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
漢語漢字
廣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 ,讀作guǎng、yǎn或ān。簡體廣〔以下作“廣(yǎn)”〕和繁體廣〔以下作“廣(guǎng)”〕原是兩個不同的字。廣(yǎn)始見於小篆,實際產生時間可能更早。東漢許慎認為此字像建築在山崖上的房子;清代桂馥認為此字為“庵”的初文。廣(guǎng)始見於西周金文。本義為有頂而無壁的大殿,后引申為大、寬闊。古代文獻中也用作動詞,指擴大。
廣(yǎn)是重要意符,凡是從“廣(yǎn)”的字大都與房屋或場所有關,如廡、庫、店、廟、府、庭等。
“廣”讀yǎn或ān時不是簡化字。
漢字簡化之前,“廣(yǎn)”和“廣(guǎng)”是兩個不同的字。
【甲組】廣(yǎn)演變流程圖,例字形旁部分用紅色標出
廣
甲骨文和金文還沒有發現“廣(yǎn)”的單字,它一般是以偏旁的形式出現的。如上圖“龐”的甲骨文(新附① ),廟(新附② )、廬(新附③ )以及下文廣(guǎng)的金文都以“廣(yǎn)”為形旁。從字形上看像依山崖建造的房屋的屋檐,引申之義有依山崖建造的房屋;清代桂馥以此字為“庵”的初文,這個說法是可以接受的。《說文解字》有“廣(yǎn)”的字頭,作者許慎認為此字像建築在山崖上的房子,可能是因為這個字與“岩”字讀音相近而產生的聯想。也有人認為這個字是由“宀(mián)”字分化而來的。因為古文字中構件“廣(yǎn)”和“宀”往往互作,故知二字均為房屋的象形。小篆(甲組圖1)與楷書的“廣(yǎn)”,是將屋脊的前後檐變作一點一橫,檐牆變作一豎撇。
廣
【乙組】廣(guǎng)字形演變流程圖
“廣(guǎng)”屬於形聲字,其中“黃”為聲旁;“廣(yǎn)”為形旁,意指這個字的本義與房屋或場所有關。“廣(guǎng)”字在古文字材料中比較多見,故其異寫和異體很多,尤以西周時期為甚。從形旁來看,主要的變化就是有時反寫,如乙組圖17;有時與“廠”相混,如乙組圖3、4、5等形;有時跟“宀”相混,如乙組圖15、16等形。從聲旁來看,主要的變化是“黃”字上部的訛變,本來像“廿”字的上部,漸漸地變得跟“止”、“木”、“中”等古文字很相近。這一點可以從乙組12-16的字形中得到反映。另一方面,從發展的主線來看,從西周金文到現代楷書,字形基本不變,保持著高度的一致性。本義為有頂而無壁的大殿。《簡化字總表》規定“廣(guǎng)”的簡化字作“廣(yǎn)”,這兩個“廣”的關係屬於同形字(字形相同而音義不相關的字)。
字形對比
不同地區的廣字區別
筆順動畫演示
【筆順】①丶(點)②一(橫)③ノ(撇)
【寫法】❶首筆點起筆於豎中線上端。❷橫筆略偏右,為撇筆留位。❸豎撇在左半格,筆程長於橫。
廣的寫法
廣
(廣)
guǎng ㄍㄨㄤˇ
● ● 指面積、範圍寬闊,與“狹”相對:寬~。~博。~義。~漠。~袤(東西稱“廣”,南北稱“袤”,指土地面積)。~廈。
● ● 多:大庭~眾。
● ● 擴大,擴充:推~。~開言路。
廣
ān ㄢˉ
● ● 同“庵”。草屋。清桂馥《説文解字義證•广部》:“馥謂廣即庵字,隸嫌其空,故加奄,變象形為諧聲。”元袁桷《次韻瑾子過梁山濼》:“土屋危可緣,草广突如峙。”
廣
yǎn ㄧㄢˇ
● ● 依山崖建造的房屋。《説文•广部》:“廣,因廣為屋,象對刺高屋之形。”徐灝注箋:“因廠為屋,猶言傍巖架屋。此上古初有宮室之為也。”宋李誡《營造法式•總釋上•宮》:“因巖成室謂之廣。”唐韓愈《陪杜侍御遊湘西兩寺獨宿有題因獻楊常侍》:“剖竹走泉源,開廊架崖广。”
