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芒蠅

粟芒蠅

粟芒蠅,昆蟲綱雙翅目Diptera)蠅科(Muscidae)。又名雙毛芒蠅、粟稈蠅。俗名谷蛆。作物害蟲,主要為害粟。

目錄

正文


昆蟲綱雙翅目(Diptera)蠅科(Muscidae)。又名雙毛芒蠅、粟稈蠅。俗名谷蛆。作物害蟲,主要為害粟。成蟲體長約 4毫米,體色大體灰黃,頭黑褐色。胸背面中央有3條不明顯的深灰色縱紋。雄蟲前足腿節1/4黃色,余為黑色,腹部第2、3節背面各有1對黑色斑;雌蟲為腹部第2至第4節有黑色斑。卵長約1.5毫米,長卵形,白色。幼蟲體長7~9毫米,蛆形,初孵時乳白色,漸變乳黃,老熟時橘黃。蛹長4~6毫米,紅褐色,圓筒形,前端平、後端稍圓。中國分佈於東北、華北、寧夏、河南等產粟地區。寄主植物除粟外尚有狗尾草屬雜草。中國河南、江蘇、浙江、雲南、福建、廣東等地尚有黑須芒蠅 (A.atripalpis)也為害粟。
粟芒蠅在中國大部分地區一年發生2代,也有些地區為 1代或3代。以第2代為害最重。以老熟幼蟲在土下越冬,5~10厘米深的土層處最多。翌年春季化蛹,5月間開始陸續羽化為成蟲出土。雌成蟲對腐臭魚蝦等發酵物質有強烈趨性,可利用這一特性測報其發生為害。取食糖蜜等補充營養后交尾產卵,以清晨或傍晚活動最盛。卵多散產於谷株下部或近土表的葉鞘內外,田間濕度愈小則產卵地位愈低。幼蟲孵出后爬行至心葉基部蛀入生長點,呈螺旋狀咬食,造成捻卷狀枯心;幼穗被害造成死穗或抽穗而發育不良,成為穗形小、無子粒的毛撣狀“白穗”等。喜潮濕,成蟲羽化、交尾、產卵、孵化和幼蟲蛀入均需高濕;葉片有露水時對初孵幼蟲爬行蛀入尤為有利。在23~27℃溫度範圍內,一般要求相對濕度在85%以上。種植制度和栽培管理也與發生為害程度有關。一般是播期晚、夏播栽培面積大、過多施用氮肥、高度密植,以及土壤含水量高的低洼地,發生為害嚴重。此外,苗齡愈小,孕穗期前與幼蟲發生為害期吻合程度愈高,則受害愈重。不同品種間被害程度有差異。在中國北方,第1 代幼蟲主要為害春播粟,第2、3代主要為害遲播春粟、夏播粟,但各地多以夏播粟受害最重。
防治方法有在成蟲發生盛期噴用樂果敵百蟲、殺滅菊酯等農藥,播種時施用3%呋喃丹顆粒劑,適當早播,合理施肥、灌溉、密植以促使植株分櫱和生長健壯,以及選育、種植抗蟲品種等。