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義烏國際商貿城
義烏建設國際性商貿城市的標誌性建築
中國義烏國際商貿城坐落於浙江省義烏的稠州路上,是義烏建設國際性商貿城市的標誌性建築、小商品市場的現代化延伸。
中國義烏國商貿城
中國義烏國際商貿城(福田市場)秉承“科學的規劃、一流的設計、現代化的建築”的理念,致力於前瞻性地打造一個全新的市場發展空間,引領傳統集散型市場向現代化國際市場飛躍,具有現代化、信息化、國際化的特色,是義烏建設國際性商貿城市的標誌性建築。
中國義烏國際商貿城配套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服務功能強大。市場設有中央空調、貨梯、電梯、內高架橋、大型停車場等設施,汽車可直接進入市場各樓層,並配備了專業的外商服務中心,採購商經營區和信息化管理系統。市場建有大型全彩信息屏,單、雙色信息顯示屏,廣播系統,數字信息網站。同時,融入多元人性化設計元素,引進開設了餐飲美食、電訊服務、中庭休閑、交通運輸、金融等服務,是一個集購物、旅遊為一體的國際性商業平台。
中國義烏國際商貿城一區市場於2001年10月奠基,2002年10月22日正式投入營運,市場佔地420畝,建築面積34萬平方米,總投資7億元,分為主體市場、生產企業直銷中心、商品採購中心、倉儲中心、餐飲中心五大經營區,共有商位10000餘個,經營戶10500餘戶。一樓經營花類、玩具;二樓經營飾品;三樓經營工藝禮品;四樓開辦了中小生產企業直銷中心、台商館,東鋪房為外貿企業採購服務中心。
中國義烏國際商貿城是一個集現代化、國際化、信息化於一體的商品交易市場。自開業以來,一是實現了由傳統貿易向以商品展示、洽談、接單和電子商務為主的現代化經營方式的轉變,被國內外客商譽為“永不落幕的博覽會”;二是實現了國際貿易超過國內貿易的轉變,每天客商達4萬人次,外商達5000人次,商品外貿出口率達60%以上,90%以上商位承接外貿業務,商品銷往140多個國家和地區;三是實現了市場硬體的智能化,整個市場人流、物流、信息流暢通,場內安裝電梯、自動扶梯37座,汽車可直上二、三、四層,整個市場安裝了13000多個寬頻網路介面,每個商位都可上網交易和查閱信息。
中國義烏國際商貿城一區市場是浙江省旅遊局指定的購物旅遊定點單位,被省工商局授予全省首個“五星級市場”稱號。
中國義烏國際商貿城二區
中國義烏國際商貿城三區市場
中國義烏國際商貿城四區市場是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第六代市場,該市場於2008年10月21日盛大開業,市場建築面積達108萬平方米,擁有商位16000個,市場一樓經營襪類;二樓經營日用百貨、手套、帽類、針棉;三樓經營鞋類、線帶、花邊、領帶、毛線、毛巾;四樓經營文胸內衣、皮帶、圍巾。市場設有高架車道,各種車輛可直達市場各個樓層。市場泊位豐富,除大型地下停車場外,還有多個地面停車場和屋頂停車場。市場東西兩側為配套輔房,集成現代物流、電子商務、國際貿易、金融服務、餐飲服務等市場配套服務設施,還擁有4D影院、旅遊購物等特色商業娛樂服務。中國義烏國際商貿城四區市場借鑒運用當前國際大型商業中心先進的設計理念,融多項高科按於一體,市場內設有中央空調、大型電子信息屏、寬頻網路系統、液晶電視系統、太陽能發電設施、雨水回收器、自動天窗及平行扶梯等先進的高科技硬體設施,是國內科技含量最高、國際化水平最高的商品批發交易市場,同時也是義烏市場現代化的標誌性建築。
國際商貿城五區市場坐落於義烏市誠信大道以南、銀海路以北、東臨310省道,西與國際商貿城四區相接,交通便捷,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市場佔地266.2畝,建築面積64萬平方米,總投資14.2億元,分地上五層、地下兩層,擁有商位7000餘個,主營進口商品、床上用品、紡織品、針織原材料、汽車用品及配件等行業。
1982年9月開業的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
1974年春節前後,縣城稠城鎮縣前街也興起了小商品市場。
在特殊年代,在上級明令禁止、取締,而半合法的“敲糖換雞毛”又需要市場存在的矛盾衝突之中,兩個提籃叫賣、批零兼營的季節性市場悄然孕育。
1982年3月26日上午,就稠城市場整頓問題,縣政府再次召開由一名副職主持的縣長辦公會。當時工商局副局長葉榮貴、城陽區工商所所長王廷臘,也列席了這次會議。這就是義烏小商品市場開放前夕著名的“第二次縣長辦公會議”。根據一位副縣長的提議,會議首先解決了與稠城集市整頓有關的豬市、牛市擺布問題。緊接著對小百貨市場的問題進行了研究。由於當時政策滯后,問題敏感且涉及方方面面,敞開觀點的討論持續了一整個上午。農民經商、農民進城、批發購銷、自由市場等敏感問題,在你一言、我一句的提起後作了再一次研究。其他需要研究的六項議題不得不放在下午進行。對市場整頓,會議形成初步意見:作為對小百貨市場的全面管理,一是全面登記;二是(頒發)臨時執照;三是建立組織;四是自己建帳,稅收按營業額徵收;五是成立由工商局、工商所、財稅所、鎮愛衛會、派出所組成的市場整頓具體實施臨時機構。這次會議甚至對市場全面整頓動員都作出了具體安排。