● ● 屋脊。《古今韻會舉要•琰韻》:“廣,《增韻》:‘棟曰廣。’”
讀音 |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guǎng | 形容詞 | (面積、範圍)寬闊(跟“狹”相對)。 | wide;vast;e xtensive | 《詩經·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 曹植《贈白馬王彪》詩:“伊洛廣且深,欲濟川無梁。” | 廣場;寬廣;廣博;地廣人稀 |
大。在體積、面積等方面超過一般。 | huge | 《詩經·小雅·六月》:“四牡脩廣,其大有顒。” | |||
指志向等遠大。 | far-reaching |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公子廣而儉。” 《後漢書·孔融傳》:“融負其高氣,志在靖難,而才疏意廣,迄無成功。” | 才疏意廣 | ||
多。 | numerous | 韓愈《論淮西事宜狀》:“兵多而戰不速,則所費必廣。” | 廣眾;廣交;兵多將廣;大庭廣眾 | ||
寬宏;(度量)大。 | 《詩經·魯頌·泮水》:“濟濟多士,克廣德心。” | ||||
寬緩。 | 《司馬法》:居國惠以信,在軍廣以武,刃上果以敏。 《禮記·樂記》:“廣則容奸,狹則思欲。”鄭玄註:“廣,謂聲緩也。” | ||||
普遍;廣泛。 | 《淮南子·泰族訓》:“夫徹於一事,察於一辭,審於一技,可以曲說,而未可廣應也。” 《明史·朱升傳》:“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 廣開言路 | |||
動詞 | 擴大。 | expand | 《易·繫辭上》:“夫《易》,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 《鏡花緣》第十八回:“請大賢略述一二,以廣見聞。” | 推廣 | |
推衍;補充。 |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欲以廣主上之意,塞睚眥之辭。” | ||||
增多。 | 干寶《搜神記》卷九:“公有陰德,今天錫君策,以廣公之子孫。” | ||||
寬慰。 |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自以為壽不得長,傷悼之,乃為賦以自廣。” 《晉書·夏侯湛傳》:“累年不調,乃作《抵疑》以自廣。” | ||||
名詞 | 四周沒有牆壁的大屋。 | 高攀龍《水居記》:“漆湖之干有洲焉,可二十步,三分贏一以為廣。” | |||
(舊讀guàng)橫。 | 《周髀算經》卷上:“故折矩以為句廣三、股修四、徑隅五。” | ||||
寬度。 | 司馬光《戶部侍郎周公神道碑》:“又即日河水廣二百餘步,六塔渠廣四十餘步。” | ||||
廣州的簡稱。 | 《孔雀東南飛》:“雜彩三百匹,交廣市鮭珍。” | 京廣線 | |||
廣東或廣西的簡稱。〔註:廣西簡稱“廣”只限於“兩廣”(廣東和廣西)。〕 | 廣式;廣貨;廣綉;兩廣 | ||||
姓氏用字。參看“廣姓”。 | |||||
guàng | 名詞 | 春秋時楚國戰車編製名;兵車十五輛為一廣。 | 《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貳廣,上之登御邢公,盧蒲癸為右。” 《左傳·宣公十二年》:“其君之戎分為二廣,廣有一卒;卒,偏之兩。” | ||
