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渙古城

國家AAAA級

臨渙城址,位於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城西南,始建於戰國。

臨渙城址城牆略呈方形,南臨澮河(古稱渙水),其東、北、西三段基本保存完好,南城牆僅部分殘存。城牆總長約5802米,高5至7米不等,牆體系夯築而成。城牆有豁口12處,凸出城牆外側的台墩形遺跡8處,城牆四個拐角有角樓基礎,城外除南面系利用天然河道外,其餘三面均存在護城河,總長達4.2千米,寬5—10米,部分河道淤塞。

2006年5月25日,臨渙城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臨渙鎮古稱“銍”,多見於古文獻記載。銍邑在春秋時期屬於宋國,戰國時屬楚國,秦時置銍縣,隸屬於泗水郡,為區域性政治、經濟、軍事中心。
據清光緒年間(1875年—1908年)碑刻記載:“臨渙,宿之名地也,漢置縣為銍城,李唐改為臨渙。”
1968年時,為了“退城還田”,當地政府號召大家把城牆推平,改為農田。因此,不少地方城牆都被破壞。
20世紀80年代,臨渙城址一些地段的古城牆的土又先後被挖走燒窯以及填平窪地。
1995年8月,濉溪縣文管所與臨渙鎮文物管理辦公室專門下發了“關於清除臨渙鎮城牆上無主墳墓的通告”。
201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濉溪縣文物事業管理局對臨渙城址城牆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古勘探,並在城垣豁口處刮鏟橫截剖面,特別是對城牆東北角一處斷面進行了解剖性發掘。
臨渙古城
臨渙古城
前11世紀,周武王封天下為九畿,臨渙城為宿男國國都。秦末農民起義,陳勝、吳廣從大澤鄉出發,攻克的第一座城池便是臨渙城。臨渙城城內外存掛牌保護的文物古迹20多處,有“兩庵四寺九閣十八廟、兩堂對兩館十二景地配四泉”之稱。

建築特色


特點

臨渙城址城牆略呈方形,南臨澮河(古稱渙水),其東、北、西三段基本保存完好,南城牆僅部分殘存。城牆總長約5802米,高5至7米不等,牆體系夯築而成。城牆有豁口12處,凸出城牆外側的台墩形遺跡8處,城牆四個拐角有角樓基礎,城外除南面系利用天然河道外,其餘三面均存在護城河,總長達4.2千米,寬5—10米,部分河道淤塞。
臨渙城址呈方形,東西長1409米,南北寬約1400米,周長5606米,佔地面積195萬平方米。

主要景觀


文物遺存
臨渙城址上出土了許多漢代布紋、雲紋瓦片、瓦當等文物。在該城的第二次構築夯土層中和地表上發現有不少泥質紅,灰陶片和瓦片,其中可辨認的器形有四耳平底罐以及碗,盆等,有的在罐口沿上飾有弦紋,指甲紋和附加堆紋。瓦頸有長有短,卷沿有深有淺,瓦面繩紋分為深淺兩種,瓦里為方格紋和布紋,另有少量的繩紋鬲足和側面三角形鼎足以及雲紋瓦當等。根據上述出土遺物判斷,多為西周至春秋戰國和漢代的遺存。

價值意義


臨渙城址是歷史文獻記載的先秦兩漢時期重要城址,為中國保存狀況較好的秦漢城址之一。

保護措施


1986年,臨渙城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
2006年5月25日,臨渙城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8年3月,淮北市獲得國家文化旅遊中央預算內資金360萬元,該資金主要用於臨渙城址的保護與開發。
● 城牆內側
東城牆內側底腳線外50米,即規劃環城東路東道路紅線。西城牆內側底腳線外50米,即規劃環城西路西道路紅線。北城牆內側底腳線外50米,即規劃環城北路北道路紅線。南城牆內以臨澮路南側道路紅線為界,即規劃環城南路道路南紅線邊界。
● 城牆外側
東城牆外至縣道X022(規劃經七路)西側道路紅線。西城牆外至改線省道S202(規劃經三路)東側道路紅線。北城牆外至改線省道S202(規劃緯五路)的南側道路紅線。南城牆東段至沿澮河北岸,西段外側邊界至城牆外側70米東西一線與澮河北岸相連。
臨渙古城
臨渙古城
● 建設控制地帶
城牆內側建設控制地帶邊界:城牆內的規劃環城路內側紅線。
城牆外側建設控制地帶邊界:東至規劃經八路道路西紅線並向南延至澮河南岸,北至規劃緯四路及緯十一路道路南紅線,西至規劃經二路道路東紅線並向南延伸至澮河南岸,南至澮河南岸河堤外50米。

旅遊信息


地址:臨渙城址,位於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城西南,南臨澮河(古名渙水);在安徽濉溪縣西南35千米的臨渙鎮周圍,,北、東、西三面是平原,東與濉阜鐵路相距1千米,S202公路從東北向西南穿城而過。

交通

乘坐淮北公交620/820路至臨渙工業園站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