1984年,這個市場的成交額達2321萬元,商品主要銷往義烏周邊縣市。
黨的十二大勝利召開,象春風吹開了這個小百貨市場個體商販人員的張張笑臉,城陽工商所幹部通過學習認為,有黨中央撐腰,湖清門市場應該讓它存在和發展……十二大期間,他們在縣工商局的直接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配合下……發出了關於加強小百貨市場管理的第一號通告,裝起高音喇叭大力反覆宣傳,小百貨市場的經營範圍是國家規定的三類小商品和家庭工副業產品。同時,對符合條件經商的人員均發給營業許可證。按經營商品的範圍分別編製了十五個小組……整頓后的湖清門小百貨市場,秩序井然,面貌一新”。
市場被正式認可之後,發展的速度超出了任何人的意料。於是又有了第二代市場的建設。
1984年底開業的義烏第二代小商品市場
義烏太祖殿畈的第二代市場開張后,近兩千個攤位迅速擺開,每天前來交易的超過萬人,其中六成以上為外地人,申請進場者絡繹不絕。前來投奔的還有整個整個的市場。在溫州樂清,曾有過一個規模不小的服裝市場,但是,隨著義烏第二代小商品市場的興起,經商農民紛紛遷巢義烏。道理很簡單,無論人氣、名氣、信息還是交通,當地與義烏小商品市場都不好相比。後來有位溫州幹部做過一個統計,發現上世紀80年代初在溫州從事小商品經營的個體戶,後來有一半以上的人去了義烏。
1986年,義烏市場的成交額突破1億元,輻射範圍從周邊縣市延伸到省內外。
“凹地效應”的形成,使市場的發展完全超出了人們的預計。剛開業不久的第二代市場馬上又顯得太小了。1985年初,工商部門不得不動用預備用地架起300個臨時攤來緩解攤位供求矛盾,接著又在部分地塊兩排棚架間加攤。1985年底,二代市場攤位總數達到了2847個,稅收分別為前三年的8.1倍、3.4倍、2.0倍……
市場的再度擴建,已呼之欲出。
1986年9月建成開業的義烏第三代小商品市場
市場1985年12月破土動工,到1986年9月中旬,採用火車站月台式鋼筋混凝土棚架,佔地44000平方米、設攤4096個、總投資440萬元的大型集貿市場基本建成,可容納3萬人在場內交易。市場建設前後僅用了10個月時間。
1986年9月26日,第三代市場正式開業。國務委員陳俊生派代表參加,省長薛駒寄來題詞,常務副省長沈祖倫專程參加開業剪綵,22家新聞單位43名記者參加了開業典禮。
義烏第三代小商品市場經兩次擴建,到1990年底已成為我國最大的小商品專業批發市場。1991年,義烏市場的成交額突破10億元。
這時,小商品市場的地位和作用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很多義烏人自覺不自覺地參與市場。但是,在市場建設過程中,人們的覺醒程度還是有差別的。兩位經歷了第二、第三、第四代市場建設的工商局領導,這樣回憶道:三代市場擴建方案提出后,社會各界持反對意見的人還是有的,他們中有的人提出了二代市場剛開業再建市場有否必要的意見;個別態度激烈的人,以這一帶是良田為由,向省和中央反映:這麼好的田毀掉建市場太可惜了,光靠市場能吃飽飯嗎?對建設這樣一個集貿市場,工商局有些同志在思想上也顧慮重重。據陳正興副縣長回憶,三代市場建設時,原計劃興建鄉鎮工業產品展銷服務樓,為各區鄉企辦提供一個面向市場的窗口,由於牽頭單位積極性不高,最後只好改由掛靠工商的市個協投資,改建為個體戶大樓,望江樓的組建融資也幾經反覆才得以落實。
1992年建成開業的義烏第四代小商品市場
中國小商品城第四代市場的建設,採取了集資建場辦法,其中一期市場7710戶集資1542萬元,二期市場5989戶集資1197.8萬元。1992年,中國小商品城成交額20.54億元,1993年45.15億元,1994年猛增至102.1億元。1995年達到152億元。
20世紀後期,義烏,這座建在市場上的城市,完成了美麗的蛻變。
2020年2月,為致敬廣大醫務工作者,自疫情結束景區開放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景區將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免費開放。此次優惠對象主要是全國(含港澳台地區)所有醫務工作者,可憑本人身份證及執業醫師證、執業護士證等有效證件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