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氣

少氣

少氣,中醫病證名。是指言語無力,呼吸微弱、短促等證候。《靈樞·經脈》:“少氣不足以息。”又:“其小而短者少氣。”可因臟氣虛弱、尤以肺氣虛損、中氣不足,腎氣虧耗為常見。《諸病源候論·少氣候》:“所由藏氣不足故也。肺主於氣而通呼吸,藏氣不足,則呼吸微弱而少氣。胸痛少氣者,水在藏府,水者陰氣,陰氣在內,故少氣。”亦有因痰氣、食積內阻所致者。《䱐溪陸氏醫述·病症辨異》:“少氣者,氣少不足於言……由里氣因痰或食或飲礙其升降之路使然。”

簡介


● 英文名稱:Shortage of Qi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分科—內科

古籍摘選


● 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靈樞·經脈》)

名詞解釋


● 呼吸微弱無力。

百科解讀


● 少氣是指呼吸微弱、短促,語言無力,狀態比較自然的一種虛弱不足的病證。

臨床癥狀

● 呼吸少氣不足以息,氣息微弱、喘促;語言少氣無力,語音低微。

病因病機

● 少氣多由臟氣虛弱導致,尤以肺氣虛損、宗氣不足、腎氣虧耗為常見。肺主氣司呼吸,是體內外氣體交換的場所,通過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氣,呼出體內的濁氣;宗氣走息道以行呼吸,凡語言、聲音、呼吸的強弱,都與宗氣的盛衰有關;腎主納氣,攝納肺所吸入的清氣,防止呼吸表淺,保證體內外氣體的正常交換。肺、脾、腎臟氣虛弱,肺氣、宗氣、腎氣不足,則表現為呼吸、語言、聲音的微弱。

少氣與短氣

● 短氣有虛實之分,虛性短氣病機及癥狀與少氣無異,均為氣虛所致;實性短氣為氣逆不通,可歸屬於氣喘。

治則治法

● 少氣治療以培補攝納為主,肺、脾、腎三臟補其虛損,陽虛則補陽之,陰虛則滋陰之。

生活經驗

● 日常生活中,有時因為過於勞累或感冒、過度進食等原因,會出現自覺上氣不接下氣,難以平靜呼吸的表現,但是此時去檢查,肺功能、心功能沒有明顯異常,這種情況就是中醫認為的少氣一病。平時應當注意調情志、平衡飲食、身體鍛煉。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張伯禮。中醫內科學.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