軍隊的左右翼,亦各稱廣。 | 《舊五代史·契丹傳》:“庄宗分二廣以乘之,敵騎散退。” | ||||
寬度,橫向尺寸。 | width | 《周禮·考工記·輪人》:“信其桯圍以為部廣,部廣六寸。” | |||
動詞 | 量寬度。 | 陸德明《經典釋文·禮記·檀弓上》“布廣”:“廣,光浪反。凡度廣狹曰廣。” | |||
kuàng | 形容詞 | 通“曠”。開朗,曠達。 | 《荀子·解蔽》:“為之無益於成也,求之無益於得也,憂戚之無益於幾也,則廣焉,能棄之矣。” 《新唐書·司空圖傳》:“君何不廣邪?生死一致。” | ||
動詞 | 通“曠”。荒廢。 | rust | 《管子·禁藏》:“聽其淫樂,以廣其心。” 《呂氏春秋·不廣》:“智者舉事必因時,時不可必成,其人事則不廣。” | 廣廣 | |
名詞 | 通“壙”。墓穴。 | 《孔子家語·困誓》:“自望其廣,則睾如也。” | |||
guāng | 形容詞 | 通“光”。光明;明亮。 | 《國語·周語下》:“緝,明也;熙,廣也。” | ||
yǎn | 名詞 | 依山崖建造的房屋。 | 袁桷《次韻瑾子過梁山濼三十韻》:“土屋危可緣,草广突如峙。” 韓愈《陪杜侍御游湘西兩寺獨宿有題》:“剖竹走泉源,開廊架崖广。” | ||
屋脊。 | |||||
ān | 名詞 | 同“庵”(多用於人名)。 |
廣的繁(異)體
【卷九】【广部】魚儉切(yǎn)
因廣為屋,象對剌高屋之形。凡廣之屬皆從廣。讀若儼然之儼。
【卷九】【广部】古晃切(guǎng)
殿之大屋也。從廣,黃聲。
〖註釋〗①“因廣”句:桂馥《說文解字義證》:“趙宦光日:當是因廠為屋。”徐灝《說文段注箋》:“因廠為屋,猶訂傍架屋。”②對剌(là):王筠《說文解字句讀》:“對剌似是連綿字,即形容高屋之詞。”桂馥《義證》:“剌,盧達切。”③屋:王筠《句讀》:“覆乎上者曰屋。無四壁而上有大覆蓋,是曰廣。”
【卷九下】【广部】廣(yǎn)
因廠為屋也。
註:廠各本作廣,誤,今正。廠者,山石之厓巖。因之為屋,是曰廣。《廣韻》琰、儼二韻及《昌黎集》注皆作因巖,可證。因巖即因廠也。
從廠。
註:各本無此二字。今補。
廣的演變
象對刺高屋之形。
註:刺各本作剌,今正,讀七亦切。謂對面高屋森聳上刺也。首畫象巖上有屋。
凡廣之屬皆從廣。讀若儼然之儼。
註:魚儉切。八部。
【卷九下】【广部】廣(guǎng)
殿之大屋也。
註:土部曰:堂,殿也。《倉頡篇》曰:殿,大堂也。《廣雅》曰:堂堭,合殿也。殿謂堂無四壁。《漢書·胡建傳》註:無四壁曰堂皇是也。覆乎上者曰屋,無四壁而上有大覆蓋,其所通者宏遠矣,是曰廣。引伸之為凡大之偁。《詩·六月》《雝傳》皆曰:廣,大也。
從廣,黃聲。
註:古晁切。十部。
魚檢切,上琰疑‖廣聲談1部(yǎn)
廣,因巖為屋。
魚垵切,上嚴疑‖廣聲談1部(yǎn)
廣,因巗為屋。
古晃切,上盪見‖黃聲陽部(guǎng)
廣,大也。闊也。古晃切。二
【寅集下】【广部】廣(yǎn)·康熙筆畫:3 ·部外筆畫:0
《唐韻》《集韻》魚檢切。《韻會》疑檢切,竝腌上聲。《說文》:因廣為屋。象對刺高屋之形。徐鉉曰:因廣為屋,故但一邊下。《增韻》:棟頭曰廣。韓愈《游湘西寺》詩:剖竹走泉源,開廊架屋廣。
又《釋名》:衾,廣也。其下廣大,如廣受人也。
又《廣韻》魚掩切,音隒。義同。
【寅集下】【广部】廣(guǎng)·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12
