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性腸梗阻綜合征

神經性腸梗阻綜合征

神經性腸梗阻綜合征是消化內科一種常見的疾病。神經性腸梗阻可分為麻痹性和痙攣性。麻痹性腸梗阻是由於腸壁肌肉運動受抑制而失去蠕動能力,腸腔內容物不能向下運行,見於急性瀰漫性腹膜炎、腹膜后出血或感染。痙攣性腸梗阻是腸壁肌肉強烈收縮,常由於腸腔內外有外傷或炎症、異物等刺激而引效。麻痹性腸梗阻可表現為急性瀰漫性腹膜炎(腹痛、噁心、嘔吐、發熱)、腹膜后出血或感染(腹痛或腰背痛、血腫壓迫神經等);痙攣性腸梗阻主要表現為無排便或排氣,嚴重腹脹,可引起呼吸和心率增快以及少尿。神經性腸梗阻綜合征的治療以對症支持治療為主。神經性腸梗阻綜合征可併發急性瀰漫性腹膜炎、腹膜后出血或感染、嵌頓性外疝或內疝。

就診科室


● 消化內科

病因


● 神經性腸梗阻可分為麻痹性腸梗阻和痙攣性腸梗阻。
● 麻痹性腸梗阻是由於腸壁肌肉運動受抑制而失去蠕動能力,腸腔內容物不能向下運行,見於急性瀰漫性腹膜炎、腹膜后出血或感染。
● 痙攣性腸梗阻是腸壁肌肉強烈收縮,常由於腸腔內外有外傷或炎症、異物等刺激而引起。

癥狀


● 麻痹性腸梗阻可表現為急性瀰漫性腹膜炎(腹痛、噁心、嘔吐、發熱)、腹膜后出血或感染(腹痛或腰背痛,血腫壓迫神經等)。
● 痙攣性腸梗阻主要表現為無排便或排氣,嚴重腹脹,可引起呼吸和心率增快以及少尿。

檢查


● 確診神經性腸梗阻綜合征主要依靠腹部X線檢查等。
● 如發現小腸內有氣體和液平面的存在,即為腸內容物通過障礙,提示有腸梗阻的可能。

診斷


● 醫生診斷神經性腸梗阻綜合征主要依靠病史、臨床表現、X線檢查。
● 病史:腸壁肌肉運動受抑制、腸腔內外有外傷或炎症、異物等刺激。
● 臨床表現:急性瀰漫性腹膜炎、腹膜后出血或感染無排便或排氣,嚴重腹脹,可引起呼吸和心率增快以及少尿。
● 腹部X線檢查,如發現小腸內有氣體和液平面的存在,即為腸內容物通過障礙,提示有腸梗阻的可能。

鑒別診斷


● 本病需要與腸假性梗阻等進行鑒別。
● 如果出現以上類似的表現,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病史、臨床癥狀、輔助檢查等來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神經性腸梗阻綜合征主要治療方法有對症支持治療、其他治療。

對症治療

● 對症治療要點是糾正由腸梗阻所致的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的失調。
● 進行胃腸減壓,以減輕腹脹,改善梗阻上端腸段的血液循環,同時控制感染。

其他治療

● 中醫中藥、針灸治療有一定療效。

危害


● 神經性腸梗阻綜合征可併發急性瀰漫性腹膜炎、腹膜后出血或感染、嵌頓性外疝或內疝。

預后


● 神經性腸梗阻綜合征積極治療后,可改善癥狀。

預防


● 注意安全,避免外傷。
● 積極治療原發病。

參考文獻


● [1] 唐承薇,張澍田。內科學;消化內科分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 [2]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內科學.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