣可能是在分泌某種口腺和基節腺的分泌物,防止卵團遭受細菌侵害或其他污物沾染。
卵呈橢圓形,大小不一。一般卵的地徑約3~3.5毫米,米黃色,半透明狀。卵膜富有彈性,卵團孵化較慢,頭5天內無顯著變化,只是由米黃色逐步轉白;半月後卵粒增長成腰子形,中間痕線裂開,卵粒長至5毫米;20天後,成月牙狀,隱約可見細小腳爪,卵粒約7毫米;1個月後,初具幼蟲形態,體長約1.2厘米,並能在母蜈蚣懷抱內蠕動;35~40天後,幼體蜈蚣長到1.5厘米,已能上下爬動,但尚不離母體.43~45天後,長到2~2.5厘米,幼蟲脫離母體而單獨活動,四處覓食。孵化期內,母體已充分積聚養料,所以不必給食,否則反而造成卵因被食物污染而自食。
蜈蚣從卵孵化,幼體發育、生長,直到成體,均需經過數次蛻皮,每蛻1次皮就明顯長大一次。成體蜈蚣一般一年蛻1次皮,個別的兩次。成體蜈蚣蛻皮前,背板翅起而無光澤,體色由黑綠轉變為淡綠略帶焦黃色,步足由紅變黃,全身渾粗,行動遲緩,不進食物,視力及觸覺能力減退,經撥動不能迅速逃避。
蛻皮時,蜈蚣用頭部前端頂著石壁或泥壁,先頂開頭板,然後依靠自身的伸縮運動逐節剝蛻,使軀體連同步足由前向後依次進行。蛻到軀體第7-8節時,蛻出觸角。最後才蛻離尾足。蛻下的舊皮呈皺縮狀,拉直時是一具完整的蜈蚣外殼。成體蜈蚣一般每4-6分鐘蛻出一節,全部蛻出約需2小時。蛻皮時也要避免驚動,否則會延長蛻皮時間。飼養的蜈蚣在蛻皮時,更要防止成群的螞蟻對它趁機攻擊,因蛻皮時蜈蚣無反抗能力,新皮鮮嫩,易受螞蟻叮咬。
蜈蚣生長速度不快,從第一年卵孵化成幼蟲到當年冬眠之前才長至3-4厘米,第二年出蟄之前,食物充盛,但也不過長到3.5-6厘米左右,第三年才長到10厘米以上。因此蜈蚣從卵開始到它發育長大為成蟲再產卵,需足足3-4年時間。同年生下的蜈蚣,早期產卵與晚期產卵的幼體大小有很大差別。當年生長快慢與食物是否充足、進食時期長短有很大的關係。人工養殖中發現,同一年所生蜈蚣,孤島自然放養就不如室內人工喂飼長得快。
蜈蚣,又名天龍、百足、百腳蟲等,為蜈蚣科動物少棘巨蜈蚣的乾燥體。中國境內分部多為中國紅巨龍蜈蚣(chinese red dragon)、少棘蜈蚣/中國紅頭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其中
中國紅巨龍蜈蚣主要分佈於中國南部亞熱帶、熱帶地區廣泛分佈的蜈蚣品種,因為全身深紅色,此蜈蚣在古籍中又名"天龍",加之體型壯碩,故名"紅巨龍",頗有中國特色。部分靠近大陸的熱帶島嶼上的個體可以達到20cm。少棘蜈蚣/中國紅頭蜈蚣是主要分佈於中國和日本的品種,體型因地區差異巨大,分佈在日本沖繩地區的個體可以達到20cm。該品性味辛、溫,有毒。具有祛風鎮驚、解毒散結、通絡止痛的功效,系我國傳統的動物產品藥材。蜈蚣主產於江蘇、浙江、湖北、湖南、陝西、河南和廣西等省區,當前正值捕捉加工季節,現將捕捉方法介紹如下:
捕捉蜈蚣一般在春末夏初,尤以驚蟄至清明前捕捉的質量較好。若“立夏”過後,多數雌體潛到隱蔽的地方產卵和蛻皮,較難捕捉。再者,立夏以後,雨水漸多,捕獲到的蜈蚣難以乾燥,容易生蟲腐爛,且肉薄質差。
捕捉蜈蚣,可根據其活動特點進行,方法是:①蜈蚣是食肉性動物,在晚上8點至次日凌晨3點為其覓食時間。此時,可在它隱棲的場所,用電筒或避風油燈尋找,發現蜈蚣即用竹夾或鑷子夾起,放入準備好的竹簍或布袋內。②選擇蜈蚣隱棲的場所,用尖嘴鋤或釘耙翻挖土層,掀起石頭、磚塊,發現蜈蚣即用上述方法捕捉。③挖窩誘捕。在蜈蚣經常活動的棲息地,於立春前後選擇陰濕山野處,挖一“十”字形長坑,坑長1~2m,寬0.5m,深15~20cm,內放雞毛、雜骨、馬糞或鳥糞及一些腐敗草類,上面復蓋樹枝、土塊或磚瓦片,引誘蜈蚣爬進縫隙,翌晨檢查,若有蜈蚣入坑即可捕捉。