《唐韻》《集韻》《韻會》竝古晃切,光上聲。《說文》:殿之大屋也。
又《玉篇》:廣,大也。《廣韻》:廣,闊也。《易·繫辭》:廣大配天地。疏:大以配天,廣以配地。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嶺南道有廣州。
又姓。《姓譜》:出丹陽,廣成子之後,宋有廣漢。
又《玉篇》古曠切,光去聲。《周禮·地官·大司徒》: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疏:馬融云:東西為廣,南北為輪。《釋文》:廣,古曠反。
又車名。《周禮·春官·車仆》:廣車之萃。註:廣車,橫陳之車也。《釋文》:廣,古曠反。《左傳·僖二十八年》:西廣東宮。疏:楚有左右廣,蓋兵車之名。《宣二年》:分為二廣。註:十五乗為一廣。
又《正字通》:音曠。《荀子·王霸篇》:人主胡不廣焉。註:廣,開泰貌。
又與曠通。《前漢·五行志》:師出過時之謂廣。
又姑黃切,音光。《爾雅·釋獸》:回毛在背,闋廣。疏:伯樂相馬法,旋毛在背者名闋廣。音義:廣,音光。
又《韻補》:葉果五切,音古。《禮·樂記》:今夫古樂,進旅退旅,和正以廣,弦匏笙簧,會守拊鼓,始奏以文,復亂以武。
廣潒、廣闊、輪廣、廣燕、廣柳、廣青、淹廣、廣文、廣袖、廣譽
鈞天廣樂、見多識廣、儉故能廣、集思廣益
小韻 | 韻攝 | 聲調 | 韻目 | 字母 | 聲類 | 開合 | 等第 | 清濁 | 反切 | 擬音 | |
---|---|---|---|---|---|---|---|---|---|---|---|
廣韻 | 顩 | 咸 | 上聲 | 五十琰 | 疑 | 開口呼 | 三 | 次濁 | 魚檢切 | ŋjæm | |
儼 | 咸 | 上聲 | 五十二儼 | 疑 | 開口呼 | 三 | 次濁 | 魚掩切/魚垵切 | ŋjɐm | ||
廣 | 宕 | 上聲 | 三十七盪 | 見 | 合口呼 | 一 | 全清 | 古晃切 | kuɑŋ | ||
集韻 | 儼 | 咸 | 上聲 | 五十二儼 | 疑 | 開口呼 | 三 | 次濁 | 魚檢切 | ŋiɐm | |
光 | 宕 | 平聲 | 下平十一唐 | 見 | 合口呼 | 一 | 全清 | 姑黃切 | kuɑŋ | ||
廣 | 宕 | 上聲 | 三十七盪 | 見 | 合口呼 | 一 | 全清 | 古晃切 | kuɑŋ | ||
桄 | 宕 | 去聲 | 四十二宕 | 見 | 合口呼 | 一 | 全清 | 古曠切 | kuɑŋ | ||
中原音韻 | 廣 | 上聲 | 江陽 | 見 | 合口呼 | 全清 | kuaŋ | ||||
中州音韻 | 上聲 | 江陽 | 孤往切 | ||||||||
洪武正韻 | 琰 | 上聲 | 二十二琰 | 喻 | 以 | 次濁 | 以冉切 | oiem | |||
光 | 平聲 | 十七陽 | 見 | 古 | 全清 | 姑黃切 | kuaŋ | ||||
廣 | 上聲 | 十七養 | 見 | 古 | 全清 | 古滉切 | kuaŋ | ||||
曠 | 去聲 | 十七漾 | 溪 | 苦 | 次清 | 苦謗切 | k‘uaŋ | ||||
廣 | 去聲 | 十七漾 | 見 | 古 | 全清 | 古曠切 | kuaŋ | ||||
分韻撮要 | 廣 | 陰上 | 第十剛講降角 | 古 |
贛語:gwong3
粵語:ji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