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寶盒

殺人寶盒

《殺人寶盒》是由康斯坦丁影業公司發行,由理查德·凱利執導,卡梅隆·迪亞茨詹姆斯·麥斯登、弗蘭克·蘭格拉聯合主演的科幻劇情片。影片於2009年11月6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根據科幻作家理查德·麥瑟森的短片小說《按鈕,按鈕》改編,講述了諾瑪和亞瑟夫妻,無法支付兒子生病高額的醫療費,一個神秘的盒子幫他們解了燃眉之急的故事。

劇情簡介


殺人寶盒劇照
殺人寶盒劇照
諾瑪(卡梅倫·迪亞茲飾)和亞瑟(詹姆斯·麥斯登飾)是一對夫妻,他們的兒子得了重病,兩人苦於無法支付高額醫療費,卻不期而遇一個神秘的木盒,這神奇之物就像中國古代傳說中的聚寶盆,只需按一下盒子里的按鈕,就能得到足夠的錢,但是,就像所有和魔鬼做的交易都必須付出代價一樣,作為交換,當他們按下按鈕,在這個世界某個地方就會有一個無辜的人死去。內心苦苦煎熬的諾瑪終於支撐不下去了,救子心切的她不顧一切地按下按鈕,屋外,立刻傳來一聲槍響。被罪惡感折磨的諾瑪必須傾盡全力解決這起由自己造成的謀殺。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
 諾瑪卡梅隆·迪亞茨
亞瑟詹姆斯·麥斯登
阿林頓弗蘭克·蘭格拉
Schoolboy黛伯拉·拉什
Dana Steward吉莉安·雅各布斯
Garcin邁克爾·澤根
Employee詹姆斯·瑞布霍恩
GarcinMichael Zegen
Black op. carsonAndrew Levitas
Teache西莉亞·韋斯頓
Rhonda MartinLisa K. Wyatt
Don PoatesBasil Hoffman
Diane CarnesJenna Lamia
Vick BrennerIan Kahn
Rebecca MathesonMichele Durrett
Charles Murphy約翰·馬加羅
Suzanne WellerAllyssa Maurice
Detective Starrs弗蘭克·瑞德利

職員表

製作人Ted Hamm、理查德·凱利、Sean McKittrick、Kelly McKittrick、Sue Baden-Powell、Terry Dougas、Ted Field、Paris Kasidokostas Latsis、丹·林Dan Lin
導演理查德·凱利
副導演(助理)Jason Altieri、Dieter'Dietman' Busch、Mark Carter、Crisoforo Aguilar
編劇理查德·凱利、理查德·麥瑟森
攝影斯蒂芬·B·波斯特
配樂Win Butler、Régine Chassagne、Owen Pallett
剪輯Sam Bauer
藝術指導Alec Hammond
美術設計Priscilla Elliott
服裝設計April Ferry
視覺特效Thomas Tannenberger、Kent Seki
布景師Tracey A. Doyle
演職員表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殺人寶盒
殺人寶盒
諾瑪
演員 卡梅隆·迪亞茨
在中學擔當教員,事業小有成就,衣食無憂,與丈夫約瑟過著幸福的生活。但兒子沃爾特的病情不斷加重,她和丈夫漸漸無法負擔這巨額的醫療費用。
殺人寶盒
殺人寶盒
亞瑟
演員 詹姆斯·麥斯登
諾瑪的丈夫,是一位美國航天局職員,他們的兒子生了重病,夫妻倆無法支付高額的醫療費,一個神秘的盒子幫他們解了燃眉之急。
殺人寶盒
殺人寶盒
沃爾特
演員 Sam Stone
諾瑪的兒子,是個聰明懂事的孩子,不幸的是他從小就染上重病,而且這種疾病必須長期就醫,而且以醫療技術而言,只能保住他的病不會惡化。
殺人寶盒
殺人寶盒
阿林頓
演員 弗蘭克·蘭格拉
他神秘莫測,沒有人知道他真正的身份,但是他有個神秘的盒子,只要打開盒子就有巨額財富。當然,有得必有失,作為交換,在按下按鈕拿到獎勵的同時,世界上的某個地方,就有一個無辜的人將為此死去。
角色介紹整理來源

音樂原聲


信息
專輯類型:原聲帶、影視音樂
藝人:Owen Pallett
唱片公司:Self-Released
發行日期:2010年12月6日 
殺人寶盒
殺人寶盒
曲目
1、《Opening》
2、《Psychic Exam》
3、《Arlington》
4、《Gift Exchange》
5、《NASA Basement》
6、《Cult Motel-1》
7、《Basement Again》
8、《Life Is A Box》
9、《Kidnapping》
10、《No After Life》
11、《Library- 1,2,3》
12、《Library- 4》
13、《Gudenov Arlington》
14、《End Credits》

獲獎記錄


時間屆數獎項獲獎者類型
2010年6月24日第36屆美國電影電視土星獎最佳男配角弗蘭克·蘭格拉提名 
最佳恐怖電影殺人寶盒

製作發行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美國2009年11月6日中國台灣2010年1月8日
中國香港2010年1月14日澳大利亞2009年10月29日
比利時2009年11月4日法國2009年11月4日
阿根廷2009年11月5日加拿大2009年11月6日
瑞典2009年11月6日西班牙2009年11月6日
斯洛維尼亞2009年11月12日俄羅斯2009年11月19日
烏克蘭2009年11月19日以色列2009年11月19日
羅馬尼亞2009年11月20日愛沙尼亞2009年11月20日
芬蘭2009年11月27日冰島2009年11月27日
葡萄牙2009年12月3日黎巴嫩2009年12月3日
英國2009年12月4日巴西2009年12月4日
埃及2009年12月9日墨西哥2009年12月11日
保加利亞2009年12月11日丹麥2009年12月11日
荷蘭2009年12月17日克羅埃西亞2009年12月17日
義大利2009年12月31日希臘2010年1月7日
新加坡2010年1月14日匈牙利2010年1月21日
紐西蘭2010年1月28日韓國2012年4月19日

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影片充滿道德挑戰,雖然披著科幻的外衣,卻跟一些巫術及魔幻的同類題材一樣,利用某種未知考驗人的道德。亞瑟夫婦原本生活優越,卻在經濟低谷時犯下錯誤,不過,這些都是外在表現形式。故事的真正內核還是如宗教般強調罪與罰、道德與輪迴。影片用複雜的故事和表現手法展示了一個簡單道理,影片用遞進式的敘事方式撲朔迷離,導演理查德·凱利在營造驚悚和懸疑氣氛方面很有一手,演員們的表演也突顯了出來,變得層次鮮明。(網易娛樂評)

反面評價

影片是條理極不清楚的失敗驚悚片,好的切入點被壞的執行力消耗殆盡,對希亞瑪蘭作品的拙劣模仿,糟糕的是,模仿的還是希亞瑪蘭的作品,努力營造恐懼效果的誇張運鏡,更讓難以自圓其說的故事失衡,人物也就愈發愚蠢起來。(《紐約每日新聞》《紐約郵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