蜈蚣有毒液,在捕捉的過程中若不慎被其螫傷,應及時用手擠壓螯傷處,使毒液不致擴散到皮下組織。隨後儘快在被螯傷處敷3%氨水或5%~10%小蘇打水;或用新鮮桑葉、蒲公英葉或洋蔥搗爛,塗擦或外敷。
加工技術捕捉到的活蜈蚣,先用棍子或者篾制的長夾子摁住后,用大拇指跟食指捏住,讓其尾部繞在四指上去毒刺(見圖一,圖二),取長寬與蜈蚣相當的簿竹片,削尖兩頭,一端插入蜈蚣齶下,另一端插入尾部,借竹片的彈力將蜈蚣伸直,置陽光下曬乾。若遇陰雨天,可用炭火烘乾。乾燥后取出竹片(切忌折斷頭尾,影響品質),將體長相近的蜈蚣頭朝一方,在背腹處用寬lcm左右的細竹片橫向夾住,結紮成排,每排50條,置木箱內密封貯存。
成品蜈蚣應足干、呈扁長狀,頭部紅褐色,背部黑綠色,有光澤,並有2條突起稜線,腹部棕黃色,癟縮,足黃色或紅褐色,向後彎曲,最後一節如刺狀,斷面有裂隙或中空,氣微腥,具刺鼻臭氣,味辛而微咸,頭尾部齊全,無破碎,無蟲蛀,無霉變。
蜈蚣分為四個等級:特級,每條長16.5cm以上;一級,每條長13cm以上;二級,每條長10cm以上:三級,每條長6.6cm以上。
人工飼養蜈蚣的主要問題是疾病防治,現將蜈蚣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1、綠僵菌病:在6月中旬到8月底,由於氣候變化,溫度高;濕度大,使蜈蚣受綠僵菌的感染,而得此病。受感染的蜈蚣早期主要在關節的皮膚上出現黑色小斑點,繼而體表失去光澤,最終因拒食消瘦而死亡。治療方法是:食母生0.6克,土霉素0.25克,氯黴素0.25克共研成粉末,同400克飼料拌勻喂病蜈蚣,直到病癒。
2、胃腸炎:蜈蚣多在秋後陰雨低溫時期患此病。病早期蜈蚣頭部呈紫紅色,毒鉤全張,不食或少食,發病5~7天後死亡。治療方法是:用磺胺片0.5克研細後用飼料300克拌勻;另用氯黴素0.25克、飼料300克,拌勻,隔日錯開餵食。
3、脫殼病:由於蜈蚣棲息場所過於潮濕,使真菌在軀體寄生引起。初期表現不安,來回爬動;後期表現無力,行動滯緩;最終因不食不飲而死亡。治療方法是:土霉素0.25克,食母生0.6克,鈣片1克,共研成細末同400克飼料拌勻,連喂10天即可痊癒。
4、黑斑病:是人工養殖蜈蚣中最常見的主要病害。尤其是在夏季,人工養殖池內很容易發生由黴菌所致的“黑斑病”,往往造成當年出生的幼小蜈蚣大批死亡,有時成年的大蜈蚣也會因被感染上這種黴菌病而致死。據我們多年調查,很少發現野生蜈蚣有這種疾病。因此可以認為,“黑斑病”是養殖條件下的一種嚴重病害。
發現病蜈蚣,立即隔離飼料,可用0.25克的紅黴素片、金黴素片研粉加水600毫升強迫其飲用藥水,每天二次,連續3-4天,或用紅黴素、金黴素加水研開噴灑在磚頭瓦片上。同時注意衛生,注意水質。
除採取上述預防措施外,可以把治療霉病的藥物與食物拌合在一起,以飼餵患病的蜈蚣.可起到治療的作用。“黑斑病”的藥物有制菌素、兩性黴素、放線菌酮和克念黴素等乳化劑。也可以在池內(巢外)試用紫外線燈光照射的方法加以預防或進行輔助治療,以達到殺死致病黴菌,防病治病的目的。
可用食母生0.6克、氯黴素0.25克、土霉素0.25克,一起磨細拌飼料蟲連喂7天可防治,對嚴重者可分離餵食。也可分別選用制菌素、兩性黴素、放線菌酮和克念黴素等乳化劑防治。
蜈蚣乾的加工法:
將已採收的蜈蚣放入盆內,用熱開水快速燙死,但不能把蜈蚣燙爛。
取長寬與蜈蚣長寬相等、兩端削尖薄竹片,一端刺入蜈蚣的頭部下鄂,另一端插進尾端,借竹片的彈力,使蜈蚣伸直展平。曬乾或烘乾即可。
曬乾以後,不要去掉竹片,以50條為一包,用薄紙包好,放在缸內存放,並在缸內放一些樟腦,以防蟲蛀。缸應放在乾燥處,防止潮濕影響質量。放入缸內不能用硫磺薰,以免蜈蚣干在儲存期間脫足、變色,降低品質。
蜈蚣干要求:身體乾燥,體無雜質,無霉變,無蟲蛀。身體挺直,完整無斷頭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